第49章张教授的资助
周六早上,杨禹吃了早饭就离开了家。
他和张一曼教授约好了,今天去秦文秀家里看看。
离家之后,他去找到了胡大伟,和胡大伟一起,坐公交车来到秦文秀家的附近。
不久之后,就看到张一曼教授从一辆出租车上下来,她手里还提着两个大包,看样子是带给秦文秀带的礼物。
杨禹拉了一把胡大伟,迎了上去:“张老师,您好!”
胡大伟也跟着问了好。
杨禹又介绍:“这是我们班的同学胡大伟。”
张一曼含笑说:“杨禹同学,胡大伟同学,你们好!”
杨禹看张一曼拎的包挺重,连忙说:“张老师,我们来帮你拎包。”
他和胡大伟一人一个,把张一曼手中的包接了过来。
张一曼问:“秦文秀同学的家在哪呢?”
杨禹指着前面一个小巷子,道:“就在那个巷子里,已经不远了,我来带路。”
说完之后,他背起包就往前走。
秦文秀的家,在一个很破旧的城中村里。
在九十年代,庐江有很多这样的城中村。
不过到了十年之后,房地产业兴盛的时候,这些城中村大部分都已经拆除,建起了住宅区。
到那时候,秦文秀的家里应该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拆迁款。
只是不管未来怎么样,现在他们家依然非常贫困。
进了巷子之后,往前走了一百多米,这里的路变得越来越窄。
这是因为以前的城市缺乏规划,特别是城中村,都是自建房,每家每户想怎么盖就怎么盖,盖房子的时候,多占一寸是一寸。
这就造成了巷子里的路越来越窄,只能供两三个人并肩通行。
好在这里住的人多,为了大家出行方便,路面修的还算平整。
向里面走了一段距离后,杨禹停了下来,有点尴尬的四下打量。
他迷路了。
征得秦文秀的同意,带张一曼来拜访后。
秦文秀仔细和杨禹说了她家的位置。
只是嘴里说是一回事,实际上寻找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就在杨禹打算找个人打听一下的时候,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在旁边弱弱地说:“你是杨禹哥哥吗?”
杨禹点头:“我是杨禹!你是......?”
小男孩说:“我叫秦文超,我姐叫秦文秀。我姐让我在这里等你们!”
杨禹点点头,心想秦文秀想的还真周到,怕自己这些人找不到她家,提前让她弟弟在这里等着。
他回头对张一曼说:“张老师,这就是秦文秀的弟弟。”
张一曼点点头,柔声说道:“秦文超同学,带我们去你家看看吧!”
秦文超点点头,他看上去有点怕生,弱弱地说:“好的,好的,请跟我来。”
说完走在前面引路。
张一曼边走边问:“秦文超同学,上几年级了?”
秦文超回答:“四年级。”
“在哪上的学?”
“东平小学......”
沿着迷宫一样的道路七拐八绕,大家在秦文超的带领下,进了一个院子。
院子很小,只有十几个平方,院子里面有两个小屋。
刚走进院子,就看到秦文秀正坐在一个大木盆边,用力的揉搓着衣服。
这种大木盆,以及木质的搓板,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看到杨禹等人进来,秦文秀连忙停下来,站起来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杨禹把包放下,笑着说:“秦文秀,这是我前几天和你说的张老师,她今天专门来看你!”
秦文秀下意识地低下头,声音如同蚊子一般道:“张老师好!”
张一曼快走几步,来到秦文秀面前,拉住她的手,说:“好......好孩子,真是好孩子!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不称职,让你们一家受苦了。”
秦文秀不擅长和人交流,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杨禹在一边说:“张老师,咱们到屋里坐吧,秦同学家里还有个老人,咱们去看望一下。”
张一曼擦了擦湿润的眼睛,道:“对对对,秦同学,带我们去见见你奶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