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事归去
了事归去
姜灯在杜落英的小院里烧了些驱邪的黄符,然后就带着苏望笙往回走,只是走到分叉路时,苏望笙突然扯了扯姜灯的袖子。
“怎么了?”姜灯转头看去。
苏望笙低声道:“今夜、今夜能否……”
姜灯懂了,截过话头:“你想让我今夜陪你睡吗?”
伞下的女子微微点头,似乎有些害羞,半低着头,不敢看姜灯。
姜灯回想了一下先前发生的一切,纵使苏望笙自小就能看见鬼,但先前那一幕,也属实是太过于吓人了,心里不由得软下来,她温声道:“当然可以。”
她脚下方向一转,朝着苏望笙的屋子走去。
刚进屋,苏望笙就道:“阿灯,你先歇歇,我让丫鬟给你烧点热水,再煮碗姜汤。”
“不用不用。”姜灯连连摆手。
苏望笙定定地看着她,直到她脸上开始泛红,才轻轻笑出了声,道:“好吧,只是你……”
“我身体超好。”
“那总要换衣服吧?”苏望笙拿出了一套衣服,递到她面前。
今日找完宋风清之后,姜灯就回屋洗了个澡,换上了自己的道袍,然后把苏望笙的衣服换了回去。本来还打算洗洗的,不过苏望笙正好来了,说是给下人洗。
她不是嫌弃苏望笙,只是觉得穿上她的衣服,还像被她整个人抱着一样,那股青竹香一直萦绕在鼻尖,总让她心底忍不住发酸。
可眼下,面对递过来的衣服,她还是接了过来。
“多谢。”
姜灯主动去屏风后面换衣服,烛火投了影子落在屏风上,是纤纤细细的一个人,苏望笙望了眼,随后正人君子般挪开目光。
“好了。”姜灯很快就换好出来了。
青白色的衣袍将姜灯衬的素雅,没有道袍那种仙气,反倒像一个邻家灵动漂亮的女儿,那双眼睛看过来时,亮晶晶的,分明没笑,却看的人心底喜滋滋。
苏望笙毫不例外地弯了眉眼。
姜灯往她对面一坐,一边用干帕子擦头发,一边问道:“阿笙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嗯?”
姜灯叹了口气,慢慢道:“风清说苏家不久会落败,她这人有点邪乎,说的话历来很准。那估计苏家不久真的会落败,到时候你怎么办?而且我听说,苏老爷要将你嫁给一个老头,是吗?”
“他与我提过一次。”苏望笙脸上的笑意淡了,她垂下眼,低声道:“他最不缺的就是孩子,而我虽然是嫡女,却是个不祥之人,倒不如早早嫁了出去,还能捞笔钱。”
若不是那和尚说她如果在十九岁前嫁人的话,可能会死全家,她怕是一及笄,就要被嫁出去了。
当初接了她回府,也的确是存了要嫁她的心思,只是刚谈好人家,二姨娘就死了,那户人家知道了,连夜退了婚。苏老爷想再说一个,自己却突然病了,他这才按耐下心思。也不是没想过把苏望笙送回乡下,只是路过的一个算卦的说,送出去可能会失财,他这才没管苏望笙了。
但眼下,苏望笙已经过了十九了,苏老爷自然巴不得把她嫁出去,她长得好看,就算不少人知道她八字阴,还是愿意娶她。苏老爷也不愿多想,直接挑了彩礼最多的那个老头。
“你总不会真的要嫁吧?”姜灯瞪大了眼,瞧着竟有些生气和着急,她一拍桌子站起来,怒道:“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东西,凭什么肖想你?!”
姜灯越想越气,她恨不得现在就招点小鬼去找那个老头——这做法是作孽的,但那又如何?
姜灯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但她就是怒不可遏。
苏望笙擡头看着眼前的人,扑哧一声笑起来:“阿灯,你气什么?”
“你还笑!”姜灯瞪她一眼,她愤然坐下,觉得自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白替这个女人操心了。
苏望笙突然伸手,指尖拂过姜灯的鬓角,将一缕碎发别到了她耳后,她指尖碰到了姜灯的耳朵,略微滚烫的温度让姜灯不由得颤栗了一下。
“我又说过待在这里不走吗?”
“啊?”
姜灯看过去,女子低眉浅笑:“我原本还在想去哪儿,不过阿灯既然说我有大劫,那我就跟你走吧。”
“不过——”她长叹一口气,“我身无长技,怕是要靠你养我了。”
姜灯认真道:“你放心,我肯定养得起你。那我们何时走?”
苏望笙看着她,轻笑道:“阿灯你做决定吧。”
姜灯想了想,道:“明日一早吧,我们收拾了东西,就赶紧离开,省的夜长梦多。”
苏望笙却突然想到了什么,微微摇了下头:“只怕苏常知道了,不会善罢甘休。”
姜灯莞尔一笑:“我早就想好了,待我们一走,我就招个小鬼去下骗他,说如果你不离家的话,苏家就会大祸临头。而且按着风清的意思,苏家撑不了不久了,到时候,可能也顾及不到你。”
苏望笙颔首:“只愿这报应来得狠些,苏家这么多年来,已经没有什么好人了。”
她也不算好人,毕竟这么多年来,亲眼目睹一场场的惨案,却一直保持沉默。
姜灯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道:“夜深了,我们快睡吧,明早收拾东西就走人。”
“好。”
夜色深重,大雨滂沱。
一道惊雷突然划过,江瓷若突然惊醒,她起身看了看,屋内没有点灯,漆黑一片,只能隐隐约约瞧出些许轮廓,被吹开的窗户在暮色中摇摆不休。
她打个哈欠,摸黑下床去关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