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教育方法的延伸 - 一坛浊酒的故事 - 黛石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1章教育方法的延伸

马敬芳还是在拿起教鞭的第一天起,她就有一种预判:伴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班上的学生肯定是会出现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的,成绩好的,会越来越好,掉了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是由人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其他因素上的差异所客观决定的。

果然,在第二学期开始后不久,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有几个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增大了。虽说这几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跟不上去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中的除了武金娣,都尽力了。

学习成绩上的落伍,表现在他们的精神上,就是渐渐的沉默、自卑和抑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出现不良的后果,在极端情况下,就存在着不可预知的恶果(轻生)发生的可能性,虽说机率很低,但也要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

因此,她向校长冯汉章反映了此问题,并进一步谈及了自己的想法:组织一次小型的家长会,把这些学生的家长召集在一起,深入沟通与探讨一下学生(或孩子)的问题。同样因此,她求助校长协调,她要借用一下学校的电教室,组织本次与家长的沟通、商讨会。冯汉章当然很顺利的答应了她的求助。当她准备告辞时,冯汉章又叫住了她。

“你还有事儿?”马敬芳问。

“没什么要紧的事儿。”冯汉章略显轻松,“就是想闲聊两句……有关你班上的学生……”

“唔?”马敬芳说:“刚才聊的不是我班上的学生?”

“刚才聊的是一端,我要说的是另一端。”

“另一端?”马敬芳明白了:校长又要拿她的好学生夸赞她了,便不好意思地且诚恳地说:“学校已经把我吹上天了,你就放过我吧……”

“看你这话说的,”校长冯汉章不以为然地说:“大家都看着呐,那是实事求是,不是吹捧。我现在想问的是,你做一下预判——后年夏天的高考。”

马敬芳沉思了一下,说:“我看你是有些膨胀了,学校刚显出好一点的样子,你就急着预判后年了……”

“只有看见了希望,伙计们才有干劲!”冯汉章则是乐观的心态:“你不要否认,学校现在的状况,是与你分不开的。我们的奋斗肯定要有目的性——你保守预判一下。”

“我预判不准。”马敬芳坦诚地说:“依据现在的趋势看,今年夏天的高考……”

“不说今年,今年肯定有要超越去年了,而且是质的超越。我就想问一问后年的大考。”

“学校的大环境变了,整体(学习)成绩的水平会逐步提升。如果能保持下去的话,就有了一个良性的循环,肯定要一届好于一届的。随着整体水平的提升,新招收的生员也会水涨船高,一茬好于一茬。当生员撵上一中时,往后咱市里就有两个并驾齐驱的中学了——这就是最好的预判了。”

冯汉章默默地点了点头,说:“但也不完全正确——如果一中的教学理念赶不上我们现在的教学理念,确切地说,赶不上你的教学理念,我们会在几年内超越他们,而不是并驾齐驱。”

马敬芳默认了他的看法。

冯汉章感慨地说:“今年(高三)的应届生,有很多都后悔你迟来了三年。那些自认为还有希望的学生,大部分是要选择复读的。”

马敬芳也了解到了这一情况。

冯汉章感叹地自语,说了一句马敬芳听不懂的话:“看起来……你那个班的班长……没有白白烂掉那一万块钱……”

“你说什么呐?”马敬芳一头雾水。

冯汉章也纳闷了:“怎么?……你……不知道?”

“我知道什么?”马敬芳一塌糊涂:“你解释一下,我们班的班长怎么就烂掉了一万块钱?”

“哎哟,”冯汉章大惑不解,说:“这么大的事儿,又发生在你们班上,你竟然不知道——你们班上的那个叫谢宜兰的班长,去年秋天开学那会儿,她的父亲认为,自家的闺女有学习的天赋,只是因为大人没有管教好,才导致她中考没考好。他一直想把闺女送入学习氛围好的一中去读书。因为分数不够,她父亲花了一万块钱托关系,都说好了,第二天(九月二号)就要转学的,被你一通激情的演讲、说教,使她自己改变了她父亲的决定,要继续留在你的班里读书。结果她父亲不干了,好劝歹劝也劝不过来她的任性,气得她的父母还揍了一顿这个十六岁的小姑娘……”

“啊?”马敬芳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的?你一个大校长,管着几千号人的学校,怎么知道这种事儿的?”

“我是不可能知道这样具体的事儿的。”冯汉章解释说:“和你最要好的那个老师、被市教委叹息为被埋没了的数学天才……”

“那不是桂老师桂友竹么?”

“是呀,咱学校还有第二个被埋没的数学天才么?”

“她那样清高的人,从不打听别人的八卦,怎么会知道这种事儿?再说了,她自己都把我当成最好的知己了,她怎么没给我说过?”

“是呀,我也纳闷了。有可能她认为这事儿太大了,你也许早知道了。”

“也存在这种可能。不过,她可是从不过问旁人的闲事儿的,她是怎么知道的?”

“她班上的……现在也是她班上的尖子生了,和你的那个什么班长……谢宜兰居住在同一个楼上,为了这事儿,这小女孩也被触动了,对着(班主任)数学天才桂友竹老师发毒誓说,她要赶上甚至要超越你的谢宜兰呐。是这个小女孩感慨之下把这事儿无意之中捅给桂老师的。寒假里不是有一次三市共同组织的高中生数学竞赛么?市教委指定要我去请桂老师做评委组组长。她虽说不善言语,但总不是哑巴吧。我们闲暇聊天时她主动谈及了此事……”

马敬芳恍然大悟了。

……

在约定的时间里,马敬芳把要召集的学生家长们召集在了学校的电教室。

马敬芳腋下夹着一卷报纸和几本杂志走了进来,与众家长寒暄着,她把报纸和杂志放在长方形的会议桌上,一边收拾着会议桌一边委托一位她家访时认识的性格开朗、好客的女性家长为几位家长(共八位)斟上水,都就绪后,她招呼众家长围在一起坐了下来。

“各位家长,你们好。”马敬芳开始讲话了:“今天占用你们一些时间,来讨论一下咱们中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你们几位的年龄都比我要大许多,我十分尊敬你们。不过,身为你们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我有必要与你们一起,来共同关心咱们子女目前的状况。

“我班上的学生各个都不错,这是我的观点。我带领他们已经近一年了。如果我在工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或差错,请你们不要有顾虑,要直言不讳地指出来……”

“您这是什么话?”女学生段玉霞的父亲段金山是个快人快语的大块头,他直爽地说:“您这样的老师,好到社会上都传开了,我们认为,孩子能有您这样的班主任,是我们的荣幸……”

其他的家长也发自内心地跟着附和。

马敬芳及时地用手势制止了他们:“好了,我请你们来,不是要你们给我戴高帽来的,没有必要颂扬我。咱们现在需要深入地沟通与交流一下,来讨论、关心咱们孩子的目前状况——如果我的工作没有明显的失误,那么……(她停顿了一下,缓缓地环视了一下几位家长,语气也变得沉稳了)你们就需要反过来问一下你们自己了:你们在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上、或者咱们进一步往远处、往大处、再进一步往孩子的未来说——在对待孩子的人生问题上,我们是不是有做错的地方?”

气氛一下子沉闷了下来,家长们面面相觑。

“你们也不必紧张,”马敬芳缓和了一下口吻,接着说:“咱们的孩子现在出现了问题,这一点是肯定的。而且,我可以进一步负责任地说,问题没有出现在孩子的身上。再进一步确切一点说,问题也不在我这儿。我用排除法都排除了,你们说说,这问题出在了哪儿?”

家长们越发紧张了,依旧面面相觑。

“咱们孩子的问题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马敬芳接着说:“现在不必讨论。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与教学方面相关的报纸和杂志,你们一会儿分成两组,我分发下去。凡是我用红笔圈起来的,你们要相互看一下。记住,不要慌,时间充裕得很,我们就是要耗费这个必要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请你们认真仔细的看,同时要做好笔记,写下感想。我为各位家长准备好了笔和纸,一会儿分发一下……”

段玉霞的父亲段金山为难地说:“您让我认真仔细地看,我勉强能做得到。但您要我做笔记、写感想……您这是赶鸭子上架,(请求地说)就我这个样子……您……您还是放过我吧。”

“您不至于没有念过初中吧?”马敬芳问。

“念是念过,可多少年没有动过笔了,确实……确实……太难了。”

其他的家长也纷纷表示了相同的看法。

“好吧,我不勉强你们,”马敬芳接着说:“但是,我再说一遍。你们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看——这是咱们接下来谈话的基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