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四年 - 醒掌天下权 - 萧半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醒掌天下权 >

天授四年

天授四年

第二道圣旨,钟离婉也没打算卖关子。

“还记得宁国公辞官以前最惦记的是什么事吗?”

廖永费了一会儿功夫才想起宁国公便是昔日的左相周文。

他斟酌片刻,才试探性地回答:“开海禁?组建船队出使海外?”

“不错。”钟离婉赞许:“前些日子工部来报,几艘远航用的船只竣工眼看着就要竣工了,组建船队一事,也刻不容缓。船员、大夫、厨子,使臣这些都好办,但此去万里迢迢,途中风险难料,总得安排些本事了得的随行护卫同去。朕打算先一步派你到东海之滨,招募一批当地善水性之人,训练出一支水师,到时候也跟着一起去见见世面。”

廖永难掩震惊:“陛下的意思是,到时候让微臣也跟着船队一起出使海外?”

“朕知道这是份苦差。”钟离婉温和地解释:“可谁让朕手下得用的武将里,独你最是年轻,行事又稳妥。换了旁人去,朕不放心。何况……”

她笑着掂了掂左手边的圣旨:“朕不是不能给你们撑腰,也并非不愿。但你也该明白,处在朕这个位子上,一言一行都该为天下人作表率。先前灭金,你的功劳大家有目共睹,未及而立之年便为从三品,也是你应得的奖赏。但关乎廖思又如何?如今金陵城中之所以流言如虎,该因在世人眼中,年纪也好,身份也罢,她都配不上你。你越是专情,世人越觉得她手段高超,蛊惑了你,更高攀了你。要想一劳永逸,只是朕的一道圣旨,并不足够。”

廖永听得入神,忍不住叩首:“那微臣该如何是好,请陛下指点。”

“带她同去。”钟离婉说:“以医官的身份。既避风头,也能伺机立功。先前廖思随军,凭本事救下无数将士,如今不也深得你军中人心?朕相信廖思,只要再给她一个机会,她能够向天下人证明,她自己足以与你相配,到时这些流言蜚语便会不攻自破。如此,也不至叫天下人,说朕偏心,独断专行。你说呢?”

廖永拱手:“多谢陛下,微臣明白了,微臣愿往!”

钟离婉于是将两道圣旨都交到了他手上。

……

回府之后,廖永特地大开府门,将香案摆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又挑了个门口来往行人最多的时刻,让小庞子领着一队内侍,粉墨登场。

将圣旨内容高声读给所有人听。

效果十分显著,不过两日,便如钟离婉所料的那般,金陵城中喧嚣而上的流言尽数止住。

而廖永听完钟离婉那番话后,深受启发,回去后便吩咐曾经随他北上灭金的将士们,把廖思做军医时的所作所为,大肆渲染。

又命人将他的过往透露出去。

就是廖父与大哥故后,廖家家道中落,只剩下病重的母亲与年幼的他,廖思本有机会被亲生父母接回家去过活,却因养育之恩坚决留下,一力抗起当家人的责任。

如此这般,世家仍是那般态度,但寻常百姓们听说以后,深受触动,对廖思生出倾佩之心。

“廖大夫那时才多大?这得吃多少苦头。”

“若真如此,廖大夫与廖将军是真正的患难与共,也怪不得能走到一起。”

“那廖大夫当初究竟嫁过廖家大郎没有?”

“听说是定了亲,但没办婚礼,人便没了,廖将军的父亲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这才急火攻心,也跟着去了。”

“那这寡嫂之名从何而来?名不正也不顺的,这门亲事也不算罔顾人伦呐。”

“要不陛下怎会亲自赐婚呢。”

“可我听到人说,廖大夫曾亲口承认,自己与廖家大郎有过夫妻之实的。”

“你疯魔了?这必然是以讹传讹。哪有婚礼还没成,未婚夫没了,还承认这种事情的傻姑娘?难不成喜欢做望门寡?”

“你没听说过一句话?空穴来风,事必有因。”

“我看是你思想龌龊!”

众人争论不休,但这种事情,谁也没在人床底下亲眼目睹,根本辩不出个黑白来。

久而久之,众人也觉得没有意思,金陵城繁华热闹,从不缺新鲜事,很快大家的注意力又被其他事情吸引过去。

两人的婚事也如期举行。

“送入洞房!”

随着司仪喜庆地宣布,众人连声叫好,喜娘也乐呵呵地牵着新娘子往新房走。

萧鼎一脸欣慰,他与这俩孩子的渊源最深,也最久,更是亲眼见证了他们这一路走来的不易,如今终于见到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算是了却了他的一个夙愿。

不过擡眼扫过在场诸人之后,他还是难掩失落地饮了一大口酒。

还以为她这般看重小永,今日说不准……

也罢。

如此也好。

……

天授四年,夏。

一支规模宏大的船队,带着象征大越皇朝的黑底金龙旗,浩浩荡荡驶向未知的远方。

十艘可容纳上千人的大船打头,其中船员四百,将士五百,文书十人,医者十人,多为天恩医馆的成员,因为除了十艘大船之外,还有三十艘体形较小的商船同行,其中十条便是沈瑶所出。

这眼光毒辣的经商鬼才,认定此行伴有天大商机,便动用三寸不烂之舌,又给出诸多好处,向钟离婉求得了这次机会。

钟离婉还为此特意问了她一句:“连朕都不敢说此行结果是好是坏,你从何得出的结论?”

还这么迫不及待来分一杯羹。

沈瑶素来能言善道,但在钟离婉面前,从不藏私:“物以稀为贵。做买卖,要想挣大钱,就得卖旁人没有的。管这东西本身价值如何,只要我有你无,我就能坐地起价。走南闯北的行商,也是因此发的彩。咱们大越虽从未往外去过,但这些年来,万里迢迢来造访我大越的海外异族却是不少,他们带来的货物类别、总量都平平无奇,却常常坐地起价,挣了大把的银钱,他们又拿这些银钱,换了大批咱们这边最劣等的丝绸、茶叶、书画,绣品,将货船装得满满当当,才心满意足地返航。”

没有巨大的利润,谁会如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