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臣之道 - 醒掌天下权 - 萧半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醒掌天下权 >

为臣之道

为臣之道

“你怎么还不明白?”

她盯着他,一字一句地说。

“你们这份无时无刻都以为自己有资格与朕讨价还价的底气,才是死罪。”

迷惘、惊醒、不信、荒诞,各种情绪轮番出现在林建苍老的脸上。

“老师生前总告诫朕,做什么都要徐徐图之,切莫将你等逼得太紧,免得你们暴起,与朕鱼死网破。”她悠悠道:“可老师不知道,他越是告诫,朕越是下定决心。”

“鱼死网破?”她看着面露困惑的林建,笑了:“你们有什么资格用这样的话来要挟朕?因为你们人多势众?因为天底下独独你等可以读圣贤书,为朝廷命官,助朕治理天下?因为天下十之四五可耕田地,都在你等名下?因为你们每家每户,都偷偷训练了不止数万的私兵,还有数百死士?”

她越是列举,林建额角的冷汗便越多。

钟离婉轻笑:“这才是你们这份底气的真正来源,对么?你们拥有与朕鱼死网破的力量。”

林建汗如雨下,艰难地回答:“是老夫说话语气太重,但我等,绝无犯上作乱之心。”

“有没有心不重要的。”钟离婉懒洋洋地回答:“有这份能力,就足够让朕夜不能寐,食不下咽了。朕可真怕,怕哪天行差踏错的,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就会有一份毒药,悄无声息地参杂在朕的膳食中。又或者,宫门突然打开,无数手持刀剑的将士涌进宫来,将朕杀害。”

“陛下!”

林建双膝跪地,额头紧紧贴着地面,这最是卑微的姿态,向来是奴仆面见主人的大礼。

“陛下何以有此诛心之言。”

“因为这是实话。”钟离婉答:“藏在朕心中多年的实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既然决心臣服,何必暗藏刀剑?想要效忠,就除掉你等手中武器。你我君臣,才能真正毫无嫌隙。林老,朕其实素来倾佩你为人,坦荡率直,也曾经想过要重用你。不过可惜,比起效忠于朕,你也是更为看重家族荣光。朕无奈之下,才选了老师。事已至此,朕决计不会回头,也绝不会后悔。烦请林老回去以后,告诉那些撺掇你来此的人——”

她顿了顿,重新扬起明媚笑容,意气风发地道:“既为人臣。自当永生永世,以朕为尊,以皇命是从。莫说朕今日不过收走他们手中兵刃利器,手下爪牙,便是立即要他们自我了结,他们也该立时照做。而不是成天盘算着,自己手中有什么筹码,可以与朕讨价还价。因为朕才是天子,普天之下,唯一的主人。世仆也好,田地也好,官职也好,哪怕是死士,本就都是朕的。朕如今不过是想收回,他们就要死要活,甚至妄图凭此来要挟朕,岂非罪上加罪?这也是朕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只要安分守己,就能活得滋润。抗旨不遵者,一律,以谋逆罪论处。”

林建静静地听完,磕了个头。

“老夫明白了。”

他起身,无力地垂下双手。“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从今往后您便是真正一言九鼎帝王了,或可高枕无忧了。”

钟离婉心安理得地受了:“承你吉言。”

林建似乎苍老了又十岁,离去时的背影单薄而瘦弱,背脊还有些许弯曲,远远望去,似乎透着难言喻的凄凉。

钟离婉看在眼中,却无动于衷,神色漠然。

对敌人的心慈手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这个道理,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

……

两条法令很快显出威力。

短短数月间,户部新增人口就有三十万众,全是为奴三代后,恳请落回良民籍的人。这些人大多源自金陵城,及各大世家的祖籍所在处。落户时却不约而同地寻了远离金陵城的小府城,甚至县城,村落。

也有人自愿前往北境。

总之,要离从前的主家十万八千里。

负责督办此事的人是孔扬,月末他来向钟离婉汇报的时候,将此现象告知了她。

如今世家彻底不成气候了,朝中绝大半数都是她一手扶植起来的人,再可信不过。天下可以说尽在她手,政令通达,如臂使指。

有些事情她只管吩咐下去,自会有人办妥,再也不用和从前那般,事事亲力亲为了。

“都是可怜人,也是聪明人,知道离开主家意味着什么。既然他们已经做出了取舍,也不必多做为难,且任由他们去就是。”

离得远了好,只有尝够了自由的味道,从此再不回到家族之中,充作他们的鹰犬,世家再难起复,于她才有好处。

再者说了,良民越多,缴纳赋税的人也会变多,这笔生意她总归是稳赚不赔的。

“遵旨。”孔扬领命而去。

至于除戎令,她交给了何年全权负责。

用时半年,近千人府兵在何年的安排下,联合监察院所提供的消息,四处扫荡,缴获金戈利器无数,也为此,与几家冥顽不灵的世族起了一些矛盾。

钟离婉没有留情,早在一开始她就让人乖乖交出铁器与刀剑,也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解散私兵,或是将其并入普通仆从,哪怕编入护院队里,只要手里武器不显眼,她都准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奈何这几家当家作主的是几个老顽固,看不清时势就算了,还以为她终究还是要忌惮他们一二,对那两条法令视若无睹的同时,一切照旧不说,更是搬出了钟离氏先辈们,曾经几任君主留给他们的信物。

说,凭他们祖辈为钟离皇室所效的功劳,值得受如此荣光。

甚至义正严辞地当众要何年转告钟离婉,让她立即适可而止,不要讲事情做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对此,钟离婉的回应是冷冷一笑,并允许何年在隔日,领了五十人小队的火铳手,与一门神威大炮,于众目睽睽之下,先后堵住了那几家的大门。

“抗旨不遵者,视同谋逆。”

她让何年重复了一遍这句话。

在强大的武力威慑下,结果毫无悬念,世家投降,何年不费吹灰之力地继续攻城掠地。

但总归,在顺宁十九年,钟离婉将满三十七岁时,一切完美落幕。

就像林建离去时说的一样,她从此,可以放心执掌天下,高枕无忧了。

没了世家的掣肘,朝堂早就没了党派林立,各为其主的混乱,如今上下一心,士气大振。

看着干劲十足的年轻面容,被激起一腔豪情的周文,干脆也放开拳脚,提出一系列使大越国力更上层楼的计划: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