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清算
事后清算
顺宁十一年八月十五中秋夜,北梁旧部谋逆,幸得皇夫谢南岳以身相救,力挽狂澜。
失去丈夫的女帝勃然大怒,一改往日慈善,雷厉风行地命人在国境四处搜捕逆贼同党,毫不留情地将其九族尽数覆灭。
自金陵至北梁旧城,被牵连者近十万众,鲜血染红了上百里疆土。
后世史书将这持续近两月的报复屠杀,称为血色双月。
这是大越女帝继位后第一次,以极其强势的姿态,大规模地向自家人挥舞屠刀!
也是第一次,所有人都意识到,皇座上的那人再如何柔弱,先前再如何爱民如子,她终究是帝王。
手握所有人生杀大权的帝王!
这一刻,对皇权的畏惧油然而生。
但也有人深表赞同:“做得好!那群蠢货,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自己找死就算了,还连累了将军。陛下就是把他们千刀万剐都是应该的!”
“哎,陛下与将军之间感情竟如此深重,将军还是为了救陛下而死的,也难怪陛下会如此愤怒,杀夫之仇,搁谁能轻拿轻放?这群人真是短视,陛下和将军感情这么好,再过些年生下孩子,这皇位不还是有咱们梁人一份吗,这么两年都等不过来了?死了也好,咎由自取。”
“到时候一切顺水推舟,还有他们什么事?”有人讥笑着解释:“自古富贵险中求。”
“他们是咎由自取,可陛下这样手段,到底是太过了。以往谋逆罪,也就是三代以内同死,九族中其余人等充入贱籍,世代为奴罢了。这回,可真是九族尽灭。”
有人胆寒地提醒。
屋子里当即陷入一阵沉默。
任凭是谁,都不愿意自己本本分分过日子的时候,突然来了个头脑不清醒的远亲,参与谋逆这样的大事,失败后,牵连自己一家倒霉。
“哎。”半晌后,第二个说话的人叹息一声:“这就由不得咱们了。管好自己,给儿女结亲的时候,想着法儿地擦亮眼睛吧。也不要在外头乱说陛下的不是,好歹这回,事出有因。要搁在从前,有些昏君可不管有没有足够的借口,想杀你就杀你。咱们小老百姓,在贵人面前,生死哪里由得了自己做主。”
其余人登时不说话了。
确实,好日子过得久了,习惯了女帝一再的宽厚和袒护,他们几乎都快忘记了,曾经的大梁在并入大越以前,最是混乱。
毕竟拳头大的就有理,□□的就是人上人。
以至于大梁民风日渐彪悍,几乎所有人都忘了,理是什么东西。
也导致他们这些老弱妇孺,过得愈发艰难。
人命,更是从来都不值钱的。
是并入大越以后,女帝立下的条条框框,限制了那些身强力壮者的‘自由’,也给予了他们这些弱者,更多的保护。
那么此时此刻,他们自然也该拥戴这些条框,大越铁律。
好歹大越女帝只杀犯法之人,而非无故屠戮弱者,让强者愈发肆无忌惮,弱者更无依无靠。
众人回过味来,虽然畏惧还在,但心中敬意也添了两分。
……
人杀够了,威也立到位了,眼见北境重归平静,这场谋逆引发的风波彻底平息,钟离婉也没打算让其余百姓长久地活在恐惧之中。
她要的是百姓对她,敬与畏并重。
“朕这些日子翻看武帝所留手书。”朝堂之上,钟离婉缓缓起身,行至白玉石阶之前,幽深的眸子扫过百官,不怒自威地道:“看到武帝说过一句叫人热血沸腾的话:内外诸侯夷,凡敢起兵者,皆斩!朕深以为然。千般错,万般罪,谋逆首当其冲。朕不后悔造下诸多杀孽,以摄万民。但朕也着实怜惜那无辜受牵连者。左思右想,朕决定法外开恩,立赦免令。此后,如有人发觉亲友意图谋逆,只要及时来告发,朕就免他一族之罪。”
百官面面相觑,总觉得这不太对,但陛下说得极为在理,他们没有反驳的余地。
赦免令一下,如钟离婉所想,百姓们不再提心吊胆,恢复了安宁。
经过这么一番闹腾,世人也都接受了中秋夜宴那场谋逆的前因后果。
再无人想起,也再无人议论。
彻底风平浪静以后,北境也彻底落入她的掌控之中。
这一回,不必通过什么联姻,也无需北梁皇室等人质的作保,她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国君。
越人的国君,也是梁人的国君。
……
顺宁十一年九月三十,谢南岳以皇夫之礼下葬。
钟离婉着了一身缟素,却只是远远地看着。
等礼仪结束,她闭上了眼,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回吧。”
小庞子应了一声,放下轿帘。
马车驶过长长的宫道,略过前往永乐殿的岔口,径自往东北角行去。
狭小的凉慈殿中,夜独双膝跪地,等候多时。
钟离婉悠悠然走下马车,看着破败的墙壁,面露追忆。
“多年不曾来过这里了,倒是没怎么变过。”
小庞子亦步亦趋:“陛下吩咐过的,除了每日清扫之外,一切物件都要如初,奴才们都谨记着呢。”
“做得不错。”她随口夸了一句,擡脚往里走。
夜独叩首:“给主子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