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算账 - 醒掌天下权 - 萧半雪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醒掌天下权 >

秋后算账

秋后算账

设监察使,以换取北境民心的同时,也能让世家投鼠忌器,并借此机会,正大光明地将一些事情捅破,顺水推舟地拉更多人下马。

也好顺理成章地举办第二届科举考试。

在科举制从未出现过以前,这样大的动作,必将激怒世家,甚至引得社稷动荡。

可眼下,众人望着那一个个空出来的官位,所思所想的,却是如何能够在此次科举中,尽可能让自家子弟成为赢家?

毕竟曾经之官位,众所周知,十之五六皆在那最为鼎盛的几大家族手中捏着,尤其是掌管吏部多年的唐家。

皇位上的人再如何想扶持拥戴皇权者至高位,也很难越过诸多家族的掣肘。

汤法凭的是一腔孤勇,是一生清白所得的至高声名。

周文凭的,是那三种挣得千古之名的技法,以及后来,那诸多冠绝天下的奇思妙想。

可许多年来,能抛开世家,走到如今之地位的,也只有他们二人而已。

而且即便如此,他们二人等登顶,也全赖如今皇位上坐着的,是钟离婉这等有识人用人的明君,而非仅凭一己喜恶择人,又软弱无能听凭世家吩咐的傀儡君主。

他们二人成功之途,再难复制。

科举制度的高明,恰恰就在此处。

既然入仕升官只凭本事,而不再看出身,诸多官位,也再不是顶级世家的私有物,那些底蕴略逊的小世家怎能不蠢蠢欲动?

如何能再以几大顶级世家马首是瞻?

诸人各怀鬼胎,各有所求,自是不能齐心。眼下就如同一盘散沙,实力骤减。被她各个击破,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此消彼长,她手中皇权便如日中天,愈发鼎盛。

顺宁七年十一月,秋末冬初,一份官报在天下人翘首以盼之下,姗姗来迟,晓谕全国。

内容却没有叫任何人失望。

第二届科举,果然来了!且就定在顺宁八年二月初!

众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时间过得快一些,再快一些,他们好赶紧到科考场上大显身手,挣下功名!

然而他们的焦灼难耐,钟离婉并未放在心上。

她已替他们扫清无数障碍,接下来,一切皆都顺理成章。

北境局势已定,看着安分乖巧如羔羊的世家,她自得一笑,转头就给远在西北的王阳云去了旨意:

一番情真意切地关怀之后,她着重谈到眼下天下之局面,表示北梁已经投降,背景形势一片大好,清远关也不再是需要重兵把守的边境:

“这份太平来之不易,其中更有边境众将士不可磨灭的功劳。朕辗转反侧,决意要将这份太平,这份荣光,与诸君共享。”

“择日起,西北军,就地解散。所有人返回原籍。从军一年者,可得两年军饷;两年者,得四年;三年者,得六年;以此类推。”

“愿诸君此去,上奉双亲,下护骨肉,娶得贤妻,阖家团圆,安康长寿!”

这道圣谕,与其说是圣旨,不如说是钟离婉作为皇帝,亲笔写下的感谢信。

字字句句中溢出来的温柔,结结实实地击中了所有人的心扉。

心肠再硬的西北兵卒,也在听到那长长的祝愿以后,红了眼眶。

待小内侍宣读完,不等最前头的统帅王阳云作何感想,众人便齐刷刷喊道:“陛下圣明!”

紧接着,军中枪兵长枪击地、步卒以右手刀刃敲击盾牌、弓箭手高举长弓,金戈之声此起彼伏,却又整齐划一。

他们振奋不已的呐喊声也跟着响彻云霄:“吾皇万岁!”

气势恢弘!

这是他们平素认可主帅时,能给予的至高待遇。

王阳云擡头望天,意识到自己再无力与那人相争。

人心,军心,地位,实力。

他一败涂地。

长长叹了一声,他高举双手,躬身接过圣旨:“臣,王阳云,谢过陛下隆恩。”

说来也巧,这回来宣旨的内侍,恰恰是数年前来过,结果王阳云不但不接旨,还杀意毕露,吓得他魂不附体的那个。

看着面前气焰全无,低头乖顺的王阳云,小内侍嘴角轻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

心道,你也有今天。

但很快又消失不见。重新换上一脸笑容:“王将军,听说贵郎君前不久刚给您诞下了个孙子,可喜可贺啊。陛下说了,既然孩子还小,也就不急于这一时动身上路。左右您在金陵城中的府邸,陛下都派人打扫好了。您呐,什么时候到都行。”

王阳云一脸波澜不惊:“多谢。”

待到身后诸人的情绪都平静了下来,内侍含笑告辞,王阳云勉强露出一丝笑容让所有人都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再开始点名领钱,回家。

说罢,将剩余事情交给副将收尾,自己上了马,赶回将军府。

府中王家诸人已等候多时。

王玉成于年前成婚,娶的是王阳云麾下一副将之女。

没办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