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爱和恨都被稀释只剩思念」
10「爱和恨都被稀释只剩思念」
两人一前一后找了个空桌坐下。
沉默片刻,陶万笳率先开了口,“你那个店什么时候开的?”
“有几年了,”黄筝没想到她会问这个,“之前老市场那家服装店你知道的,一下雨就漏水周边还乱哄哄的,我嫌太闹腾了所以攒钱盘了个好地段。”
技校毕业后黄筝就开始倒腾小买卖,她刚步入社会的时候陶万笳还在上高中,假期里没少被她拉着去进货。姐妹俩一人提着几个大的蛇皮袋,挤了大巴又挤公交,凌晨出发晚上回来,累得满头大汗也休息不上,还要推着小车抽空去找地方摆摊。
那是她们俩十年以来相处最愉快也是最好的时候,感情到达一个顶点,之后就是过山车般的下坠。
陶万笳顺着她的话想起那段日子和那家店,嘴角微不可查轻扯一下,“挺好的。”
就这么不咸不淡吃着饭聊天,大多时候话题都很浮于表面。黄筝也在她克制的表情里掌握了分寸,不去探听她这些年的动向轨迹,也不好奇她跟从前判若两人的变化。
像是默契发作,对某段带着痛感的过去闭口不谈,以此维持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衡。
陶万笳留下吃饭原本是为了麦香,但犹豫许久也没能跟黄筝开这个口,倒也不是出于某种尊严,只是她下意识觉得自己应该避开这些人。
可理智总是战胜不了感情,故乡也实在太小了,小到饭刚吃一半,文冬阳就突然出现。
”哎你俩都在呢!“
他穿了件跟上次差不多的皮衣外套,大步走到桌边,“明儿晚上吃饭都来哈,就在我们家的饭馆。”
“我明天得看孩子,声声幼儿园放假。”黄筝接过话。
“放假那不是正好吗,声声也来。”文冬阳把目光从黄筝脸上移开,随即看向陶万笳,“说好了啊你也来,就在兴旺街那边,要是找不到就给我打电话。”
他不给人拒绝余地,说完后借着自己还要入户做反诈宣传就急匆匆走了。
黄筝和陶万笳擡眼,措不及防对上彼此的视线——
“你去吗?”
“你去吗?”
话说完,又因为这句久违的默契停顿。
“你要是不想去也别为难,文冬阳这人自来熟惯了,他应该也只是想着你回来就刚好热闹热闹。”
黄筝思考片刻替她解释,说到这又顿了顿,“毕竟,想见到你也挺不容易的。”
陶万笳一怔,在黄筝的目光下点头答应了。
过去太久,爱和恨都被时间稀释得只剩下思念。
严格来说文冬阳并不算他们的发小。
小时候他不住在家属楼,陶万笳最初对他的印象还是每天上学路都会碰到他拿着一根香肠,一路走一路吃,到大门口也就吃完了,袖子蹭过嘴边,挂着亮晶晶的油渍跑进教室。
那时候光是从他身边经过,都能闻到一股被腌透了的香肠味。
之后听刘阿姨说才知道他父母在厂区外的街道上开了家熟食店,人特随和又热情,陶万笳每次买菜路过他父母都会特地给她切块香肠吃。蒜香甜口的香肠拿在手上,每咬一口香味就从舌尖蔓延开来。
后来文冬阳知道她爱吃,就以香肠为诱饵借机抄她作业,时间一长,两个都爱玩的人自然混熟了。
现在想想,童年时光也不光都是灰扑扑的,那条被铁丝网围住的外面,也有生动且鲜活的颜色。
人亦如此。
约定的是晚饭,下午四点,陶万笳迎着依旧铁灰的天出门打车。
她到的时候黄筝也到了,这里离幼儿园不远,她接完孩子直接步行过来。
黄声声今年六岁,见到陶万笳的第一眼就盯着她看了又看。
“妈妈,这是小姨吗?”
她走到她面前,宝石般黑亮的眼仔仔细细在她脸上转了个遍。
陶万笳顺势蹲下身来,注视着这张跟黄筝幼年相差无几的小脸,唇角不再冷淡,“你怎么知道我是小姨呢?”
“我家里有很多照片啊,妈妈说我小姨……”话没说完,女孩分散的视线被路边买气球的老人吸引过去。她目不转睛,伸手晃了晃身后的黄筝,“妈妈我想要这个气球。”
女孩口齿不算清晰,讲起话更有点奶声奶气。
陶万笳刚要去买,马路对面的文冬阳拽着个粉色气球走了过来。
“你俩一起到了,那咱们进去吧。”
他笑容满面,又弯下腰把系着气球的丝带放到黄声声手里。
小地方的餐饮来来回回就那些个,刨除年轻人爱去的烤肉火锅其余剩下的都是本地特色。文冬阳父母开的这家餐厅也是以家常菜为主,一共两层,专做绒城本地的特色菜,地理位置不错客人也多。
把人安置进包间,文冬阳特地走出来给何屿打了个电话。
他在公司开会,听到邀请后仍是不紧不慢。
“生日礼物不是送你了吗?”
“我收到了,但我现在要你过来吃!”文冬阳耐着性子重复一遍,低声提醒,“万笳也在呢。”
何屿沉默一瞬,语气淡淡,“她不想见到我,我就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