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香煎豆腐 - 眠春山 - 朽月十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眠春山 >

第077章香煎豆腐

第077章香煎豆腐

雨后稻田里禾苗分蘖,水面漂浮着一层褐色的卵,那是稻飞虱残存于根系上的。

各家忙赶了鸭子下水田,原本小小一只的雏鸭,十来天的功夫,长出灰褐色的翎羽,身形渐大。

一进了水田,立即收起扑腾的翅膀,自在地浮于水上,用长而褐的嘴巴啄食虫卵。探进泥地里翻搅,捕获隐藏在里面的虫子,饱食一餐。

当初听姜青禾的,买了三五只雏鸭,放在自家稻田里养育的人家,像是去年跟姜青禾一起在公田割麦的枣花婶,她就一气掏钱买了六只鸭。

她婆婆娘说她苕,可她不管,天天起早放鸭入稻田,赶鸭吃食。

今儿个过来一瞅,她脚还踩在浑泥里,差点没蹦起来,三两下上了岸,湿滑的泥土让她摔个屁股蹲,她也浑然不在意。

她兴奋地拉住自己男人大喊,“鸭粪真的比其他肥要肥田,你快去田里瞅一眼。俺前儿个才数过的,今儿个一去瞧,那稻株从四株分到六七株了!是好些阿!”

虽然不是稻株长得越多越好,尤其在分蘖后期。六月末会栓紧水车,水流停止灌溉田地,通过晒田来让稻子植株稳固,不再蹿出旁的株苗,从而让已长成的稻株成穗。

可是,那都是基于稻子植株过多,但放在这片田里,哪算多。年年种稻种的最好的人家,在最后稻株也就九、十来株。

在庄稼户的眼里瞧来,稻株越多,那么等到秋收能收的谷粒就越多。

所以枣花婶的话,除了她男人听见外,正在田边歇脚的七八人,当即屁股离地,脚底打滑都赶忙跑过来大喊,“枣花,你说的真不?”

“可不兴胡说,俺家那地里的眼下才四五株来着嘞!”

“让俺下田瞅一圈成不?”

一伙人压根不等着她开口,三两下溜进了田里,头凑在株苗上手指点得起劲,有人忍不住蹬脚,泥水溅到卷起的裤腿上,

大喊:“天爷,真是六七株!”

“俺这也是!”

“走走,赶紧去青禾那田里瞅瞅去,她家可是养了十来只鸭子。”

大伙又吵吵嚷嚷,风风火火爬上岸,赶忙去往另一头水田那,下了田惊呼声比哇鸣声都要来得急促。

“八株苗,俺这数了有八株苗!”

“老天,最少也有六株来着,这还没到六月底嘞就这老些,到六月那还得了,”一个汉子喃喃,倏地又加重了声音。

多么不可置信的事情啊!

尤其在拔掉了一大把生了虫害的稻株下,这些还残存的稻子绿油油的,虫眼也没几个,可不叫人震惊。

一个妇人给了自个儿一巴掌,唾弃道:“当初俺还笑话旁人傻,没成想俺才是那个二愣子。徐婆子来了没,俺赶紧找她拿几只鸭去!”

眼下正是给田苗施肥长株的时候,可不能叫旁人给落下了。

甚至连湾里最抠的婆子,都忍痛出了十个子,准备养上两只。

等徐婆子一进稻田立即被众人围堵,连衣裳纽的扣子都差点被扯开,她牢牢抓着自己的衣裳,满耳朵只灌进了“鸭子”“给俺来几只鸭子的”声音。

她都想嘎嘎叫几声。

那些因虫害都没狠下心来养鸭的人家,可一瞅见各家养了鸭子的,田里的稻株长势那么好,心里自有盘算。

本来今年稻子收成无望,谁晓得补栽稻秧能出几斗的粮,他们可是扔了将近百株的稻株。

要是肥田能再补些回来,那收成也不算太难看,在田地和粮食上面,出些钱就出吧。

从这天起,稻田养鸭逐渐被家家户户接受认同,几乎每家都养起了鸭子来,少的一两只,多的十来只。

要是起得早,每天都能瞅见有娃拿着根长柳条,嘴里嘚嘚喊着,从小道上赶着鸭子下水田。也有妇人吃力提着鸭篓的,多半怕鸭子在路上吃饱了,下田不肯吃虫,宁愿辛苦抱着。

此后每天稻田里都充斥着鸭子稚嫩的叫声,捕食幼虫,一天天壮硕起来。

正是稻花香说丰年,听取鸭声一片。

但此时姜青禾还不晓得稻田里发生的事情,她和宋大花带上镰刀,去割种在甜菜旁边的黄豆。

黄豆不择地,好赖都能活,而且种了黄豆还能肥地。

清明后她和宋大花各开了两亩地种黄豆,此时黄豆的豆荚都早已干枯变色,豆荚褐色毛茸茸的。

虽然黄豆是今年初种,也没咋太过精心伺候,就是来上肥除草。可黄豆长势居然极好,姜青禾连摘了几个豆荚,掰开一瞧,两三颗黄豆卧在里头,圆润而饱满,当然空壳也有不少。

但是已经叫姜青禾很满足了,她原本都不指望,只想着一亩地能出几斗黄豆也好了,没成想居然来了个大丰收,应该能出一石。

谁会嫌黄豆多阿,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泡发黄豆,磨出豆浆,点上卤水,做一板豆腐尝尝了。

更别提还能炒黄豆,黄豆泡发叫热油一炸,再撒把盐,那滋味也是极好的。

而她居然能拥有那么多的黄豆,她光是想想就高兴,这才是劳作的快乐阿。

宋大花更是笑得快趴进地里了,跪在地上一把把搂地上干枯的叶子,她一笑眼边皱纹深深地浮现,“先搂豆叶,这也是好东西,猪崽可爱吃了。别瞧地上那干巴巴的,等天冷了,抓上几把捏碎煮料,猪也不挑。”

“更别说这还挂在杆上的,猪得抢着吃。禾阿,你先摘叶子,俺捡地上的,到时候咱俩匀匀。”

姜青禾应了声,放下砍刀和口袋,掏出一双厚布手套给自己套上。黄豆的老叶边缘有锯齿,而且刺刺的,摘几株倒还成,可这里有四亩地。

带手套干活其实不算利索,可黄叶又不需要太完整,随便捋下来塞进袋里就成。反正还得剁碎掺料一起煮。

两个人又薅叶又捡干叶,等徐祯喂了猪食,送蔓蔓去周家后,才和王贵一起过来砍黄豆杆。

有个词叫焦麦炸豆,意思是豆和麦子一样,麦子晚收要落麦穗,豆子晚收则要崩裂开来,到时候滚到地上找也找不回来。

所以姜青禾摘了一个麻袋的叶子后,也开始拿了镰刀上手砍黄豆杆,到了晌午,地上全是倒伏的黄豆杆,等到了第二天后晌午,黄豆全都离开地里,一堆堆叠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