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五章
随着年纪和太子殿下相差无几的彭城郡王还有北平郡王开始参政,所属外家势力纷纷热切。
汤家近些时日格外低调,连太子殿下连同京兆郑氏做出的改变都只有汤则镇的儿子在反对。
家主汤相反而十分平淡,连同派系一干人等不肯轻易冲锋,甚至有些外姓官员从此处看到了利于他们之地。
秦旭着急忙慌到汤家后院的时候,正是申时一刻。
汤则镇一身短打,穿着寻常百姓用的粗布麻料,腰间束着拼凑出的裤带,正在园子里给菜地浇水。
小厮们从井里挑出水来送上,他拿着葫芦瓢慢条斯理地舀水,洒在已经有小腿那么高的菜叶上。
泥土沾染了他足上连云锦制成的鞋履,污泥从鞋面上分外刺眼,可整体来看那些微末细节处的不对劲已经被冲淡。
单看眼前这个场景,谁能分辨出来乡间种田的老翁和权倾朝野的外戚宰相?
秦旭气急败坏从外头到来的时候,先雷声大雨点小地叫唤一声:“二姥爷,你怎么就爱在这种地方?好好地弄我一鞋的泥。”
慢慢扶着腰直起身的汤则镇看他一眼,鞋面根本没有什么痕迹,怕是从踏足这里的时候就开始哀嚎,嫌弃土地脏了他的鞋底。
“要不进来,要不滚出去。”
说完话的长辈紧接着开始浇地,仿佛这片土地上诞育的幼苗是天大之事。
小厮无声离开,秦旭这才满怀委屈地说:“二姥爷为何要将那个画像送回去!”
“那分明是牵制秦昭明的最大法宝,分明是秦昭明失去父皇宠爱的凭证!”
“连自己亲娘的画像都被父皇赐给我,他还有什么能耐?”说着说着,本就是强装出来的委屈化为亲人背叛后张牙舞爪的怒气。
汤则镇并非只是他的二姥爷,而是他后头势力中顶梁柱一样的存在。
连秦旭自己都知道,汤家即便现如今如日中天,无外乎还有汤则镇在把持而已,而他那个表舅,简直就不像二姥爷亲生的。
要不是仗着年纪大,母族出身世家,哪里轮得到他那个东西来当宗子。
说远了,总之,他绝对不能承受汤则镇对他的失望,而昌平帝罚他面壁思过已久,宣召他进宫也丝毫不提放他出门一事,百般讨好却难得笑脸。
他怕,他怕汤则镇也不管他了。
“你怎么知晓的?”汤则镇挼了挼土壤,而后拔出一棵混杂其中的野草,擡起头来分了他一个眼神:“太子回礼,是不是送你那里去了?”
秦旭脸色一白,不打自招。
“那老身再猜一猜,太子送的,是一座靠山石?”
“您怎么知道?”
汤则镇看着阿斗差一点被气笑了,他书房摆着的那座丑陋粗鄙靠山石,究竟什么意思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偏偏靠山石本人一点都没有领会到。
连太子给他送新的靠山石,来“劝”他改换门庭了,这人还在二舅姥爷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罢了,卧龙先生一辈子都没有嫌弃过阿斗,他又何必厌恶自己的亲外孙。
“那东西放在手里只会让本就疯狂的太子殿下将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留着是一个派不上用场的祸患。”
当时昌平帝赐下这幅画,便是要让这两个人厮杀起来。
“太子回京,没悄悄派人把你杀了,我都天天烧香拜阿弥陀佛了。”冷眼看一眼不争气的东西。
秦旭被吓得捂脖子,结结巴巴说:“不可能,他不敢的。”
“你都敢,他凭什么不敢!”
“这是斗争,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你当这是后院争宠?”
“现在他正麻烦缠身,交出这个东西求和正好拖延时间,你现在要做的便是要好好地让陛下知晓你是一个孝子,你是一个不会对他产生威胁的好儿子。”
“剩下的,你就交给二姥爷就够了。”
秦旭理解中只有几句话,现在担心秦昭明发疯,所以要先安抚他,当务之急是讨好父皇。
而二姥爷还愿意教他这件事让他格外庆幸,忍不住想要证明自己:“秦昭明这算自掘坟墓,现在所有世家都在背后骂他,若不是前头还有那个不安于室的贱人还有郑云起那个老匹夫顶着,只怕先死的只会是他。”
他轻咳一声,唤来十几个小厮侍女们。
两个侍女搀扶他走出耕地,一个侍女将崭新的苏荷绸制的鞋履放下,两个小厮跟在后头为他脱鞋换鞋。
而此期间,汤则镇只稍稍动了一步,展开手臂,便有所有人将他外头的短打给更叠下来,露出精致的里衣,在外罩上香云纱制成的广袖长襦。
汤则镇也是这样想的,他不明白为何太子要做吃力不讨好之事,得罪世家,甚至连他背后最大的依仗乔家也跟着受池鱼之祸。
那些寒门平民...有什么用?
他们秦家的皇位都是靠世家才得来的!
秦昭明聪明,但又太自作聪明,读书会让人想得多,若是人人都读书,都想要考科举,地里的庄稼谁来种?劳役谁来干?征兵谁来干?
只有百姓不知晓自己过得不好,那就是过得好了。
何必劳烦百姓寒门,离开他们祖祖辈辈喜爱的大地,去往根本不欢迎他们的是非之地。
若是仁德之君,不仅应该抑制百姓的知识还应该断绝寒门靠举孝廉入朝为官。
重用世家察举互荐才对,只有世家血脉才是最高贵的,而百姓读书是最无用的。(1)
他眸色一垂,看向秦旭,点拨道:“坐山观虎斗便够了,有些事把握住时机,才是最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