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姜姒一手捂着腹部,一手拉着她的手臂,脆弱的摇摇头:“大抵是快来葵水,不必叫医师。”
方才在蓬莱宫已然感受到小腹微微下坠之势,她便知晓葵水将至。
此症还是姜玥将她推进冰冷池塘中导致,从此后,每每来葵水,腹部都疼痛难耐,只不过这几年情况稍有好转,许是她年岁大了,承受痛苦的能力也强了许多。
可她面色苍白,不像来了葵水那么简单。
如月应了一声,将她扶至塌上,取出手炉放在她的腹部:“奴婢去取月事带备着,再吩咐厨子煮些暖和的汤水。”
姜姒强撑着问:“司娘子可来了?”
“来了,奴婢做主将人请到偏殿,茶水伺候。”
如此安排再合适不过,姜姒略微放了心。
手炉暖和,姜姒脸上也慢慢恢复了血色:“去将司娘子请来。”
一直以来,都以为王上或许对她不一般,今日之事却给她敲了个警钟,那便是莫把全部心思都在同一处,一旦失利,再无回旋余地。
季春之赛她怕是无缘出宫,即便有幸随王上出宫,怕周遭宫妃耳目众多,若做出不合时宜之事,容易落人口舌。
而今之计,还是向司宁打探一番,看看是否有别的法子。
司宁今日穿着桃色外衫,面如桃花,步履轻盈,又有大齐的潇洒风骨,两者相得益彰,看起来美极了。
姜姒忍不住感慨:“司娘子风姿卓越,吾今日可算是饱了眼福。”
二人视线相撞,忽而都笑了起来。
司宁福了福身:“王姬莫要打趣妾。早早便闻到诱人的香气,妾已经迫不及待享用午膳。”
午膳终了,姜姒满含歉意,轻握她手:“让司娘子每日进宫,实非我愿……”
“王姬不必说什么抱歉的话。”司宁笑眼盈盈,声音温柔:“常人想入宫都不得其法,而妾日日可入宫与王姬为伴,实乃幸事。且,妾还有一事相求王姬。”
初始听闻,她心中确实不愿,设身处地想过姜姒的境遇后,便放下了
别样的心思。
何况天子之命,谁敢违抗。
姜姒诧异的看向她:“司娘子有何求?”
“季春之赛盛大,王上命妾为赛事献舞,妾冥思苦想数日,终不得其法,便趁着今日来见王姬,商量一二。”
以往在赵宫的日子清苦,舞艺太过高雅,她未曾有缘见过,来商都城的那日,被商阙领到曲觞坊才得以初次相见。
她不通音律更不懂舞艺,与她商量,无异于对牛弹琴,如此大的盛世,若出了问题,岂不是砸了司宁的招牌。
哪知司宁听后,捂唇笑了起来:“王姬此言差矣。”
司宁为她斟了一碗茶:“六国之内,不过千百人通音律、懂舞艺。妾之舞是献给天下万民,而非极少数人,何况季春之赛乃我大齐盛事,能与百姓同乐,乃妾之心愿。
王姬恰巧属于不懂音律之人,能从别样的角度为妾指点一二。如此,王姬可还愿意?”
“如此……吾恭敬不如从命。”
姜姒没想到自己还有指点司宁的一天,端坐在矮塌上看着她舞蹈,心中颇有些惴惴不安。
一舞终了。
司宁面上多了丝红潮:“王姬,此舞初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王姬指点。”
姜姒觉得每每谈及舞艺,司宁身上总会多出别样的光芒,是她终其一生都无法拥有的那种东西。
她眼带笑意:“在吾看来,此舞已然无暇,吾实在无法指点。”
“王姬谬赞。”
“此舞名为?”
“朝暮。”
姜姒重复了一遍,若有所思。
司宁轻声解释:“季春正是万物复苏,枯木逢春之时,朝暮一曰庆贺季春,二曰大齐如枯木逢春一般越发昌盛,三曰女子觅得良婿,郎君遇得佳人。”
经她解释,姜姒才想明白其中妙处,不禁扶额苦笑:“若非剖析,吾还真是一叶障目。”
司宁来宫内的任务是陪同王姬,并让其身心愉悦,她本就不是话多的人,上次来已经把想好的都说尽了,眼下二人空坐着,颇有些无趣。
姜姒大约也感受到了,提议道:“吾记得宫内有乐师,不如让乐师配合司娘子,如此也知晓何处该调整?”
司宁十分爽快应了下来:“尚好。”
原本以为姜姒口中不过是普通乐师罢了,没想到竟然是清柳乐师。
清柳乐师乃乐理之才,十五岁便以一曲“登高”闻名天下,而后更是每年一曲,一曲赛一曲闻名,但其深居简出,不好与人言,也无人察过他的足迹。
司宁幼年便经常听母亲提及他,也曾想过寻机会见他一面,数余年终不得想,今日竟满了她的心愿。
清柳身穿青衣,长发只用一木钗随意勾着,手拿琵琶,朝着姜姒微微颔首:“王姬想听何曲?”
姜姒不与张芷嫣等宫妃一般喜爱乐人弹奏,故此入住朝华宫后,从未请乐人来此,也是头一次见他:“此乃曲觞坊司宁,刚编了舞,还未有过伴奏,劳烦请乐师配合一二。”
清柳淡淡扫了司宁一眼,点了点头,并未作声,而司宁则面带羞涩,不如往日话多。
姜姒顿时了然,与如月退到矮塌边,留出二人交谈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