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顾行秋视角】云起龙沙暗
第57章【顾行秋视角】云起龙沙暗
是年秋起。
“那便是七殿下。”仲长卓轻挑着眉梢,扬起下巴,手指随意一擡,指向不远处那方热闹的马场。
我顺着望去。
马场之上,有一人身着一袭鲜艳如火的红衣,薄唇上扬,眉眼处却蒙着一条黑布。
那人骑着一匹神骏的黑马,黑马高大威猛,四蹄踏地有力,衣摆轻扬,随风翻飞,在马场中独树一帜,夺人眼球。
“听闻这荆临抚军季田箭法数一数二少有敌手,如今倒是碰上硬茬了。”
仲长卓说话间,这人突然拉紧缰绳,黑马应声而停,前蹄高擡,发出一声震天的嘶鸣。
他俯身从马鞍旁取过一张长弓,搭箭拉弓,动作迅疾。
只听“嗖”的一声,长箭破空而出,直射向远处的靶子。
箭矢划过,正中靶心,激起一片惊呼赞叹。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之际,七殿下微微侧头,嘴角微微上扬,勾出一抹狂恣的笑意,随即他轻轻摘下眼前的黑布,露出眉眼,当真极为好看。
“好箭法!”仲长卓在一起抚掌叫绝,赞叹道,“恐怕和你相比,也不遑多让了。”
“我比不过他。”我淡淡道。
仲长卓微微挑眉,显然没想到我会这样回应。
"哦?你这是谦虚呢?"他笑着追问。
我目光转向远方的靶子,缓缓道:“箭法好坏,不仅在于射中靶心,他的身姿、握弓的手法、拉弦的姿势,乃至于放箭时的呼吸,无一不是上乘。松弛有度。可见骑射之道,堪称精通。”
我看向场上,见七殿下睥睨四下,目光扫过人群,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某一瞬他目光落在了我身上,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异样。
我心中一紧,却见这人又移开了眼。
我顿了顿,继续道:“这匹黑马应当是刚被他驯服,与人尚且不是一体。而我也不能保证在仍憋着戾气的野马背上,还能一击而中。”
况且还是一发三箭。
“不过,”我话锋一转,“陛下派七殿下和段大人来平定荆临考生众闹罢考,却今殿下却当众与季田结伴骑马射御,荆临儒生便是为着陛下重武轻文联络抗议罢考,七皇子如此一来,恐难安民心......”
话未说完,我便看见那人御马而行,擡起右手拇指,冲着前面的季田向下重重一竖。
那马还冲人家尥蹶子,喷了抚军大人一脸的口水。
“......”
“哈哈哈哈哈......这七殿下倒是个妙人。”
仲长卓望着马场上的七殿下,啧啧有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转向我,乐道:“嘿哟,看呆了?”
他声音带着几分调侃,我这才回过神来,却又见七殿下御马离开场子的时候,冲我这儿轻佻地吹了一声口哨。
我心猛地一悸,蹙眉移开眼。
仲长卓见状,哈哈大笑,“原来不是你看呆了,是七殿下看上你了?”
我没管这人的疯言疯语,扭头便走,他追上来攀在我肩上,笑道:“哎哎哎,别走啊,七殿下确实生的好啊!要不我替你打掩护,不让太子知道,你——”
我回手给了他一下,用足了力道。
“哎呦!”他猝不及防地叫了出来,捂着肚子做出一副受伤的模样,脸上却是笑开了花,“恼羞成怒了?不过是个玩笑嘛,至于这么大力——”
“至于。”我打断他的话,警告他。
“行行行,知道你对太子殿下情根深种,哎不对,应该是一文定情,哈哈哈......”
我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仲长卓见状,也知道玩笑开得有点过了,连忙收起笑容,正色道:“好了好了,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他摸了摸鼻子,快步跟上来:“太子怎么看上你这个破面瘫死鱼眼的......”
我终于忍无可忍,又给了他一拳。
咸初十六年间,陛下派段曾琪前往荆临平定考生众闹罢考,七殿下萧珏随行,适时我与仲长卓游于此地,偶然相遇。
荆临汛情紧急,需修筑聂河北岸大堤,但人力严重不足。
于是陛下便下令大增修大堤的人力,这也意味着当地的秀才举人们,没钱的要亲自去修大堤,有钱的得雇人代替自己上工。
大胤十多年来重武轻文,文官俸禄本就微薄,更何况秀才举子。
举子被武将时人称作“软骨头”,“穷书生”,只知之乎者也,食人俸禄,却不知为国上战杀敌,大胤因武起,必然尊武。
而这一令法自然引起文臣不满,荆临众考生便联络起来,集体罢考,要陛下尊文,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响彻京师,甚至旁边一些州邑也开始抗议。
有了先河,便会有从者,陛下不得不重视,派段曾琪亲自奔赴荆临平乱。
无奈武将嚣张,季田又是曾经跟着陛下打过江山的,段曾琪也不好怎么撕破脸,季田又不让步,陛下也没个准话,只能一拖再拖。
便致使观望的书生们认为钦差与官府勾结,有意笼络为难,于是一个叫贺邑的带领众人揭竿而反,控告抚军季田夺权罔位,自作主张,肆意增加工程人力,并背负书卷,在巡抚衙门焚书自尽以证傲骨。
在大胤以前,奉行的一直是“国家养士”,学子一旦取得秀才身份,就可以免除劳役和税收,每月还能领取一定的粮食补助。
然当今陛下重武,且十分偏颇,咸初十年,朝廷便下令在永州以西,也就是荆临的地界,推行“文臣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即无论是举子还是文臣,都需要和庶民一般,承担劳役,缴纳税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