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闲情抛掷久
第86章闲情抛掷久
“那母妃来此所为何事?莫非久久不闻国丧,便心急如焚要亲自下来看看么?”我声音平静,没有挣开顾行秋的手,任由他紧紧握着。
母妃沉默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终于缓缓开口:“你如今大了,我的话自然也听不进去。”
“实在是不必听。”我轻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母妃恕罪,在皇陵还好,若看不见父皇牌位,母妃在这宫里和我说话,我总忍不住以下犯上。”
母妃的眼神中似乎是掠过了一丝痛苦与挣扎,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道:“你我母子许久不见,此番我回宫,不是同你争吵的。”
“悉听母妃吩咐。”我恭敬地回应。
“你杀了萧随,这就很好。“此人留着终归是祸患。”
“杀了前朝太子。”母妃的声音突然变得冷冽起来,她起身朝我走过来,“我知道你下不去手,我来替你。”
“珏儿,他多活一日,我便一日不能心安。”她语气里充满了决绝。
“还有呢?”
母妃的目光转向顾行秋,冷冷地道:“废帝君之位,以谋逆处之。”
我不动声色地反问:“为何?”
“他想杀了你!还不够么?”母妃的声音陡然提高,她指着顾行秋激动地说道,“若不是陛下命大,大胤何如?陛下可曾想过?!”
“想过。”我淡然回答。
“赵慎监国,幼子继位,帝君摄政,大胤仍旧,江山不会有什么变故。”
“只是......母妃何故现在才来?儿臣不才,伤已好了,不能让母亲尽关忧之责,是我不对,”我故作疑惑,沉吟道,“只是莫非有了什么其他缘故,叫母妃回宫,只是为了......”
“陛下......”顾行秋的声音此时也微微颤抖起来,脸色苍白如纸。
我没有理会他,而是直视母妃的眼睛:“只是我不明白母妃为何要杀晏修。”
母妃的身体微微一僵,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慌乱:“你知道了?”
“父皇留给母妃的人,很好分辨。”我淡淡地说道。
她眼神瞬间黯淡下去,沉默了片刻,终于开口:“此子来路不明,若来日功高震主,难免不是第二个顾行秋。”
在空旷的殿堂里一时更加寂静。
每一字都如同石子投入湖心,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后,化为无波,又似乎暗含汹涌。
“母妃多虑了。”我平静道,“大胤的江山社稷,一人非命,民心所向。晏修为父皇遗臣之孤,忠诚耿耿并无二心。若因无端猜忌而妄加罪名,岂不是让忠良之士气馁,致使百姓离心?”
母妃的眼神在顾行秋身上停留片刻,似乎在衡量着什么,终于她叹了口气,目光柔和了些。
“罢了。”
母妃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她转身望向窗外,目光似乎穿过了那层层叠叠的宫墙。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声道:“你们处理吧,哀家累了。”
“带哀家去看看皇孙吧。”她缓缓道,“我昨夜梦到先皇,他冲我说话,我怎么也听不见。”
“是,”我眸色在顾行秋身上停留片刻,道,“说起来,儿臣也没见过呢。”
顾行秋动作一顿,慢慢地擡起头,转向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很快被他掩饰了过去。
“臣为陛下带路。”
他转身向门外走去,我跟在他的身后。到了地方,见一个孩子正在玩拨浪鼓,乳娘站在一旁。
旁边还有一个约莫五六岁大的孩子,看着我们进来,乖巧地跪地,冲着顾行秋道见过帝君。
我挑眉,故意道:“太子何在?”
乳娘将那小孩儿抱过来,跪拜道:“太子给陛下请安。”
母妃走到那个孩子面前,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然后转向顾行秋。
“那是谁?”她问道。
顾行秋淡淡地看了那个大些的孩子一眼,然后回答道:“太子伴读。”
“伴读?”她轻声问道,带着一丝疑惑,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珏儿不去狱里看看徐建元么?听闻李玉山这几日可都呆在牢里,恨不得住里面。”
“既然是母妃所说,儿臣自当从命。”
我留了顾行秋与母妃在里面便擡步出来,问一旁的小太监:“那孩子是哪里人士?”
“回禀陛下,那孩子自幼失怙,是帝君从京外带来的,说是天生聪颖,让伺候太子殿下。”
我觉出几分有意思来,这人和我说他杀了萧旭的时候,我亦是不信的,后来有伤在身,便也没怎么过问。
这人竟一直守口如瓶,只是若皇兄知道自己儿子给萧随之子做了伴读,名不正言不顺,不知会气成什么模样,顾行秋竟也肯。
“诏狱出事了?”我压下思绪往外走着,偏头问宫三,怎么母妃会突然让我去看徐建元。
“太后懿旨,说是前朝余孽其罪当诛,赐了鸩毒一杯。”
我有些讶然:“真喝了?”
“李大人拦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