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攻打韩国
第一百六十六章攻打韩国
“大王,这王后关乎着后宫的安稳就这么定了下来是不是太冒失了。”赵姬皱着眉头不满的说道,说完还隐晦的看了一眼巫奕倾,眼神透露出的神色除了不满还是不满。
赵姬以前对巫奕倾这个先生还是挺满意的,因为他将嬴政教导的非常好,也得嬴异人的喜爱。但现在赵姬却觉得嬴政对巫奕倾太过尊敬也太过听话了,只巫奕倾一句话嬴政就将王后之位给定了下来。那以后巫奕倾想要高官厚禄嬴政是不是也会立即答应,这可不行。
嬴政没有察觉到赵姬看向巫奕倾那不满的眼神,但巫奕倾却看到了,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只要赵姬的野心不灭他和赵姬迟早是会对上的,当然巫奕倾也不怕和赵姬对上。不管是手段还是嬴政心里的地位,巫奕倾相信自己都在赵姬之上。
嬴政并没有因为赵姬的反对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只见他沉声说道“母后王后虽是一国之母但也是寡人的发妻寡人挑选一个自己顺眼的有何不可,更何况这位乔姑娘不但长相大方得体家世也十分的优越,完全担得起一国之母。”
嬴政都已经这么说了,赵姬还能怎么说,不过她还是忍不住讽刺道“到底是大王看顺眼还是某人看顺眼。”
嬴政这才发现赵姬记恨上了巫奕倾,眉头微微皱起有些不明白赵姬难道就因为这点小事就记恨上巫奕倾???是不是太离谱了。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的话嬴政真想跟赵姬好好的谈一谈,一个是他最尊敬的先生一个是他的生母,哪怕这个生母近日是连出昏招但嬴政还是不希望他们两人对上。
嬴政是个有雄心大业的人,对于欲望并不看重因此最后收入后宫的算上王后也只十个人不到罢了,对比历代大王已经算是非常少了。
这采选反正也不是只有这一次,既然这次嬴政看中的就这些那就先这样,以后再选就是了。所以赵姬和大臣们虽然觉得嬴政选的有些少,但也没多说什么。
哪怕殿选结束之后赵姬找到嬴政觉得他选定王后的方式太草率了应该慎重一些,还说了她看好的王后人选但嬴政根本没有理会。为此母子俩还大吵了一架,赵姬也正式将巫奕倾看成了眼中钉。
赵姬觉得嬴政会变的这么不听话,完全是因为巫奕倾的关系,要是没有巫奕倾的话嬴政肯定会听她的话。
巫奕倾可不知道自己被赵姬盯上了,他正为嬴政即将大婚而感到高兴呢。
这个时候的嬴政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整个朝堂,因此大婚之后他就将自己一统天下的野心给暴露了出来。
当知晓嬴政想要攻打其他几个国家时,大臣们第一反应自然是反对,现在的各国之间虽然小有摩擦但大多事情还是比较平静的,能够平平静静的过日子为什么还要掀起战火。
倒是跟着嬴政时间比较长的几个大臣站在了嬴政这边,因为他们知道嬴政的性格他既然做出了决定那就不可能更改,而且他们可是知道嬴政有这心思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怎么可能劝的动。
果然不管大臣们怎么劝说,甚至吕不韦还联合了赵姬一起劝说嬴政,但最后都没有用。
嬴政还是让点齐了兵马准备出征韩国,说起来嬴政本来是想第一个攻打赵国,这个让他曾经备受屈辱的国家。但是被巫奕倾给劝了下来,毕竟想要攻打赵国的话就要绕过韩国,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被人察觉。
嬴政虽然一心想要灭了赵国但还算听劝,想了一天后就改了主意先攻打韩国。其实如果不是兵力不够的话,嬴政是想一左一右攻打距离秦国最近的两个国家打他们个措不及防。
只是可惜了兵力并不足,只能一个一个的打了,就是这样的话他们发兵攻打韩国的事情,其他几个国家肯定会有所戒备以后想要攻打的难度肯定会大大提升当然嬴政也不怕就是了。
至于派遣的将领人选朝堂上也争论了半天,大家自然都想选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将领。为了这主帅人选朝堂上是吵翻了天,吵的嬴政是头疼的不行,最后只能再次自己强硬的拍板定下了人选,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蒙家兄弟里的哥哥蒙恬。
至于副帅人选嬴政定了孔宣和哪咤,其实以孔宣和哪咤的能力当主帅也是绰绰有余,只是他们毕竟没有什么名气如果定他们的话大臣们肯定不会同意。蒙恬就不一样了,他驰骋沙场数十年少有败绩,大家对他还是服气的。
就跟嬴政猜测的一样,对于蒙恬大家都没话说,就是孔宣和哪咤众人有些嘀咕,这两人是嬴政登基之后提拔上来的,以前听都没听过能行吗。不只是文臣们不服气,就连武将们也不服气,最后没办法嬴政只好让武将们和孔宣还有哪咤分别切磋了一番,这才将他们给打服气了。
孔宣和哪咤也第一次向众人展露了自己的能力,让众大臣们明白原来他们不是光靠关系上来的,而是有真材实料。
因为想要打韩国一个措手不及,因此军队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出发,而是悄无声息的出发,等韩国察觉到的时候队伍已经快要到达韩国边境了。
韩国边境虽然一直有人镇守着,但那么点人哪里比的过秦国精心挑选出来的军队呢。因此双方一交战战况就成一边倒,韩国这边几乎是被蒙恬三人压着打,不到半个月的功夫韩国就丢失了三座城池,直接将韩国的大王气的不行。
只是再气也没办法,韩国大王只能立刻派遣军队去增援同时还求助其他几个国家,希望他们能够帮上一把,当然事后的好处少不了。
只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最近的赵国也就罢了,其他几个国家赶过来韩国早就该丢的都丢光了。更何况六国之间本就没有那么和睦,韩国倒霉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会出手帮忙呢。
倒是赵国本来就和秦国有龌龊,再加上韩国和赵国相连,韩国要是真的被灭那么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赵国。因此接到韩国大王的求助信之后,赵国第一时间派出了军队救援。
蒙恬很快收到了赵国派兵增援的消息,他当场叫来了孔宣和哪咤将这件事告诉了两人,随后询问道“你们怎么看?”
“赵国这次来人不少,如果真让他和韩国合并我们的优势就会消失殆尽,而且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赵国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到时候我们会打的非常辛苦。如果按照我的意思,那就是兵分两路一边继续攻打韩国,一边拦截赵国兵马。”哪咤在巫奕倾面前也许孩子气了一些,但在外人面前却是十分稳重的。
孔宣看了一眼哪咤说道“你说的这个办法的确不错,但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我们的兵力现在看似很多那只是对上一个国家,如果分开两路同时对上两个国家的话会有些不够。”
蒙恬本来因为哪咤的提议而眼睛一亮,但在听到孔宣的话后又阴沉了下去,有些烦躁的说道“孔宣说的不错,我们现在手上大概有三十五万兵马,分开的话每边大概有十几万。韩国这边也派来了增援的加上现有的差不多将近二十万比我们多一些,而赵国那边据说来了十万,虽然少但他们的步兵向来强悍真打起来还不一定能够占便宜。”
“三十五万的话我们一边二十万留下来继续攻打韩国的城池,那十五万去拦截赵国的兵马。五万的差距还是没那么好弥补的,只要运兵得当想要拦住赵国也不是问题。”哪咤沉声说道。
蒙恬闻言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哪咤提议的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孔宣想了想后说道“其实还有一个方案就是比较冒险。”
“你先说说看!”一开始的时候蒙恬是有些看不上哪咤和孔宣的,但打了这几场战之后蒙恬发现孔宣和哪咤的带兵能力还在自己之上,他虽经验丰富但要真对上两人谁输谁赢还真不一定,因此对于两人的意见蒙恬还是非常上心的。
“留十五万在这里,带走二十万五万的差距也许还能够通过排兵布阵来解决,但十万的差距肯定就不行了。至于这边十五万虽然少了点,但韩国的增援到底还没到,我们近期先不要主动发起进攻,他们要是发起进攻我们也只防守。赵国那边我们速战速决,只要我们速度够快就能够在这边失守之前回来。”孔宣沉声说道。
孔宣的话音落下蒙恬和哪咤都陷入了沉思,孔宣的提议的确冒险了一些,但如果执行的好的话倒是比哪咤刚才的提议更好一些。
“哪咤,你怎么看?你们呢怎么看?”蒙恬望向哪咤和其他几个小将们。
哪咤皱着眉头在脑海中快速的计算着孔宣这个提议的成功率,而其他小将们则叽叽喳喳的讨论了起来,有说哪咤这个方案更保险一些的也有说孔宣的提议更好一些的。反正这兵分两路肯定是要了,就看到底怎么安排这个兵力。
“我觉得孔宣的方案可行性还是很高的。”哪咤虽然喜欢跟孔宣斗嘴,但面对正事的时候哪咤也不会故意唱反调。
小将们争论不下,最后没办法蒙恬让他们举手示意,最后孔宣的提议以两票只差胜出。既然这方案定下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谁带兵去拦截赵国那边了,其实也不用商议除了孔宣和哪咤之外没有其他人选。
本来蒙恬是想让孔宣和哪咤中的一人带兵前往拦截再带几个小将就行了,但因为赵国这边必须要快,所以蒙恬想了想还是决定让他们两人一起去,至于这边有他一个人镇守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