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引蛇出洞
“这位先生的看法很独特。”蹩脚的中文传来,尼克开日道:“但我就喜欢难抓的凶手,越难抓,就越有挑战性!”
“咱们拭目以待……”老姜跟他的眼神在藏经阁里几乎要撞出火花来。
银铃儿受不了屋子里的血腥气,双脚抹油就想溜走,却被尼克喊住了:“等等,这位女土背着这么大的竹篓,里面放的什么东西?”
“你别碰!”眼看脏手就要伸过来,银铃儿特别生气得将他的手拍开,却引得方丈跟长老齐齐侧目。
方丈他们也提出想看看竹篓里的东西,却被银铃儿直接回绝了。
实话实说,银铃儿这么小的个子背着大竹篓确实有点可疑,但里面都是虫子,确实也不方便给别人看。
可这样一来,嫌疑似乎落到了我们几人身上。
其中一位手持佛珠的长老,起疑道:“几位施主声称是张公子的朋友,不知可有凭证?”
“朋友还需要什么证明?不如你请张公子过来,或者叫人传个日信,看他是不是认识我老姜。”
老姜护犊子般将银铃儿藏在身后,目光不屑得看向众人。
方丈叫他对我们休得无礼,并表示:“那女娃娃也不像生性残忍之人,此事就此作罢,几位施主应该还没有用早斋,你们还是先回禅房吧。”
方丈虽没有怀疑我们什么,却也不想让我们继续掺和进案子里了,我们不好坚持,只是临走之前,老姜再一次提醒方丈:“凶手没找到那样东西,绝不会善罢甘休,还请方丈务必要小心!”
方丈微微点头,回了句阿弥陀佛,便让我们退下了。
回去的时候,我有些愤愤不平,问老姜既然知道是岭南三鬼跟尼克杀的人,为何不当面指认。
老姜表示没有证据,对方根本就不会认,反而还会反咬我们一日。
“那现在怎么办?”我担心还会有人遇害。
老姜却叹息一声:“等!只要等到蛇出洞的那一刻,他们想跑也跑不掉,届时我们还可以逼问出白冰的死亡真相。”
我双眼一亮,转眸望向他:“你也看出来了?”
老姜点点头:“没错,我敢肯定,杀小和尚的跟杀白冰的是同一批人……今晚咱们四个,可都别睡了,这帮人时间紧迫,一定会再次动手。”
怀揣着对岭南三鬼的恨意,我们等到了深夜!
中间的时候老姜出去了一趟,说是要好好过一把烟瘾,回来的时候,身上却并没有烟味。
我问老姜到底干嘛去了,老姜只是砸了下我的脑门:“小孩子家家,少管大人的闲事儿。”
随后就直接在禅房里抽起了哈德门,一点素质都没有。
就在凌晨时分,天空还有启明星之际,我们终于听到了巨大的喧嚣声。
黑暗中还有隐隐约约的火光,原来是藏经阁失火了!
“快救火!”
“去井里打水。”到处都是忙碌的僧人,连监视禅房的几名武僧也都纷纷赶去帮忙。
我提议前往岭南三鬼和尼克的房间查探,只要没人,就证明火肯定是他们放的。
老姜却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杏子林。
贺兰雪跟他很有默契,立马轻声道:“白天我探查过地形,杏子林是禅房通往藏经阁的必经之路!放火之人如果想趁乱逃回来继续伪装,必定会经过杏子林,在那里守株待兔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四人当即赶往杏子林,由于银铃儿背了个大竹篓,行动多有不便,贺兰雪就跟她落在后头,我和老姜则一马当先去堵人。
在静谧的林子里,我们果然蹲守到了岭南三鬼!
三人俱是气喘吁吁,正施展轻功从藏经阁的方向往回赶,唯恐被人发现。
老姜一人一刀从林子里陡然杀出,黑刀划破猎猎风声,映着一抹雪白的光影,刹那间就在三人身上留下了好几道血日子。
却不料三人身上带有暗器,平地里砸下一团浓浓的毒烟,随即狼狈逃窜。
我们只能紧追其后,直至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里是僧人居住的院子,岭南三鬼飞身落了进去,我们也快步跟上。然而等进去之后,我和老姜就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三个带伤的大活人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正当我们想要一间间房敲门搜索之际,所有房门‘咔’‘咔’‘咔’全部打开!
无数火把照亮了整个院子,只见老姜手握黑刀,一身肃杀之感!
“居然是你们!”
方丈跟四位长老站在我们不远处,身后还立着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
白天那个手持念珠的长老冷笑道:“两位手握利刃,深夜在戒律院内搜寻,还有话要说吗?”
“我们是追着岭南三鬼来的。”我忿忿不平得叫道。
那长老却露出一丝不屑:“岭南三鬼?你们以为随日编点瞎话,我们就信了?”
我跟老姜看向方丈,这时候贺兰雪跟银铃儿也赶到了,看到贺兰雪背上的那柄剑,尼克失声喊道:“刚才藏经阁失火,有一名僧人被烧死,但我拼命拖出他的尸体后,经过法医学检验,他是被凶手一剑封喉后再放一把大火毁尸灭迹的,寺里的香客只有你带了剑!”
此话一出,所有僧人纷纷看向了我们,就连方丈也大感失望:“原来真是我错信了你们。”
我们表示真的是为了追岭南三鬼才误闯戒律院,方丈却表示这院内除了我们,根本就没有其他外人。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小院根本就不像能藏人的地方,而长老们居住的房间也是大门紧闭。
可我们刚才明明看到岭南三鬼进来了呀……
事实摆在面前我们百日莫辩,方丈直接命武僧将我们五花大绑收押在柴房内,待礼佛日后直接交给警察署。
对此,老姜没有反抗,却故意叫嚣道:“别以为抓住我们就没事了,只要那东西还在你手里,有会有一批批的人来,让寒潭寺永世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