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 - 若我年少有为 - 君辞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若我年少有为 >

星河

星河

若问从无到有建起一座城镇需要几年?答案是五年。

若问将一座边城建设得繁荣,需要几年?答案还是五年。

当然,如果去问慕子瑜,他一定会给出一个更短的时间。

“需要做的事情,我早就做完了。但是虞虞觉得做得还不够好,才拖了这么久。”慕子瑜应该会这样回答。

一语成谶,在荣国换了皇帝,与齐昌景三国联姻之后,沈怀梅与慕子瑜的婚事又足足拖了五年。

这期间,他们经历了景国皇帝换人,齐国吞并昌国,越来越多的巫人北上等诸多事情。就是这些看起来与两人婚约没有关系的事情,让他们的婚事一推再推。

又是一年春,慕子瑜坐在醉花楼中品茗。

五年时间,已经足够让醉花楼成为荣镇最繁荣的酒楼。新建的醉花楼规模陈设都与京中的那个相同,就连四楼沈怀梅那个专属的房间都原样复刻了。

如今慕子瑜正坐在其中,他这一个守边郎,一做就是五年。手底下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还留在这里,像是被景国朝堂遗忘了。

可这也只是看起来而已。毕竟如今朝中的中流砥柱全都受过他的恩惠,要叫他一声老师。而李潜作为皇帝,实在是太过生涩。五年来,也看不出什么长进,依旧被手底下的官员糊弄得团团转。

他举目四望,发现竟然只有慕子瑜可以帮他。

可恶的慕子瑜虽然人在边境,却能遥控京中情势。李潜夺位的时候,慕子瑜就是最好的帮手。可既然他帮助了李潜登基,那李潜也只能捏着鼻子继续被他掣肘。

在李潜培养起属于自己的势力之前,他都要忍受慕子瑜远在边境的指手画脚。

可惜,慕子瑜并没有给李潜留下多少网罗人才的余地,甚至朝堂之中还隐隐有称呼边境那边为“小朝廷”的声音。京中的中流砥柱都经历过“小朝廷”的磨砺,而所有郁郁不得志的官员都相信,去过“小朝廷”便可平步青云。

一批批的人才前赴后继,让景国边境这座与荣镇遥遥相望的城充满了生机。这样一座繁荣的城,自然需要一个名字。选名字的事情慕子瑜没有参与,也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要称其为“景城”,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同意。

很难说,“小朝廷”这个说法与“景城”这个名字之间有没有关系。毕竟一座城能够被冠以国的名字,足以说明他的重要。

荣镇与景城两座城比邻而居,城门之间的距离比同一个国的两城还近。这么近的距离吸引了不少做跨国生意的商贩停留。尤其是,荣国的商兵解散之后。

沈怀梅带着自己的家当跑到荣镇,重建醉花楼。而商兵,自然也就回到了朝廷手中。荣国上下都知道商兵获利无数,所有人都眼馋这块肉。

最后赢得胜利的是左相与新帝。沈怀梅也搞不清楚左相与新帝怎么又合作了,但这不重要。

左相与新帝野心勃勃地重启商兵,似乎已经见到了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的未来。可做生意这种事情,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永远获利,倒是有些人能够预见未来的亏损。

卓直刃领队路过荣镇的时候,就对沈怀梅表达了这一趟行程的担忧,还顺便将自己的妹妹托付给了沈怀梅。

后来,这一支商队绕了一圈,最后回到荣国的时候只能算小有盈余。可若是再算上交上去的钱,商兵手上就剩不下什么了。

之后的几支队伍同样,辛辛苦苦跑一年,却拿不到几个子。商兵们怨声载道,谁都不想给上面的人白打工。

还真有记性好的,翻出了他们最开始签下的契约,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商兵可自由转回原籍,或转入商籍或军籍”。

这条是当初沈怀梅担心招人困难才加上的,可她在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退籍。没想到,如今她不在了,这条却用上了。

一时间商兵纷纷退籍,整个商兵无人可用。

左相与新帝自然不愿意。他们原本就不满自己收到的钱数额太小,这些人竟然还想跑。他们能想出无数种办法拦住这群想跑的刁民,却被秦明礼一句话拦住了。

“陛下是想要他们哗变吗?就算是商兵,他们也是兵。”

这话还吓不到左相,却已经足够让新帝妥协。刚刚登基的他处处受到掣肘,正是最在乎黎民百姓的时候。秦明礼这句话一说,便让新帝老实了。

商兵们顺利地离开,有些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更多的则来到了荣镇。无论是成了商,还是成了兵,他们总能在荣镇找到归宿。

既然他们找到了沈怀梅,她便不能不管。于是新的商队成立,这一次不再是荣国的商兵,人却还是那群人。

沈怀梅再次投入自己的钱做本钱,让商队在荣景之间买卖特产。说来也奇怪,明明都是一样的人,偏偏在沈怀梅手下能挣到钱。

听说消息传回京城之后,左相气得都晕过去了。

真假不可探究,只是几个月之后京中传来左相去世的消息。秦明礼子承父业,成了新的左相。

林巡之还专门写信来与沈怀梅诉苦,说秦明礼不仅不去节庐守孝,还父死子替做了丞相。这么荒唐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现在这位皇帝比起他爹来也没强到哪去。

他还羡慕沈怀梅,早早地远离了京城这个漩涡。可惜他跑不了,但是京中局势混乱,正好儿子已经到了淘气的时候,想请沈怀梅代为管教。

趁着卓直刃路过京城,林巡之连信带人一起托付给了他。沈怀梅还没同慕子瑜成亲,却提前帮别人养起孩子来了。

林巡之的儿子叫做林澄,但沈怀梅更习惯叫他安安。以前林澄就叫沈怀梅大夫人,如今小孩来了还是这么叫。谁都没觉得有问题,除了慕子瑜。

这些年,两人离得近,时常见面。若不是他们还算有分寸,说不定孩子都有了。也正是因为两人还没有孩子,慕子瑜面对林澄格外咬牙切齿。

他对沈怀梅抱怨:“你都同他和离了,那小子把儿子往你这送是什么意思?小鬼头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怎么就赖上你了?”

沈怀梅笑笑,抱住他:“也算是我从小养大的孩子,安安还记得叫我一声大夫人呢。”

慕子瑜反手抱回去,嘴里仍然不放弃嘟囔:“什么大夫人。规规矩矩叫一句夫人就行了,谁要同他排个次序。”

沈怀梅在他的怀里乐不可支,忍不住掐住他的脸颊笑话他:“怎么还和小孩子置气,你也是小朋友吗?”

“我不是,但我想要一个。”慕子瑜握住沈怀梅作怪的双手,凝视她的眼睛。

事情初定以后,慕子瑜明示暗示与沈怀梅的婚事不知道多少次。可以说,每一次两人的对话,慕子瑜都能启承转求婚。而慕子瑜提过多少次,沈怀梅就拒绝过多少次。

开始她还会说一说时机不到之类的理由,后来干脆就顾左右而言他。慕子瑜也不觉得沮丧,下一次仍旧会问。问得多了,都有些麻木,说话的时候都不期待得到回答了。

这一次也同样,抱怨林澄是真心实意的,暗示想要一个同沈怀梅的孩子反而是顺带的。

“好。”沈怀梅微笑着点了点头,同慕子瑜接了一个吻。

这也是熟悉的流程了,沈怀梅拒绝他之后,总会给一点补偿。也许是吻,也许是拥抱,也许是可以单独相处的一段时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