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天子令诸侯兵临晋地的战报虽是八百里加急,但路途遥远,加之严寒相阻,待战报抵达濮都时,战况恐怕要比信上说的还要紧急上一倍不止。
甄伏万万没有想到,讨伐濮国的大军竟来得如此之快。
刘闽虽为后汉天子,居诸侯之上,是神州之主。
但因巴蜀兵弱马瘦,朝廷连年亏空,按理要在短时之内发动大规模战争,定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巴蜀大军偏偏能在刘宁离开濮国后不过月余就集结大军而来,且依攻城的速度来看,明显蓄谋已久。
这无疑是要将还未恢复元气的濮军架在火上烤。
如今这战况如迷雾一般,隐在千里之外,让人揪心不已。
“若是想进宫,便去吧。”早已在开了房门,立在院中的甄实初看着甄伏徘徊许久却旁若无人,终于开口。
沉浸在混乱思绪中的甄伏被突如其来的声音猛地拉回思绪。
“女儿还有一事想与阿耶商量。”她往甄实初看去,怔愣半晌,又是一番思量,才迈步往父亲那处走去。
自冬至那日夜里,曹显因南边的战报离开甄府后,便再没来过,大约是在与群臣商议御敌之策。
而留在府上的甄伏也只潦草睡了个短觉,夜半梦中惊醒后就再不能入睡,踌躇了整整一日。
先前刘宁对她的恫吓不时在耳边响起,扰得她心绪不宁。
与其说是担心因为甄伏一人的决策,导致甄家从此失去以往积累的荣耀。
不如说,她更害怕因一时之失,导致天下大战提前到来,百姓难得的家业都要毁于一旦。
但外祖父曾教导她谋天下定局的教诲,又声声在耳,在这样混乱的时刻里竟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清晰,更让人心潮澎湃。
这不就是她当初决定追随曹显来到濮国的原因?
若是一定要战,那便要速战速决,在尽快地遏制战火蔓延的基础上,快速结束这场持续了数十年的分裂。
如此,太平盛世才会到来......
思及此,甄伏眸光一拧,似下定决心一般,双膝跪地,仰头朝向一脸惊诧的甄实初:
“阿耶,女儿愿将千里山河图进献濮国主公,以求濮军旗开得胜,一统神州。”
她声音铿锵有力,裹挟着寒风在大院中萦绕,便如万里江山t中的灵气,盘旋起势,诉尽这数十年来被瓦解压抑的茍且。
千里山河图本为华丕邑所作,其中记录神州大地各处山河地脉,既是治水营商的好指引,更是军队作战的重要依据。
只是,自后汉衰落,华丕邑退出朝堂后,这幅巨作也被朝堂遗弃,跟随它的主人消失于世间。
然无人知晓的是,作为真正得到华丕邑真传的甄伏,早在随外祖父走访山河的数年间,将画中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自巴蜀使臣到访的第二日,她便着手了这幅大作的复原。
如今,是它现世的时候了。
被甄伏眼中的笃定与坚韧所震慑,甄实初盯着女儿尚还稚嫩的脸蛋看了许久,忽地只觉心境开阔,脸上也浮起一抹释怀的笑意。
“你外祖父总说你阿娘若要跟着我这穷途末路的在巴蜀夹缝求生,必会付出生的代价,那时我道他是危言耸听,瞧不上我这女婿。”
他默了默,舒然一笑:
“如今倒是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说到此处,甄实初自台阶上走下,扶着甄伏的手臂,牵她起身,眉眼舒展,淡然道:
“既是你选的'君',便衷心去追随维护,阿耶自当是你身后的屏障,你不必有后顾之忧。”
语罢,甄实初还紧了紧甄伏的双手,朝她郑重地点了点头。
*
亥时,隆冬的夜寒冷刺骨。
甄伏自宫城之外而来,从喧嚣闹市走至肃静压抑的宫宇之下,将临近年关的热闹也抛之身后,望向面前厚重的墙体。
曹显的书房灯火通明,人影绰绰,不时传来几声争吵,但机密之地的特殊设置,外头的人听不清里面的话。
“阿伏姑娘,这么晚,您怎么来了?”才从曹显寝殿回来的白黍拐过墙角,便瞧见了立在书房门前的甄伏,忙上前行礼,恭敬道:“待老臣进去通传一声。”
“倒是不必。”甄伏忙摆摆手,唇角挂着淡淡的笑意:“我在此等候便是,莫要扰了君臣商讨。”
“主公已与大臣们闭关了两天一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白黍扫过一旁也是恭敬站立的温霖,低声责骂他两句,才继续道:“要不您先回府候着,若是在这处着了凉,主公怕是要怪罪下来的。”
“无妨......”甄伏又摆了摆手,还想推辞白黍的好意。
然话音甫落,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林其最先出门,甫一看见甄伏,脸上闪过惊讶,随即又是惯常的一大嗓门:“弟妹啥时候来的?”
甄伏闻言小脸登时一热,随即又被一声不服浇冷了脸。
“还未过大礼,林将军注意称谓。”
那起头的文臣话音一落,也有数人附和。
“林将军还是唤我阿伏吧。”甄伏并不计较一个简单的称呼,倒是更不愿在这紧要关头,让君臣之心分离。
能与曹显闭门议事这般久的这些大臣,定然都是曹显的心腹,但却不一定都支持主公迎娶刘天子看中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