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140章 - 流芳 - 太懒真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流芳 >

第140章第140章

第140章第140章

戌时将近,言如许还没回家,陆逢渠便知道大概是出事了。

他等在宫门口,足足站了三个多时辰。

从月朗星稀,等到风雷大作。

就在他准备夜闯宫门时,言如许失魂落魄从宫城中走了出来。

此时闪电在夜空中飞舞,画下锐利而刺目的枯枝形状的线,随着炸耳的雷声,遮蔽了星月的厚重云层收起了压抑和吝啬,雨水倾盆落下。

天变得这样突然,陆逢渠没有带伞,他箭步冲上去,言如许的头发和衣服早已被滂沱的大雨淋湿。

她擡起苍白的小脸,痴愣地看着陆逢渠的眼睛。

满脸的水渍,不知道雨水之中,有没有她的泪。

“阿许……”陆逢渠唤她:“我们回家吧。”

下一刻,言如许身子一软,晕倒在陆逢渠的怀里。

……

言如许大风殿长跪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没有人知道,那一夜的深宫之中,陛下究竟对兰台令说了什么。

大家知道的只是言如许久跪受寒,大病一场;而陛下沉疴复发,终日咳嗽不止,辍朝七日。

言如许自打从宫里出来便高热不止。宋半见来看过,道她是忧思太重,身病不着,心魔难医,而且不是也一时所致,应当已经有几年了。

友人们都来探病,夏凌霄挠头:“她才二十多岁她忧思啥?”

陆逢渠倚着门框,泛红着一双眼睛:“从铁原开始,她便如此了。”

陆逢渠没有办法跟别人解释言如许为何这样,只有他知道,她的忧思,来自于“先知”。

她看过一遍大昭的遗憾,她看过将军早逝,君王束手,远征无果,边民无依。重生一世,她怀的是为圣明君主、黎民百姓和江山社稷做一番大事的志向,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甚至很多次,不惜以命相搏。可越往高处走,越发现这盘棋远不是看上去那般简单,每一步都得慎之又慎,否则就是满盘皆输。

言如许烧了三天,神志终于恢复清明。

也是这一天,宫里传来消息,周乘风死了。

鱼鳞剐,九百多刀,割到今天,他终于撑不下去了。

听说他死前目眦欲裂,七窍都因悲愤而流出了血,一声声地高呼着“昏君不得好死”。

言如许听闻这桩事,捧着药碗的手忍不住有些颤抖起来,可脸上的表情,却是出奇的平静。

陆逢渠伸手握住她的手,她望着他:“逢渠,你说这世上,究竟什么是真的……”

陆逢渠将她拥入怀中:“你只要知道,我对你是真的,便好。”

窗外一阵风吹过,泛黄的树叶稀稀拉拉落了一地。

一场大雨过后,又是一年秋。

“下一步,你打算如何?”陆逢渠问道。

言如许已经将那日宫中陛下同她说的话尽数告知,陆逢渠听了也为之震动。

“孤的确违背先帝之令,杀了端王,但孤并不后悔,因他实在该死。”

这是那天夜里,陛下对言如许说的第一句话。

“事到如今,陛下已经没有回头路,他只能用一条又一条人命,来堵天下幽幽众口。”言如许说到这里,忽得笑了:“呵……陛下说出来的话,尽数是他的苦衷,可别人又何尝没有苦衷。”

陆逢渠知道她所说的别人是谁,心里有些酸楚,又有些嫉妒:“事到如今,你还是信他。”

言如许想起那个颀长而孤单的身影,垂了眼眸,没有否认:“只是想亲耳听听,他有何话说。总得给他一个辩驳的机会。”

“如今还不到动他的时候,咱们在明,他在暗。”陆逢渠道:“陛下病了,太子还未还朝,周乘风一事,朝中虽无人反对,但免不了议论。他手上还有多少牌没出,咱们不清楚。”

言如许点头。

“爷!”长安着急地跑进来:“爷!宫里有旨,让你速速进宫,铁原起兵了!”

“什么?!”

陆逢渠眸子一暗。

最近白阙频频在边境滋事,铁原遣了人马去白阙同阿骨钦勾连,白阙兵力又远在铁原之上,加之前世白阙十六部之战在前,陆逢渠便将注意力放在白阙头上,对于铁原疏忽不少。可他们居然起兵了。

陆逢渠一路疾驰到宫里,御书房,陛下一脸苍白,大病未愈,待武将们陆陆续续都到了,陛下将前方的军报递给了陆逢渠。

铁原步兵和铁牛骑一路南下,已经在岱云关同北境军展开鏖战,先驱兵力有三万之众。目前在岱云关守城的是北境军的老将屈虎,他是庄栖林的手下,有不少作战经验,但领兵才能平平……如今开战初初七天,已经显露疲态,想跟朝廷讨兵马了。

“众卿,谁愿挂帅?”陛下这是要换帅。

临阵换帅一向是作战大忌,陛下兹凡这样说,前线的状况,只会比想象中更差。

玄机台众人面面相觑,陆逢渠眼睛眯起来。

铁原真是选了一个绝好的时机,陛下病重,太子不在,朝中人心惶惶,坊间物议沸然。北境大军师庄栖林过世不久,北境诸将还未彻底归顺陆逢渠。距离最近、最有可能支援北境的东海大军师景仑又因为女儿在东宫犯错,提了辞呈,整个东境军尚且群龙无首。

最重要的是,陆逢渠不可能亲自征战岱云关。

陆逢渠盯阿骨钦盯了许多年,同样,阿骨钦也在审视陆逢渠。

陆逢渠一旦去了岱云关同铁原交手,白阙十六部必定起事,整个北境必将大乱,大昭疆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