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139章 - 流芳 - 太懒真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流芳 >

第139章第139章

第139章第139章

言如许一路疾驰到达兰台的时候,带着鬼面具的银甲禁军正押着周乘风往外走。

禁军也分等级,但等级并不以军功、武力和官职为依据。

大内进军有三等,鬼面、半面和无面,鬼面是最高阶的禁军。

段收这种明面上戍卫宫城的,是无面。半面禁军属禁军管辖,但在军方任职,是前线军报的传递者,也是大内向驻军传递旨意的媒介。而鬼面禁军,整日带着一张罗刹铁面具,是只听命于陛下之人。

言如许看这阵仗,胸中顿生浊气,她入仕也有几年了,这还是头一回见鬼面禁军。

陛下为了抓一个周乘风,竟动用了自己的暗卫。为什么……

言如许向周乘风奔跑过去,还未近身,便被他身边的鬼面以两道长剑阻拦。

言如许虽困惑焦急,但还保有理智和礼节。

她问鬼面:“本官乃大昭兰台令,敢问诸位大人,来我兰台绑人,理由是什么?”

鬼面沉声答道:“周乘风犯了大罪,吾等奉陛下诏令,将其缉拿归案。”

“犯了什么罪?缉拿文书可在?”

鬼面嗤笑一声:“大人说笑了,见鬼面如见陛下,吾等缉拿犯人,从不走那些繁琐章程。周大人近日在京中散布流言,挑拨太子与诚王殿下的叔侄关系,还意图以逆王端王的名号蛊惑民心,意在谋反,罪不容诛!还请大人不要阻拦吾等办案,否则,吾等只能将大人视作周乘风同党!一同收押!”

什么……周乘风散布流言?

可陆逢渠查的,这流言不是出自……出自诚王府吗……

言如许还在愣神,周乘风已被压着越过了她。

周乘风突然回头:“师妹!师妹你要记得我同你说的话!兰台!兰台诸公不该死!师妹!只有你!只有你能为他们昭雪!师妹!唔……”

周乘风的嘴巴很快被鬼面捂住……

言如许怔愣在当场,但很快反应过来,这事儿不对,周乘风被抓得蹊跷。

她的确同情诚王、理解诚王、不愿相信他做出歹事,但这不代表她信不过陆逢渠。

陆逢渠做事一向细心,他说查到了诚王府,若无十成十的把握,绝不会同她说。

但这个罪名最终却落到了周乘风头上,这到底是陛下的意思,还是诚王使了手段,而且,为什么他们选中了周乘风……

她要回去,赶紧写奏书,明日上朝,她要问一问陛下,究竟因何判定周乘风谋逆。

言如许回到听涛别院,陆逢渠已经在等她,一道来的还有夏凌霄和庄鸢。

言如许将方才在兰台的事简单叙述了一遍。

“啥?鬼面?什么鬼面?”夏凌霄和庄鸢一头雾水。

陆逢渠却了然,但也不由意外:“陛下竟让鬼面出手……陛下御极以来,鬼面捉拿犯人,还是头一回。周乘风……怕是凶多吉少。”

言如许面色晦暗下来:“只能待明日,求陛下公示捉拿周乘风的理由了。逢渠,你同刑部伍大人的交情深,今夜晚些,你可否找人去刑部探探陛下的口风?”

抓人是禁军的事,但陛下对刑部一定有诏令,伍星野说不定知道些什么。

陆逢渠没有阻止言如许上书,她是兰台令,出了这样的事不问问缘由反倒是她不称职了,但找伍星野这事儿,他摇了摇头:“我已经派人去过尚书府了,伍星野并不知情。”

“怎么可能,除非……”

言如许说到这里,蓦然顿住,陆逢渠下句话就印证了她的猜测。

“伍星野若不知道,那周乘风去的应该就不是刑部天牢,而是大理寺。”

夏凌霄满头疑惑:“慕容铁出事之后,大理寺不是一直由他那二把手兼着呢吗?谋逆案可是大案,陛下就交给这人,他行吗?”

陆逢渠倒是想起一桩事:“太子去巡盐前,倒是告诉过我,陛下有意提拔一个人做大理寺卿,叫方之义。”

“他是谁?”言如许没听过这个名字。

“东海那边的,之前是东境大军师景仑的副将。不是太子的人,在朝中似乎也没有什么朋党,是纯臣。”陆逢渠答。

“哟,武将转文职啊。”夏凌霄说道,这倒是新鲜,先前武将能转文职的,也就他家老夏,想不到东海那边还能出这等人才。

夏凌霄的脑回路向来笔直,言如许却品出了些不一样的味道。

东宫鬼胎案,景月给太子妃下朱砂,东窗事发,打入冷宫,不久之后,景仑便向朝廷递了辞呈。

景月虽有错,但她并不是酿成大祸的元凶,陛下和太子都没有表示出株连的意思。

当时满朝文武都觉得是景仑抵不住景月这桩事的压力,想以辞官表忠心,保得阖家余生荣华。

但若他的副将是陛下的纯臣……

庄鸢压低声音道:“伯父还在时,庄家的家族议事,伯父提过,玄机台四大军师虽说全权负责四海军事,但其实,四方军中都有陛下的暗桩。陛下对军方的掌控,远比朝臣们想象之中严苛。景家那么快就蔫儿了,恐怕除了景月还有其他把柄在陛下手上,这位副将想必也替陛下传话了。”

陆逢渠赞同点头:“大理寺卿,算是褒奖方之义了,他这差事,办得不亏。”

言如许撚着手指,若有所思,周乘风这事儿,绝不是陛下一时兴起,而是筹备多时。

鬼面拿人,虽是彰显雷霆君威,但连个缉拿文书都没有,若朝臣们闲着,定会有诤臣上书挑流程的毛病,给捉拿周乘风增加阻碍。

可今日是纪望舒大婚之日,几乎大半个朝堂都在纪家,各部值守之人早已上报内庭,陛下瞧见了周乘风的名字,没有比今日更好的时机了。

而且陛下明摆着想亲自料理这桩案子,不想让太子极其麾下插手,否则他不会放着大案经验更足的伍星野不用,而是启用一个还没正式入职、半吊子文臣的方之义。

那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是周乘风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