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0127----阴阳先生(1) - 半岛之风云再起 - 深时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5章0127----阴阳先生(1)

第165章0127——阴阳先生(1)

新一年的六月,首尔市政府推出了一项惠民措施——由政府出资,兴建沟渠,引泗水河水入农田灌溉。对于以种植业为经济来源的三成村子村来说,这项政策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首尔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国家已经并入新一线城市,因此对于影响城市市容的农村而言,政府当然要加大力度扶持农村。而在这个时候,韩国也开始实施“农民进城”计划。

为了吸引更多的农业人口到城里工作,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农业户口家庭和非农业户籍家庭落户。同时,还对农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并给予土地使用权等方面支持,让他们有能力来建设自己的家园。这些举措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发展。

如今,虽然韩国国内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在韩国,每个人都会因为拥有一份稳定收入而感到幸福与满足。这是因为人们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带来财富和地位。

早年在这个村落,一到灌溉季节,用水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原先村民的做法是用抽水泵抽取沟塘之中的积水用来灌溉,但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大批的农田指望降雨留下的蓄水肯定不现实,为了保证产量,许多村民只好以户为单位,几家相邻的种植户共同出资用水车拉水灌溉,这无疑增加了种植成本,对一些收入不高的村民来说,简直是苦不堪言。

可想而知,这项政府的惠民措施为村民们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多大的难题。

文件刚下到村里,村委会的所有成员就坐在一起对条文做了细致的研究,最终政策的精神被村支书剖析出来,在村子的大喇叭里滚动播放了三天。

大致的内容就是说,政府出资兴建的沟渠只有一条贯穿整个村子的主渠,如果哪家的农田需要引流,现在就可以自己着手挖引流渠。消息一出,村子里便炸开了锅。

三月份,本身就不是农忙的季节,村里的劳动力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挖渠,傻子心里都清楚,在自己家的田边留一条蓄水的沟渠,那将来地里种植什么都会方便许多。

三成村的村民纷纷向村干部提出要把自家的田地改修水利,而其他几个比较富裕的农户则想出了另一种办法:他们找来专门负责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队,要求对方按照图纸和施工标准进行开挖、浇筑混凝土以及安装设备。

这样一来,原本应该很轻松地帮着别人完成任务的项目,却变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

但更多因为贫穷的人们根本买不起好东西,所以才不得不去干这种劳民伤财又费力费神的活儿。

但是修建沟渠过程虽然艰辛,结果确实对大家都十分有利,毕竟身为一个渔村,如果有到沟渠的话,那么会对民生将会对自己的利益是巨大的。

三月四日,朝霞劈开了晨雾,一位身材健壮的中年男子正拿着铁锹在地头忙活。

粗布衣、防滑手套,这些是他干活时的标配行头。此时的他,正使劲地将铁锹插入有些松软的土中。脚踩锹面,用力下蹬,满满一锹黄土被甩在了田埂旁边,他就像一个微型的挖掘机,一锹一锹地重复着之前的动作,没过多久,面前的土层就被挖到半人多深。

而就在这时,一位跟他年纪相仿的村民,正哼着小曲晃晃悠悠地走到他的跟前。

“栓子,你起得够早的啊。”

村民说着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根被压扁的红梅香烟扔了过去。栓子双手接住烟卷叼在口中,接着把铁锹往土堆上一插,几步走到村民的跟前。

村民会意地把自己已经抽了半截的烟卷递了过去,栓子麻流地接过,对准烟头使劲地咂巴着嘴巴。

随着栓子吸气的声音越来越大,烟卷也很有节奏地被点燃了。

“俺家就一个劳力,不早点干完,万一政府修渠了,俺怕来不及。哪像你们家,四个庄稼佬,你当然不着急。”

“得了吧,虽然村长这么说,修渠还不知道猴年马月的事呢,你那么着急干啥,慢慢干呗。”

“慢慢干?我看你是不怕说话闪了舌头,俺家这几十亩地,够我挖到过年的,你别在这儿瞎扯淡了,俺要干活了。”

栓子是个直性子,几句话说得不称心,就要犯毛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