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
宋珩握住她的手时,宋烟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滚烫,从前他也不是没握过、牵过她的手,但没有哪一次像这次这么灼人。
察觉到这怪异的气氛,宋烟垂下长长的眼睫,拢住衣襟口转身背对着宋珩,“那皇叔快去寻掌柜娘子。”
宋珩转身关好房门,下楼去寻掌柜娘子。
不多时,寻来掌柜娘子。
掌柜娘子进屋后,见宋烟正埋头扒拉琢磨身上的衣裳,这模样让人见之欣喜。
掌柜娘子笑说,“哎哟,我的傻姑娘,这衣裳可不是这样穿的,穿反嘞。”
宋烟不好意思地摸摸耳朵,一脸尴尬之色,“我第一次穿,不太会……”
掌柜娘子捂嘴浅笑,“没事,民妇会帮姑娘,不用担心。”
随着宋烟缓缓褪下穿反的外裳,露出光洁白皙的纤背,这时节,屋内还是挺冷的,宋烟忍不住瑟缩了一下,肌肤上冒出几粒小疙瘩。
掌柜娘子看了一眼后,眼里满是艳羡,“姑娘生得可真好,想当初,我像姑娘这般大的时候,也是白皙如雪、身娇体软的,可如今上了年纪,也大不如从前了。”
“容民妇多嘴问一句,姑娘如此玲珑标志,可曾许了人家,亦或是有了什么意中人?”掌柜娘子边替宋烟穿衣边问道。
宋烟心无防备,随口道,“我已经成亲了。”
只见掌柜娘子的手一顿,满脸意外,颇有些好奇地问,“这样啊,那姑娘的夫君便是那位白衣贵公子吗?”
宋烟摇摇头,“不是的,他是我皇……”
话到嘴边,宋烟反应过来,改了口,“他,他是我家里的一位长辈。”
掌柜娘子见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眼里有精光闪过,“原是这样,可民妇看公子对姑娘好似并非只是简单的亲人之情。”
突然,“你话太多了。”宋珩冰冷的声音响起。
这时宋烟已经穿戴整齐,听见宋珩的声音,她欣喜地转过头,起身捏着裙裾在宋珩面前转了一圈,“皇叔,怎么样,好看吗?”
苗域女子的服饰与上京女子所穿不同,与之相比,苗域女子的服饰更为修身、贴合人的躯体体格,会将人体的美发挥到极致,同样也会将人体的缺陷暴露无疑。
而这衣裳穿在宋烟身上,显然是前者。
盈盈一握的腰肢,身前鼓圆可爱,还有脖颈处露出的大片雪肤、小巧精致的锁骨。
一切,都完美得无可挑剔。
宋珩目光冷冷落在掌柜娘子身上,掌柜娘子见状忙低眉顺眼地退出去,不敢多看一眼。
待掌柜娘子出去后,宋珩才给出由衷的赞美,“很好看,阿烟无论穿什么都会是最好看的。”
宋烟捂嘴抿唇一笑,跑到铜镜前左瞧瞧、右瞅瞅,满意地摸着腰间紫色花状的系带,“我也觉得很好看,我都没穿过这种颜色的衣裳呢。”
宋珩从她身上移开视线,从随行的箱笼中取出一件藕荷色披风。
很明显,这是他一早就准备好的。
他站在宋烟身后,将披风披到宋烟身上,而后双臂绕到她脖颈处,长指灵活地给她系了个漂亮的花结。
他这个位置,恰好能将宋烟完全拢住。
宋烟心跳如鼓,偏头看他美好的侧颜,却见他一副心无旁骛的模样,好像真的只是给她系披风系带而已,宋烟也没再多想。
待披风系好后,宋烟不太自在地扯扯披风,嘴里嘟嘟囔囔,“这个时节还是挺冷的,有件披风再好不过了,多谢皇叔。”
宋珩淡嗯一声,除却担心她会受凉外,宋珩自是不会对宋烟明说此番所为实则暗含他的私心,他不愿她这番模样被旁人看了去。
“要出去走走吗?外面雨停了。”宋珩提议道。
反正在屋里也是闲坐,宋烟便与他一道下了楼。
在客栈门口碰到掌柜和掌柜娘子,掌柜娘子笑问道,“两位是要出去走走?”
宋烟擡眸望向屋外,“嗯,见雨停了,就想下来走走。”
掌柜娘子又道,“咱们小镇虽不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今日雨停了,街市上应当有不少摊贩出来售卖东西,姑娘若看上喜欢的,可以买来把玩把玩。”
宋烟点头,“多谢掌柜娘子相告。”
待两人走出客栈,掌柜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感叹道,“好一对璧人,看着他俩,我又想起咱们以前好似也和他们一般,如今年岁大喽,你也开始嫌弃我了。”
掌柜娘子白他一眼,“你怎么敢和公子比,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你也别乱说,那女子亲口告诉我的,她与公子不过是亲人罢了,哪是你说的这种关系,当心被公子听见了,拔了你的舌。”
掌柜闻言低声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掌柜娘子不耐地将抹布一甩,“千真万确,难道我还会骗你不成,对我又没什么好处。”
掌柜的挠挠稀疏的头发,“可我看公子对那姑娘,不像是亲人之间该有的亲昵和熟稔啊,会不会弄错了。”
掌柜娘子声音冷下来,“不管事实到底如何,可不能在芊芳小姐面前提起烟姑娘的事,到时闹起来,对谁都没好处。”
掌柜又慢悠悠开口,“你以为公子和那姑娘在咱们这里住芊芳小姐会不知道?我看你还是别担心了,公子自会解决,我们这些做下人的,用不着操心。”
掌柜娘子叹了口气,“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烟姑娘美归美,她可万万做不得族母,咱们族里,还没有让外人当族母的先例,到时族中长老岂闹起来,谁都经不住。”
“更别说芊芳姑娘要样貌有样貌,要手段有手段,即使公子没有点头,族里人早就将她奉为族母,这些都是大家默认的,如今凭空多出个烟姑娘,我看,族中是要变天了。”
说完,掌柜娘子又道,“你是没看见公子对烟姑娘那副宝贝的样子,生怕她受了一点儿委屈,欲戴其冠必受其重,烟姑娘就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