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突变
第684章突变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正当秦文听着陈云从高谈阔论,对天下大势发表着自己见解时,先前打过照面的陈然从外面走了进来,急匆匆地穿帘过堂,找到陈云从,与他耳语了两句。
‘少爷,登真塔突下法旨,说是要闭门掩静,您要的平安符怕是请不回来了.’
秦文耳朵一动,这则算不上什么秘闻的消息便被他听得清清楚楚。
听到登真塔忽然关门,陈云从面色不变,只是点点头,抬手向秦文告罪一声才带着陈虞走了出去。
瞅着这主仆两人的背影,秦文略略抬头,视线越过白墙灰瓦,投向那座直入云天的陶瓷高塔,不知为何,灵觉总有些莫名的躁动。
‘登真塔出事了?是体无量?还是其余的无量圣者?亦或是,无量尊.’
想到之前在修罗异史中见到的司辰大战,秦文下意识有所猜测,同时竖起耳朵,听着外面两人的对话。
“怎么回事,登真塔耸立百年,从来没有闭过山门,竹翁为何会下如此法旨?”
跟秦文一样,陈云从心中也有大概猜测,只是碍于身份,许多事情并不清楚。
“慌什么,今儿个午朝,竹翁已遣人将登真塔掩静一事知会朝廷,我跟洪彦演、史宪之他们几个议过了,不影响大局。”
没等陈虞回话,园林外就传来一中气十足的声音,紧接着,一个须发花白,穿绯袍挂玉带的老人就在两个小丫鬟的搀扶下出现在陈云从眼前。
“爷爷!”
见到老人出声,陈云从这才松了一口气,定下心来。
“阿景回来,叔大要处理些手尾,还留在部里。”
摸了摸自己这个小孙子的头,陈广野缓缓道:“听阿虞说,家里来了位高功,是乌豫推荐过来的?”
“是,如今正在厅中。”
“带我见见。”
说着,陈广野这位跺跺脚都能让朝野抖三抖的文渊阁臣就往厅里走去,步伐沉稳,完全不像是个耄耋之年的老人。
“妙玄先生?”
“贫道妙玄,见过玉阳仙史陈老。”
互叙姓名,见过礼后,秦文这才有功夫打量这个在陈云从嘴里文武双全,几乎以一己之力将祖业发扬光大,彻底将海宁陈氏变成南明前三望族的陈广野。
跟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样,陈广野也有松弛的皮肤、微微耷拉的眼袋和稀疏的老人斑,可秦文感官敏锐远非常人可比,他能感觉出这老者的精气神,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羸弱。
而且陈广野那双深邃无比,像是两团黑水银的眸子,完全没有老年人该有的浑浊。
‘锻体修为不俗,早年应该也是个厉害兵家。’
秦文还注意到了陈广野那一直在微微发抖的右手,心里暗暗补了一句:‘疑似患有旧疾,现如今残存几分实力,还不好说。’ 与此同时,陈广野看着秦文面衣下的五官轮廓,越看越是心惊。
原因无他,只怪秦文这容貌跟那素玄观的紫虚君太过相像,简直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那般。
不,根本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陈广野心中一动,忽地想到了那位高高在上的玄牝尊,他六十年前见过还未羽化登仙的威无量,彼时还只是素玄真人的她,姿容仪态完全与现在的秦文一般无二!
想到这儿,陈广野心中大定,对陈云从这次松江之行几乎有了十足的把握。他身居高位,知道的事情远比旁人要多,像是性相、十情八苦和龙气法禁之类的东西,实在算不了什么。
毕竟这金陵城中,还有着更骇人听闻的东西呐.——
“叔大,出事了!”
皇城之中,御书房外,穿着赤罗青缘的户部尚书范益吾,见兵部尚书陈叔大闻召而来,当即凑上前提醒道。
“怎么了,范大人,为何如此惊慌?”
魁梧雄壮、极有威严的陈叔大顿住脚步,瞥了眼另外几个同样在外等候的六部尚书,轻声问道
却没等范益吾再回话,御书房里便传出了小皇帝那稚气未脱、犹有余怒的声音:“怎么,六部尚书还没有到?”
听到此话,陈叔大抬手按住范益吾,示意其不必再说,主动拱手朗声道:“臣陈叔大、范益吾、洪日升、史龙江、郑明俨、李伸伯侯旨。”
“宣,六部尚书,陈叔大、范益吾、洪日升、史龙江、郑明俨、李伸伯觐见!”
伴着秉笔太监的声音,六人快步走进御书房,正看见穿着绣金龙袍、负手而立的小皇帝。
待他们行过大礼,小皇帝这才摆摆手让他们平身,转过身来,带有压迫感的视线依次从吏部尚书李伸伯的脸上,掠过兵部尚书陈叔大,最后停在面沉如水的户部尚书范益吾身上。
感受到小皇帝欲要杀人的眼神,范益吾心虚的瑟缩了两下,有些不自在。
“下站的可是户部尚书范益吾呀?”
小皇帝冷哼出声,颇有些情绪。
“正,正是微臣。”
范益吾抬起头,硬着头皮答道。
“哼!你还有脸来见朕!”
说着,小皇帝抬手扔出一封奏折,重重砸在六人面前。
“江南十纲盐商供给国库纲银的官船,又一次在邗沟覆没,上百万两白银无踪,转运使王风,副使刘涛,押运军卒及船工全部丧生!上次你说是大顺那帮逆贼南下淮河,犯边抢入境内,夺走了朕的钱银,如今,你又有何话讲?!”
瞅着余怒未消的小皇帝,陈叔大跟旁边的吏部尚书李伸伯对视一眼,顿时感觉到事情的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