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 天生富二代 - 辰星流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天生富二代 >

第66章

第66章

明瑜想,要是能拿到冠军的奖励,今年的生活费就不用发愁了,那她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希望能争取到大学毕业后公费出国读研究生的机会。

她一直都很想去欧洲三大时尚之都看一看,只是如果要自费的话,她肯定是去不起的,只好努力争取公费留学的机会了。

明瑜一边想着,一边兴冲冲地来到裁缝店:“阿姨,今天那个姐姐来拿衣服了吗?”

“拿了,衣服试穿过,她很满意,还说有事想要跟你聊一聊,留了个电话号码,让你有空给她打过去。”裁缝阿姨拉开抽屉,把算好的提成,跟一张写了电话号码的纸条一起递给她。

“找我呀?会有什么事呢?”明瑜有些期待。

裁缝阿姨笑着说:“肯定是好事,我看她很喜欢你做的衣服,还问了好多关于你的事,我可是替你说了不少好话的啊!”

“谢谢啦!有好事的话我肯定忘不了阿姨你的。”

明瑜打了电话给林秋静,跟她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林秋静确实因为明瑜的事纠结了两天,但纠结来纠结去,她自己就先烦了。

算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都由他去吧!

她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

所以,到了约定去取衣服的时间,她就去取衣服了,在裁缝店试穿了一下,意外发现竟然非常合身舒适,一点儿都不比上辈子高级设计师专门定做的高定礼服差的。

看来这裁缝阿姨的手艺确实很好,值得拉进公司里,当一个打版做样衣的师傅也好。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是明瑜。

她已经决定了,要在设计比赛之前,向明瑜递出橄榄枝。

林秋静不知道设计大赛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更不能确定明瑜能不能拿到冠军。

但不管是什么结果,都不会是邀请她的好时机。

如果明瑜没获奖,果然如那小说中所写,蒙上不白之冤,想不开的话,她去救了她,再让她帮自己公司设计服装,那就是趁虚而入,挟恩图报,她不屑去这样做。

如果没出事,明瑜众望所归地获了奖,那就变成是冲着她的奖项去的,成了趋炎附势之辈,明瑜的心里恐怕也不会太看得上他们。

因此,林秋静觉得,不如趁现在,明瑜还是一块未被开发的璞玉的时候,率先递出橄榄枝,好歹在明瑜的心目中,自己还是个慧眼识英才的伯乐。

是第一个赏识她的人,以后就算她想要自立门户,好歹也还会顾念着这份情谊吧!

于是留下话给裁缝阿姨,让她转告明瑜,有空给她打个电话。

拿完衣服,林秋静还顺便去了一趟出版社,问问出书的进度。

周编辑颇有些为难的样子:“那个,小林啊,有个事想要问问你,你一定要跟我说实话。”

林秋静眨眨眼睛:“你要是问我小时候尿床到几岁这种私密问题,我可不会回答的啊!”

周编辑被她这么一打岔,也笑了起来,凝重的气氛荡然无存:“是这样,那个许梦佳,就是上次你说的那本抄袭文的作者,她说她曾经在别处看过你写的那些专栏文章,甚至连笔名都是一样的,我就想问问,你这些文章,以前是在别的地方发表过吗?”

这话问得很委婉了,但林秋静还是一下子就听懂了他的意思,那个许梦佳,也说她是抄袭的?

要么是对方气不过乱说的,要么就是上辈子真的在网上看过她写的文章,不管是哪种情况,林秋静都是不心虚的,因为这些文章确实都是她自己写出来的。

见她脸色不虞,周编辑连忙说:“小林,你别多想,我肯定是相信你的,我估计她就是被你揭穿了恼羞成怒,故意这样说的,我问一问你,也是为了稳妥起见。”

“周编辑,没关系的,我能理解您的顾虑,这种事,空口无凭,我也证明不了自己,要不这样吧,反正现在时间还早,我也没什么事,不如你现场出一个题目,我来写,你可以看看我这写作水平,跟以往的比起来是不是稳定的,大概也能判断出来,我那些文章究竟是不是自己写的了吧!”

周编辑惊讶:“我说什么你都能写?”

林秋静自信满满:“不是我自夸,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我自然不能尽知尽解,但一般人知道的,我几乎都有所了解,一般人不知道的,我知道得也不少。周编辑你先只管提。”

周编辑还真认真想了一下,他为了要给林秋静出这本合集,把她所有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全都看过了一遍,想要提一个她还没有写过的东西,却发现自己知识匮乏,一时之间竟是想不出来。

只好找人求助,把隔壁办公桌那位戴着厚酒瓶底子眼镜的编辑拎了过来:“老曹,你来帮忙出个题目。”

那老曹听明白原委之后,想了一想,他最近正在潜心钻研《金瓶梅》,这部作品虽然曾经被定为禁书,但在许多文化人的眼中,这部作品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市井文化,记载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这时候,老曹手中的书正翻到这样一个情节,这一日,家中女眷打牌,潘金莲赢了银子,心下高兴,就让人去买了一副猪头和猪蹄回来,让家中厨娘宋惠莲烧个烂猪头下酒。

老曹正馋着烂猪头呢,便说道:“那你便写一写《金瓶梅》中的宋惠莲烧猪头吧!”

周编辑闻言皱起了眉头,这老曹可真是乱来,人家还是个年轻小姑娘呢,贸然在人家面前提起《金瓶梅》像个什么样子。

人家正正经经的小姑娘哪里会去看那种书。

而且自己让老曹提一个中华传统美食中的名菜,所谓名菜,那至少也应该是大众所熟悉的,这宋惠莲烧猪头算怎么回事?

没看过这本书的人有几个知道这是什么?

他刚想说算了,换个题目。

就听林秋静笑着说:“烧猪头是西门庆家的厨娘宋惠莲的拿手绝活,她做的这道菜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只需要用一根柴火,就能把整个猪头烧得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

老曹一拍大腿:“没错,我就是想不明白,只用一根柴,且只用一个时辰的时间,是怎么能够把一个猪头熬得骨酥肉烂的呢?”

林秋静:“说起这个,我也稍有研究,有些许浅见,我认为这其中有三个关键点,细细道来的话,足以写上一篇文章了,不如两位编辑稍等一下,我写出来给你们看吧?”

老曹着急道:“文章先不急着写,你先就这么说一下吧!”他急于想知道答案,哪里有耐心等她慢慢地斟词酌句写文章呢!

周编辑也有些诧异,他刚刚还觉得这小姑娘说自己对中华美食大多数都有了解,是在大言不惭呢,没想到她好像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他之前看林秋静的文章,短短几千字,引经据典,学识丰富,总以为她是在图书馆中,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花费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写出来一篇。

如今听她这口气,倒是完全成竹在胸的样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