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引蛇出洞(1)
“原本还真以为,这个顾炎武是个油盐不进的家伙,想不到他也爱钱呀!”金山在说道。
“好了不说这个了,”大手一挥道。
“是这么回事,这次本公子来,一是来探望你的病情,二是公子爷我有事相商,顾炎武限本公子十日之内离开,眼下中都是待不下去了,本公子就盘算着,想置办一批货物离开中都,怎么着也得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呀!”
“公子爷,您要离开中都了,可那……秀兰姑娘她……我伤好了就要回老家看祖坟了……”
没等金山在把话说完,天启皇帝便插言道:“三掌柜不必担心,本公子知道你的意思,你放心本公子说过的话从来都是当真的,秀兰姑娘已经是你的人了,她一定会嫁给你的。”
“你先安心养伤,本公子在中都最多只能待十天,十天后,我会带着众人离开,等你把伤养好后,你就前往南京应天府找我们,到时候,你就和秀兰姑娘在南京成亲就是了。”
金山在听了天启皇帝的话,瞬间心底大定,不用回老家看祖坟,还能继续追寻公子爷,最重要的是能娶马秀兰过门,金山在越想越美,最后竟忍不住笑出声来。
“呵呵……哈哈……哎呦……”
“三掌柜你这是怎么了?”
金山在闻言清醒过来后,才觉得自己失态了,连忙说道:“公子爷我没事,没事……哦!对了,公子爷刚刚说,想购进一些货物,不知公子爷具体想购进些什么货物呢?”
“购进什么货物吗?其实,公子爷我一时之间还真没想好,总之,要些市面上紧俏的货物,三掌柜咱们在一起共事的时间也不短了,公子爷从来都是什么赚钱买什么的呀!”
“具体什么货物我不管,但本公子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其实刚刚公子爷我已经说了,就是要买市面上紧俏的货物,第二就是交易时要有现货,你知道本公子只能在中都再待上十天,我实在没有时间再等对方备货,第三就是货物的数量越多越好,数量少了不够本公子挽回损失的呀!这一次本公子可是损失了不少钱,全指着这批货物打个翻身仗呢!”
“至于,佣金方面你不用担心,完成交割之后,咱们按商场上的规矩办,本公子会拿出货款的一层,给你作为佣金。”
金山在听后,顿时眼里放出了金光,但随即又暗淡了下去,连忙表示道:“公子爷您这是什么话,山在我承当不起呀!说来,山在我也是隆昌号的三掌柜,咱们家的商号出了问题,我作为商号的三掌柜,理所应当的要想办法减少咱们商号的损失,哪还能要公子爷您的佣金呢?公子爷您就心吧!我心里有数了,这件包在山在我的身上。”
金山在说这些话,绝不是因为那一层佣金,而是金山在打根上就是一个感的人,他为今晚天启皇帝能来看他,还坚持带他走,按照前约成全他和马秀兰的婚事的举动,很受感动。
“那好,这件事就拜托三掌柜你了,时辰不早了,本公子就不耽误你休息了。”
可刚刚走到门口的天启皇帝,又转身对金山在说道:“看我这脑子,来探病居然把送病人的礼物给忘记了,山在呀!说来,你跟着本公子时日虽然不长,但是,你为咱们隆昌确实出力不少。”
“这次更是为了咱们隆昌号,进了大牢,还受了皮肉之苦,这里有一个小物件,也还是值些银子的,你收下,就算是本公子给你的补偿吧!”
金山在本想推迟,可一不小心把小包袱给弄散了,从里面掉出一个金光闪闪的东西来,他定睛一看,竟是大号的一颗夜明珠,这份礼物当即把他给震撼住了,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等宝贝呀!顿时语气颤动的说道:“公子爷……您这个……这个礼物……实在是太贵重了,山在万万收受不起呀!”
说着,天启皇帝把包夜明珠的包袱重新包好,并塞到了金山在的手中,金山在捧着夜明珠的双手颤抖不已。
天启皇帝见状,拍了拍金山在的肩膀,安抚道:“收下,收下,让你收下你就收下,不打紧,就是一件小礼物,再说了,本公子是来探病的,探病哪有空着手来的呢!”
“收下,收下,这才哪到哪,等你和秀兰姑娘成亲的时候,本公子还有大礼相送呢!”说着,天启皇帝便转身开门径直离开。
金山在望着天启皇帝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那个包着夜明珠的包袱,冲着天启皇帝的背影大声说道:“山在我活了这么大,除了爹娘就是公子爷您待我最好,士为知己者死,今后我金山在就跟定公子爷了,水里火里,只要公子爷有吩咐,全凭公子爷一句话。”
昨天魏卫来探望金山在的事,早有下人报告给金山有了。金山有现在是不在怀疑这位公子爷的身份了,但是,急于出货的金山有眼下很是怀疑他的财力,在金山有看来,毕竟隆昌号刚刚才被查封。
另外,金山有还托人打听到,这位魏大公子,之所以没吃牢饭,没受皮肉之苦,全是因为他上上下下打点了十万两银子。
“老二呀!你说你们那个魏卫,想在离开前购进些紧俏的货物带走,挽回损失嘛!这个大哥我能理解。”
“可是,隆昌号刚刚被查封,他魏卫有交了十万两银子的罚款,现在他有提出买咱的货,不瞒你说,货你大哥我倒是有,他要多少,我就有多少,而且保质保量,但他现在能有这么多银子吗?咱们爷们做生意,可从来都是现款现货呀!”
为了打消金山有的顾虑,金山在便拿出了天启皇帝送给他的夜明珠,用此来证明天启皇帝的财力。
经过,天启皇帝和李岩、何可纲、卢象升的策一番筹划布置,又有金山在居中联系,再加上,金山有本就急于出货套现,这条引蛇出同的计策,最后才得以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