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故技重施(2)
罗汝才回到了张献忠的军中,张献忠虽然心有疑虑,但是也没为难他,只是对高迎祥的死感到可惜,对官兵的强大感到忧虑,最后听从罗汝才的建议兵进太行山。
罗汝才对张献忠言道:“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直隶、山西、河南、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八百余里,也是黄土高原的东部界线。”
“若我们在太行山区立住了脚跟,以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退可倚仗太行山脉固守待变。进向北可威胁北京和北直隶,向南可进入河南,逐鹿中原。”
“若还不能摆脱官军的追击,我们可以考虑再回到陕西,或是经汉中进入四川,凭地利之优与官军周旋。”罗汝才的这个提议,赢得了张献忠和大部分人的支持。
可当张献忠和罗汝才率部经过太行山通天峡的时候,突然之间遭遇明军围攻,顿时火炮齐鸣,农民军乱作一团。
张献忠被这突然的伏击打懵了,良久,张献忠像是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似的。大声质问一旁的罗汝才道:“狗日的,这些官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他们是怎么知道我们的行军路线的?你不是说官兵西进追赶其他兄弟去了吗?是不是你把他们带来的?我早觉得你小子有问题……”
罗汝才听张献忠如此一说,心里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但是,脸上还得装出一副含冤受屈的样子。罗汝才对张献忠缓缓说道:“大哥,怎么会是我呢?这肯定不是围攻我和闯王的那支官兵,绝对不是,大哥别冤枉我啊!别的不说,就凭我以前干的那些事,别人不知道,大哥你心里不清楚吗?朝廷饶谁也不能饶了我,你说是不是?”
张献忠听了罗汝才的话,觉得罗汝才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正如罗汝才自己说的那样,他罗汝才干的那些缺德事,别人不知道,他张献忠心里可有一本帐。想到这里,张献忠对罗汝才冷哼一声道:“你知道就好,给我带头往前冲,杀出去。”
罗汝才见张献忠瞪眼睛像是要吃人,可是,此时张献忠对他已有怀疑,他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他怕哪句话要是说的不好,一不小心漏了马脚。于是,在张献忠的监督下,罗汝才亲自带头冲锋。罗汝才冲锋在前,张献忠带兵紧随其后,希望一鼓作气冲出通天峡。
但是,随着流寇们的冲锋,冲入明军的火器射程之内后,越往前冲阻力就越大了。明军几轮射击过后,面对明军要命的火器,流寇们的士气越来越低落了。带头冲锋的罗汝才,身上也中了两枪,好在都没有打在要害上。中了两枪的罗汝才,正好有了停止冲锋的理由,中枪后罗汝才顺势往地上一躺,随后,没过多长时间,其他流寇也停止了冲锋。
“大哥,势头不妙啊!官兵势头太大了,照这样打下去,我们冲出去的希望不大呀!弄不好,兄弟们都得交代在这里了,大哥你看,兄弟们冲不动了。”说话的是孙可望,他是张献忠的心腹,是极少能完全取得张献忠信任的人之一。
张献忠闻言,环视战场形势,见战斗呈现一面倒的状态,流寇们向前冲锋,但冲着冲着就突然倒下了,连明军的面都没见到。
张献忠环视战场一周,没见到罗汝才的身影,便对身边虎吼着问道:“曹操呢?开战后,你们有谁见到罗汝才了?”
围绕在张献忠身边的人,都表示开战后,没有留意罗汝才的行踪。孙可望闻言答道:“大哥你不是让罗汝才带头冲锋吗?战斗开始后,负责冲锋打头阵的弟兄们,现在差不多都死完了,我看曹操也怕是凶多吉少了。”
“大哥我们投降吧!照眼下这个打法,我们一定是冲不出去的。先保住命再说,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大哥你说呢?”孙可望是张献忠的心腹,可以说是最懂张献忠心思的人之一,张献忠也对孙可望的为人十分了解,他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片刻后,张献忠会意了孙可望的意思,只见他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此次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张献忠对众人高喊,同时也是对伏击他们的明军高喊道:“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于是,流寇们纷纷放下了武器,停止了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抵抗。
战斗结束了,明军们纷纷走出掩体,开始打扫战场,当明军士兵们正忙着接收俘虏的时候,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明军士兵朝着张献忠和孙可望走去时,他二人忽然抓起了一旁地上的刀,一刀砍翻了一名明军士兵。随着一名明军士兵中刀倒地,跪在张献忠和孙可望身边的几十名流寇,都重新拾起了刀,一起向着一个方向冲杀。
过来受降的明军士兵没有防备,被突然变脸的流寇们,杀了一个措手不及。慌乱间,明军没有做出及时反应,眼见张献忠和孙可望率领几十名流寇,撕开了一道口子就要突围而出了。
“大哥快,兄弟们快随我冲出去,只要咱们闯过了今日这一关,日后跟着大哥,照样吃香的喝辣的,只要咱们……”孙可望的话还没说完,随着一阵枪响,孙可望便倒在了血泊中,倒下后的孙可望嘴还一张一张的,像是有话还没说完。
紧随孙可望之后冲锋的张献忠,也被燧发枪击中了右腿,一头栽倒了。当张献忠挣扎着站起来,准备再次冲锋时,他发现孙可望已经倒在了血泊中,原本跟随孙可望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弟兄,此时,已经全部倒在了明军的枪口之下。
当张献忠再次准备迈步逃跑时,才发现右腿只要稍微一用力,就会升起一股钻心的刺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