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李岩的话引深思 - 天启八年 - 一切如常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天启八年 >

第256章:李岩的话引深思

李岩见天启皇帝不说话了,于是继续说道:“陛下岩是个直脾气的人,既然今日说都说到这里了,那岩就斗胆直言觐见了,有冒犯天颜之处,臣李岩先请陛下恕罪。”

“陛下您在位前期,宠信魏忠贤,那魏忠贤目不识丁,净身入宫前,乃河北一混混,陛下宠信他,他却倚仗天子之威,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然陛下天纵英明,神武圣聪,最终还是察觉阉党之祸,并以雷霆万钧之势,剪除魏忠贤和客氏,一众阉党,使朝堂上下为之一新。”李岩打一巴掌,喂个甜枣的说道。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帝呢!要是一味的不给面子,皇帝大人在盛怒之下杀人,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应该说完全有这个可能。

李岩说完,立刻伏拜于地。

“起来,接着说。”

李岩闻言,先是缓缓地抬起头来,观察了一下天启皇帝此时的面部表情,见天启皇帝真没生气,胆子便又大了几分。

李岩站起身来,接着说道:“陛下,您灭了阉党之后,又大举推行新政,推广西学,造西洋火器,招募新兵,重用武将,大大提高了武将们的待遇和权力……”

“这些难道不应该吗?不造火器,练新兵,不重用有能力的武将,朕如何敢御驾亲征?朕如何能屡败建奴?”天启皇帝没等李岩把话说完,就赶紧为自己解释道。

李岩叹了口气道:“陛下做的这些都没错,件件事情都该做,也不得不做,但以陛下之英明,当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吧!”

“陛下,君主用人,首在制衡,可现在陛下您太过倚重于武人,治国之道要文武并重,岂可偏居一途!请陛下思之。”

“自从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读书人的力量不容小觑,否则,也就不会出现口诛笔伐这个词了,自从陛下重整朝纲以来,重武轻文,短期来看这倒是没什么,可是重武抑文时间要是久了,就恐怕会……”

“这么说吧!一个文臣对陛下的背叛,和一个武将对陛下的背叛,所造成的破坏程度,那绝对是是不一样的,所以,臣说只有文武并重才是御臣之道……”

李岩说的话,让天启皇帝细思极恐,因为,文臣历来不被我这个盗版的天启皇帝所重视,在我的心里,他们就是造反,也如同孙猴子,永远逃不出我这个如来佛的手掌心,而武将和军事力量,是我的心血,如果真的了“败血症”,对我的打击不言而喻。

“难道说,朕所做的一切都错了吗?”天启皇帝无力的问李岩道。

此时的天启皇帝,突然有一种困惑,他付出的那么多,不是为了他的个人享受,是想成就一个他心中理想的国度,但现在,天启皇帝突然发现自己的努力并不奏效,这种打击,突然让他感到无所适从。

李岩见天启皇帝在听完他的话后,一脸茫然的样子,于是,郑重道:“陛下,您这是说的什么话,岩实在不敢苟同,岩遍阅史书,发现还没有哪个帝王的中兴之心能如陛下这般坚定呢!还没有哪个帝王有陛下如此的魄力和手段,仅凭此两点岩便敢断言,后人的史书上,必定会有陛下您的一席之地,岩虽不才,但今后愿随明主,开一代中兴气象。”说着,李岩再次伏拜于地。

天启皇帝闻言后,苦笑了一下道:“中兴明主,朕是不敢想了,但愿借助李先生大才,助朕守住大明的江山社稷,让朕活着的时候,能对得起子孙后代,能对得起天下百姓,死落九泉,能跟大明的列祖列宗们,有个交代,朕就别无所求了,至于,朕是不是中兴明主,朕自己说了不算,爱卿说了一样不算,还是留给后世评说吧!恐怕是被嘲笑的一席之地吧!”

说完,天启皇帝叹了一口气道:“李先生,时辰不早了,你去休息吧!朕想独自呆一会。”听了李岩的话,天启皇帝的心情,此刻已是乱麻一团。

李岩此时也觉得,是自己刚刚的那段话,说的太重了,于是,对天启皇帝道:“陛下,还是我也不困,若陛下也无睡意的话,那岩再陪陛下一会吧!”

“唉!时辰不早了,李先生又是新婚燕尔,快回去吧!别让人家马大小姐等急了,再说,今夜又来了刺客,回去好好安抚安抚,不瞒你说,朕心里都被吓了一跳,更别说一位千金大小姐了。”

“哦!对了,李先生,明日别让夫人在来服侍朕了,再怎么说人家以前也是为千金小姐,现在更是你李先生的正妻呀!”李岩刚刚转身,天启皇帝提醒道。

李岩闻言,立即转身道:“陛下这是哪里话,她以前是千金小姐怎么了?她现在是我的夫人又怎么了,臣子服侍君父,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再说了,出门在外,陛下身边没有专人伺候起居饮食也是不方便,我们这些大男人倒想伺候陛下您呢!可是粗手粗脚的,总归没有女子心细。”

“臣也私下里,和何大人商量过此事,可商量来商量去,我二人想出的办法都不可行,最后,臣便同夫人商量,让她来,照顾陛下一路上的饮食起居。”

“陛下,您不必多想,往小了说,您是她们二姐妹的救命恩人,更是我李岩,及家父的救命恩人,往大了说,这要放在平时,她就是想伺候陛下您,恐怕也没有这个机会吧!您说是不是。”

朱由崧早上起来还没来得及洗漱,就被天启皇帝遇刺的消息给惊呆了,他顾不上个人的卫生问题,径直去找宋献策。

宋献策听了这个消息也很纳闷,但他可以肯定不是朱由崧派人所为,这里洛阳,是福王府的地界呀!如果天启皇帝,在洛阳出了意外,那头一个跑不了的人,就是福王父子,宋献策想再愚蠢的人都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