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关于翡翠的故事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金吾不禁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15章关于翡翠的故事

第515章关于翡翠的故事  阿不思很喜欢作弄西弗勒斯,西里斯越狱那一年的圣诞节,西弗勒斯也留在学校里“保护”哈利。

在餐桌上,阿不思用鞭炮变了一顶女巫尖顶帽出来,“送”给了西弗勒斯。

纳威的那个博格特太出名了,也让西弗勒斯的“男人风范”遭到了损害,为了挽回颜面那一年他可喜欢装模作样了。

也正是在那一年的圣诞宴会上,特里劳尼又作出了一个预言:如果十三个人一起吃饭,第一个站起来的人会最先死。

哈利和罗恩之中的一个最先站起来,他们俩都差点死了,哈利是阿瓦达索命咒,罗恩是中毒,那都是预言之后好几年之后的事了。

一个必死的预言被两个人分担,成了“差点”死了,这算是“走运”吗?

提起法国饥荒,波莫娜就想起了上次到爱尔兰旅行,在图书馆里看到的文献。

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英国获得了中国大量战争赔款,然而这笔不义之财并没有让英国真正发财。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新旧大陆之间开始了大规模的物种交流,原产于美洲的土豆于16世纪末的传入了欧洲。

一开始土豆并不被欧洲人接受,但是它产量高而且容易生长,比小麦的收成稳定得多,在17世纪中叶爱尔兰在全岛普及了土豆。

高产的土豆带来了人口增长,1760年爱尔兰人口是150万,而在1841年已经攀升至810万,“稳定的粮食供给才能人口增长”,没有那么多粮食人不会那么拼命生孩子。鉴于之前新大陆美国独立的教训,英格兰不允许爱尔兰拥有工业,爱尔兰全境以农业为主。

英国与中国鸦片贸易合法后,鸦片在英国国内泛滥的速度同样惊人。从正规的药店到酒馆杂货铺,买橄榄油的空档就能买到鸦片酊,只是和中国富人才抽得起“福寿膏”的观念不同,英国穷人才使用鸦片酊,它的价格极其低廉,鸦片是要高价卖给中国人的。

唐人街的中国水手在伦敦华埠落脚之后,洪门的人也来了,他们在伦敦开烟馆,和鸦片酊的药用价值不同,用烟馆吸食鸦片是纯精神作用。在维多利亚时代有很多作家都有吸食鸦片的习惯,甚至柯南道尔的小说里,著名的侦探福尔摩斯也有使用可卡因的记录。

在英格兰本土人吞云吐雾、醉生梦死的时候,1845年一种让土豆致病的真菌大面积蔓延,这种马铃薯晚疫病能让土豆快速腐烂。

不列颠三岛的气候潮湿多雨,适合真菌繁殖,不过在当时人们不知道它是什么问题,只是盲目地打起精神来继续种植,结果种一片死一片,不仅如此,连每家每户储备的土豆都被毁灭了,饥荒开始蔓延了,300多万人吃不上饭,爱尔兰瞬间饿殍满地,如同人间炼狱一样。

爱尔兰大饥荒也是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诱因之一。

为了赈济灾民,英国动用了黄金储备,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玉米和麦片,然而这些进口粮食并没有起到平衡粮价的作用,即便按照1便士一磅的价格进行销售,饥饿的爱尔兰人也根本买不起这些粮食。

当时英国议会中爱尔兰籍议员都是当地大地主,他们的收入极大程度依赖于领地内农民缴纳的组税,当饥荒导致收入锐减时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领民采取什么有效措施,用辉格党赈灾大臣的话来说“这场灾难是上帝给爱尔兰人的教训”。

在这类人的主导下,政府对缓解饥荒是放任的态度,甚至于英国人还整船整船地将爱尔兰的肉类和谷物运往英格兰,贫穷的爱尔兰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食物被运走,一他们没有钱,二他们没有枪,所以只能活活饿死。

相反因为大量的廉价粮食进入英伦三岛,本国的农业遭到了冲击,爱尔兰和英格兰农民挣不了钱了,他们转行去干别的,在大饥荒需要粮食赈灾的情况下。

廉价粮食的粮食没有替换土豆,反而因为爱尔兰土豆减产,土豆的价格飞涨。如果英国能买下爱尔兰土豆的话,那么爱尔兰人就有钱买廉价的粮食了,但英格兰人没有那么做。

经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运力是将国民财富和文明推向四面八方的强大杠杆之一,以铁路公司为首的重工业公司取代了蒸汽机和纺织机的轻工业,成了工业化进程的龙头。

关税和铁路是连体双胞胎,彼此相互支撑,关税提高了,运价就提高了,关税降低了,运价也就降低了。为了从国外运进粮食,英国降低了关税,那么铁路公司就受到了影响,一直上涨的铁路公司股票快速下跌,英国经融危机爆发了。

同时因为动用了黄金储备购买粮食,英国的经融系统随时可能崩溃,财政危机的爆发间接导致了救援措施的失措,英格兰人没有购买爱尔兰价格不断上涨的土豆。

面对这次危机英国成立了中央救济委员会,在爱尔兰西部和南部开放了76个粮仓,将粮食以成本价卖给爱尔兰人。

然而贫困人口数量太多,英格兰本土的农民减少粮食产量,粮仓里的储备粮根本不够那么多人吃。

随后财政部又拨款给教会和救济院,每次灾难到来都会有人展现人道精神,免费发放食物给灾民。

可惜各地教会和救济院容纳人数有限,只有10万人接受救济,另外还有200多万人没有饭吃。

1846年7月之后一直阻扰爱尔兰工业化的英国提出以工代劳的手段,搞一些公共工程,这样爱尔兰人就可以吃饱饭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又出现了。

第一,这些工程需要层层审批,拖拉的流程浪费了大量时间。

第二,爱尔兰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要从无到有修建公共工程投入资金太多,那是经历经融危机的英国政府根本承受不起的。

通过公共工程得到救济的爱尔兰人只有71万,另外还有150多万人处于严重饥饿状态,于是英格兰人尝试将爱尔兰人引入本土就业,结果这些饥民又是抢了本地人的工作,又破坏治安,在缺钱又缺粮食的情况下,爱尔兰监护委员会对爱尔兰地主下手了。

从17世纪中期开始,爱尔兰的土地几乎被英格兰地主霸占,多数大地主居住在英格兰。土地兼并严重使得大多数爱尔兰农民成为英国土地贵族的佃农,此外工业革命的成功让爱尔兰人在农业无助、工业无望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种植马铃薯存活。

大饥荒发生时怀孕的妇女晕倒在雪堆里,半裸的儿童裤脚着被赶到冰冷的野外,几个小时就会夺走他们的生命。

英格兰人则驾驶着闪亮的马车,看着那些极度贫困和半饥饿的人束手无策。

因为他们是来观光的,他们也只是普通人,他们只能目睹记录下那些历史。

在雪莱的记录里:都柏林的富人把穷人变成卑下的人,然后又埋怨他们的卑下,他们让穷人挨饿,但如果穷人偷了哪怕一块面包,就将他们绞死。

因为这些人的见闻,1847年英国修正了地平法,豁免部分佃农的地税,只从地主手里征收。

议员们的计划是让富人多出钱,让穷人少出钱,这样就有钱可以救灾了,然而在全国都在粮食歉收的情况下,地主也没有多余的钱交税了,收税官拼命地从地主身上搜刮钱财,这导致了土地租赁减少,大批拥有土地的地主破产了。

天灾面前自耕农、佃农、地主都是受害者,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赢了,但即便获得了战争赔款还是自伤元气,条约中赔偿的2100万银元真正到手的只有1800万不到,购买粮食后黄金储备从134万吨降到了93万吨,挣来的钱还没有亏出去的多。

作为胜利者、征服者,世界第一强国,怎么能接受外国的救济呢?

维多利亚女王自己捐了2000英镑接济灾民,奥斯曼土耳其苏丹捐款1万英镑援助,被女王拒绝了。

苏丹表面上同意了维多利亚女王的要求,暗地里却派了三艘装满食物的船只前往爱尔兰,皇家海军试图阻止这些船只前往爱尔兰,但土耳其税收不畏艰险,终于将3艘船的食物运到了都柏林附近。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英国政府组织爱尔兰人移民到其他殖民地。在1845年之前,爱尔兰移民美国的速度每年只有5000人左右,在大饥荒爆发之后,差不多要超过50万人来到新大陆,用中国的话来说,就是政府组织“逃荒”去了。

这一次饥荒直接导致接近100万人饿死,爱尔兰大饥荒也成为爱尔兰历史的分水岭,英国政府的不作为、援助不力也让爱尔兰人感到绝望和愤怒,他们一直不断发动着独立战争,虽然真正打起来英国未必会输,但爱尔兰人就是采用游击战,不让英格兰人过安静的生活,策划恐怖袭击迫使英国同意爱尔兰独立,在150年大饥荒周年后爱尔兰人还在向麻瓜首相问责。

第一次鸦片战争没让英国发财,反而失去了一个岛和上百万民众,留下的只有表面的风光。

新移民到达新大陆之后也混得很差,甚至不如黑人,他们只能从事危险的工作,比如修建铁路和码头装卸,自由女神像、横穿北美的铁路,美国铁路的每根枕木下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他们获得签证的同时被强制在参军报表上签字,或者签下卖身契成为“白奴”,他们甚至认为爱尔兰大饥荒是英国的一次有计划的人种灭绝,行径和纳粹屠杀犹太人,奥斯曼帝国灭绝亚美尼亚人如出一辙。

魔法部在那个时候没有管麻瓜政府的事,当时的魔法部长霍滕西亚·米里法特推行了很多法律法规,巫师自己有自己的生活要过,谁管麻瓜的死活。

西方巫师和东方巫师不一样,东方巫师是关心麻瓜生死的,对纯血主义者来说,麻瓜自相残杀死光了还剩得他们自己动手,食死徒就喜欢虐杀麻瓜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