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皇位之争 - 男人的世界你不懂 - 南华传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1章皇位之争

正是项尤雪一时的好奇心,结果却造成上千人半夜三更地做了刀下鬼。被杀的除武思锶和武思锪两兄弟外,还有他们的家眷和家人,甚至连门人食客也都无人幸免于难。

同时遭遇软禁的,还有常平公主武淳凤和他的家下人等。因为她是已故镐宗皇帝和神武女皇帝武宫婵的爱女,身份与众不同,所以范崇郑觉得绝不能轻意杀她。

次日一早,神都全面戒严,任何人不得私自上街走动。一场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政变正在紧罗密鼓地进行当中。

范崇郑连夜调动大军进驻珞阳,把守四门三宫。待大局已经定,范崇郑和朱愠卉两位权臣才双双入后宫面见栖凤公主李凰澜。范崇郑拜了三拜,奉命起身后,立即又再次拜倒向公主道贺。

李凰澜早就已经听到风声,这时却故意装作不明所以地道:“外公今儿这是怎么了,我早说过,没有外人的时候,自家人不必居礼。有什么话,外公只管起来说吧!”

“不!今时不同往日。”范崇郑坚持跪着说话。

李凰澜叹了口气,然后语气平淡地说:“好吧!既然外公执意要这样,本宫只得依您。”

朱愠卉抬头见到公主脸上神情,似乎对范崇郑接下来要说的话不抱多大希望,又或者她根本就不同意他们接下来的行动。

怪事!真是怪事。朱愠卉相信公主李凰澜绝对已经知道了京城局势的变化,并且已经猜到范崇郑要干什么。可是,任何人碰到这种事情,难道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

但是,看公主的神色,好像……

只听范崇郑正色道:“公主殿下!听老臣一言,请殿下即刻做好准备。老臣已经与多数朝臣约好,明日一早就向太后进表,恭请太后垂帘议立殿下为君。”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从范崇郑的嘴里讲出来,竟然听不出丝毫地犹疑。

“这……”此时的李凰澜听他亲口说了出来,一时竟然有点不知所措,募地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惊惧的神色。

朱愠卉抬头见到公主脸上的神情,知道她是过于担心万一夺位不成,后果定然不堪设想,跟着劝道:“殿下!如今的形式,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您可千万不能犹豫呀!”

在他想来,李凰澜还是太年轻了,尚不足以担当大任。不过这样正好,因为他们本来就想扶持个傀儡皇帝罢了。倘若这位公主真得像其祖母武宫婵那样,杀伐果决毫不犹疑,事情反而不好办了。

“殿下!”

范崇郑也注意到李凰澜的表情,赶紧说道:“您即位之后,小皇帝根本不足为虑,随便封他个什么亲王就行,只有长公主需要好好安抚。所幸,长公主此时已经被老臣软禁在府里,直到局势稳定之前,她都别想出来走动。”

“什么?你们已经把姑姑软禁了?”李凰澜颤声说道,声音中不但听不出丝毫兴奋,反而是满满的担忧。

“武家的能力决不仅仅是眼前的这两支卫军,你们可别忘了,远在边疆的武思钥手里还掌握着左右都卫和右卉卫的三十多万兵马,那些都是能征善战的兵士。”

“这个,我们自然都考虑过了。”

朱愠卉这个兵部尚书可不是吃干饭的,自然早就计算过,在他想来,只要栖凤公主顺利登极,到时自然可以号令天下。

不说天下兵马岂只百万,单说皇帝可以亲都的大军尚有左右卫、左右虎卫、左右鹰卫和左卉卫的七十万人马。届时武思钥的那点兵马自然不在话下。

况且神都已经戒严,任何军民人等皆不得进出。边疆遥远,等武思钥收到消息时,李凰澜早就已经登基多时,天下也已经奉她为尊。就算武思钥心里不服气,想要举兵造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眼下,范崇郑和朱愠卉的首要的任务就是让栖凤公主李凰澜及早登基,如此二人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哪个不听号令直接讨伐他就行。

“殿下,明天议定。后天,您就要登极称帝了。”

范崇郑直着上身,整了整衣冠,最后说道:“老臣在此恭请殿下做好准备,并衷心希望殿下能以先祖母神武皇帝为榜样,成为一代天骄。老臣再拜顿首!”

“二位卿家快快请起!”李凰澜听说后天就要登基,心下不免犯起了嘀咕,连忙叫二人起来。

她倒不是不想做皇帝,只是眼下还没有做好君临天下的准备罢了。比如什么事情要怎么处理,什么样的人该怎么任用等等。

而如果自己冒然登极,结果必定是像范崇郑和朱愠卉所希望得那样,大权旁落,任由父皇传下来的江山社稷分崩离析。

范崇郑言罢,与朱愠卉齐齐又俯伏在地,每人磕满了九个头后,方才尊照李凰澜的圣命站起身来。

朱愠卉扭头与范崇郑交换下眼色,跟着冲李凰澜道:“公主殿下如果没有事情吩咐,臣等先行告退。”

李凰澜听他们说要走,心里顿时松了口气,连忙冲二人摆了摆手,“既然二位卿家还有大事要办,就先回去吧!”

“臣等告退!”朱愠卉和范崇郑一齐拱手道,低着头弯着腰慢慢退了出去。

到了外面,两位权臣都长长地吐了口气。然后二人略微交换了下意见便一同出了宫,只待明天大事一了,后天大事一定,他们就真得权顷天下了。

虽然,栖凤公主李凰澜年纪较轻,但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心计。

等二人走后,李凰澜立即传出密旨,召来忠正耿直且又愿意拥立自己做皇帝的大臣商议,眼下这件大事该怎么处置。

这些大臣,自然一早就洞悉了朱愠卉和范崇郑他们想要篡位夺权的阴谋,同时也都在事发前做了一定的防范。只是令大家没想到是,范崇郑竟然会发动兵变。如此一来,大家所做的努力便起不到丝毫作用。

最终,大家讨论的结果则是,公主李凰澜暂时听命于范崇郑等人的安排,先登上帝位再说。因为,把李凰澜推上皇位对他们这些人而言,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即然有人愿意背上这个千古骂名,他们自然乐见其成。但是,大家同时又议定,在公主当上皇帝之后,一般的朝政便完全听凭范崇郑他们去处理。但是对于重大的军事指挥权的变更,必须在朝会上讨论后再决定。

如此,便不至于大权旁落,皇威不振。

公主李凰澜待群臣退出之后,借着给母亲问安的机会来到太后的寝宫,将这件事对着母亲说了。

这位皇太后就是李凰澜的亲生母亲,听了女儿的话后心里自然分外高兴。她可不像女儿那样心机复杂。

李凰澜见到母亲高兴的样子,也没有劝慰什么,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随后母女俩又商量了些登基前后的事宜后,李凰澜便告退出来。

身为皇室儿女,此时的李凰澜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身不由己的感觉。

次日一早,果然如范崇郑说得那样,朝中多数大臣都给皇太后上了奏章,建议废黜小皇帝,改立栖凤公主李凰澜为帝。

皇太后当即召准,并颁下懿旨废黜小皇帝李胆,贬至并州为安养王,同时改立栖凤公主李凰澜为新君,并责成其于次日登极。

尽管珞阳城已经完全戒严,任何人不得进出。但是,既然要换皇帝,自然不能瞒着在京的官宦、朝臣。因此,这件事很快便被城外的寻人小分队获悉。

程宗勖敏锐地感觉到,此次政变对急于要打探消息的小分队而言,无疑是个绝对的利好。便与郝尚智密秘商量,这件事可不可以利用起来。

他的意见是,如果小分队能够帮助常平公主武淳凤登上帝位,或者帮助被废的小皇帝李胆重新夺回皇位,那么届时只要这个皇帝下一道圣旨让全国的人都去寻找洪雁丽和商海颖,必定事半功倍。

“还是年轻人脑子好使,年轻人脑子好使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