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逍遥游(6)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为“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官吏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顺便提一嘴,《道德经》的销量在世界排名第一,已经在前几年超过了外国的那啥《圣经》。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这就是与老子有关的科普啦。
和《道德经》有关的放在以后科普。
接下来就要科普将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了。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
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庄子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庄子的作品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
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根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
《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这就是有关于庄子的科普啦。
(完了完了,怎么距离1000字还有这么多的距离呀?
看来本作者只能再科普一点其他的了。)
扯完了这么多,接下来我再来科普一点实践道家思想的方法吧。
第一,需要培养内心的宁静。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时间进行冥想,放松和反思。
以此来达到内心中的平静。
第二,需要尊重自然。
关注环境保护,倡导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废物利用,健康你我他。
第三,需要学会宽容。
对待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保持宽容和理解,以此来避免过度批判和争吵。
第四,需要追求精神满足。
不过分追求物质财富,注重培养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
第五,需要保持独立思考。
不盲目跟从潮流和大众观点,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第六,需要放下执念。
不执着于功名利禄和物质享受,学会放下,减轻心理负担。
第七,需要与人为善。
以友善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分界线:::
有5星好评,求用爱发电。
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