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何必计较
——这几天我遇到了一些麻烦事,心情很不好,想起了自己过往遭遇的人生坎坷,为了获得心理平衡,就找了很多名言警句,来劝说安慰自己。下面就是我的感悟,以及找到的文章的集锦。
……………………
人啊,钱挣太多了也没啥意义,够花的就行。吃穿住行养家糊口够了不就行啦!太多的钱不就是个符号,只是躺在银行账户上,让人心里得到一个空虚的欣慰吗?
如果人活着一直动脑筋下力气干活,一直不停地忙活挣钱,一直到死都没有停歇,那么这辈子过得还有啥意思?
所以呢,该享受就得享受,该休息就得休息,该娱乐就得娱乐啊!
……………………
毕竟人不是机器,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啊!但是说穿了,也就是一种动物而已。如果说到底,人类与动物的欲求,其实也没有多大区别。
比如人类的争权夺利,就像猴子们争夺猴王的地位罢了。人类的拼命挣钱,欲壑难填,也不过就是动物的积攒食物罢了。古语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者并列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本质上就是完全一样的。
我认为,人们现在忙忙碌碌拼命奋斗,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受了社会的影响,看着别人都这样做,自己如果不这样做,好像就是另类似的。
……………………
实际上,生活慢一些,淡泊名利一些,把那些无谓的追求停下来,才是对人更有益的。何必这样急急忙忙地奔波呢?你节省下来的时间,又用它干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
如果你攒下了很多钱,到死的时候都没有花光,在你一闭眼之后,还有意义吗?当然很多人会想着,这些钱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当然是有用处的。
殊不知,给孩子留下太多的钱,恰恰是害了自己的孩子啊!那些堕落了的富二代,不就是因为老人挣了钱,自己不需要工作,无所事事,才更可能花天酒地,到处去惹是生非吗?
人们啊,不要老是计较钱,算计钱了。蜂采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英年早逝的同事,我们的关系曾经很友好。
他从参加工作起就当班主任,每天辛辛苦苦地上班,早晨五点多就到校查学生的早读,晚上十点多还去宿舍查学生的晚休纪律,几乎每天回到家都快11点了。
因为工作勤勉,后来他被提拔当了学校中层领导。从此之后,他就更是成天摽在单位里,真是以校为家了。
结果当上领导三年之后,他就查出得了一种罕见的绝症,住院半年多就去世了。他才活了43岁!在如今平均寿命都接近八十岁的时代,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啊!
很多人认为他就是被活活累死了。如果他不当那个小官,就算依旧逃不过那个怪病,也许他多活个三五年是没问题的。
他倒是也攒下了汽车洋房,可惜死后不久,老婆就再嫁了。最终他混下的一切家产,不就全是给“孩子他叔”混的吗?
……………………
我还记得某一年,我们俩一块爬泰山,我捡了一块泰山石。
那块石头不大,也就是两个拳头大小,但上面有个挺好的花纹,很像一个“大”字,关键是顶上花纹露头的地方很圆,所以很像一个人的样子,合起来就有了“大人”的含义。
他很喜欢这块石头,就跟我要。因为中午他请我吃了野獾肉,所以我不好拒绝,就忍痛割爱,假作慷慨地送给他了。
回到学校里之后,他对这块石头简直爱不释手,后来就放在他身后的窗台上,似乎可以用来保佑他成为一个大人物似的。
……………………
此后因为他当了中层领导,就不跟我待在一个办公室里了。他搬到了级部主任办公室。搬东西的时候比较忙乱,他居然把那块石头忘在了窗台上,好多天没有来拿。
我觉得这块石头本来就是我捡的,现在既然他遗弃在这里不要了,理所当然就应该归我了。我就把这块石头拿到了我家里。
半个多月之后,他竟然又想起了这块石头!他去我的办公室里找,却没有找到。我当时没在办公室里,他打听了别人,知道是我拿走了,居然当场拿出手机,打电话跟我要这块石头!
……………………
如果他好好说话,就这点儿小事,也不至于伤了我的心。关键是他的口气很不善,就好像我偷了他的东西似的,为了一块小石头,多年的友情也不顾了,居然胡咋呼什么:
“小高,你这人的人品咋这样呢?一个东西,该是谁就是谁的,你怎么能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呢?你给我把那块奇石乖乖地送回来!”
……………………
这话听在别人耳朵里,我可不就成了一个小偷吗?好家伙,他竟然忘了这块石头本来就是我捡到的,是我送给他的了!
我当时就在心里喟叹:
这算是个什么人啊!一个提拔当了学校中层领导的人,居然还这么在乎一块小石头!他对财物的占有欲是多么强!他的人生态度是多么斤斤计较啊!
我迫不得已,慑于他的淫威,只好委曲求全,把那块石头给他送了去。他也就老实不客气地收下了,并没有对我假以辞色,谦让一句话。
当时我真是颜面尽失啊!办公室里的同事提起此事,都哈哈地笑个不停。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
可是谁能料到,三年之后,他就驾鹤西去,成了古人。
我有时候就想起那块石头……那块天然地刻画着一个“大人”的石头啊,保佑他成了“大人”吗?
现在那块石头,在哪里呢?归谁拥有了呢?……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那么它现在是谁的了呢?
……………………
本来我们之间是很友好的。可就是因为这么一块小石头,我们之间的友谊就有了裂痕。
何况他当了领导,眼睛就长到额头上去,更看不起我了。此后我们就渐行渐远,很少交往了。
可是我是一个念旧的人,并不想跟别人撕破脸。在他住院治疗期间,我居然还给他先后捐款三次,合计达一千元呢!
在他猝然辞世之后,我还写了一首小诗,很矫情地怀念了一下他,甚至歌颂了我们之间的“友情”。唉,看来,我也是一个很虚伪的人啊!
那首小诗,后来还收录在了我的诗集《自由诗神》里,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