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英年早逝? - 浮生云烟梦 - 白开水先森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浮生云烟梦 >

第25章英年早逝?

华灯初上时,临安城少了几分白日的喧嚣,多了几分夜间的繁华。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穿过繁华的大街,往来的行人见到那豪华的车驾纷纷避让低头,生怕惊扰车驾中人。待到队伍渐行渐远,人们才开始低声议论,不知这几日平王府发生了什么。不单是异国使者来访,就连国主也来了。

平王府客厅主座之上,一名相貌威严的中年男子正端坐着,此人便是华沙国国主李承宣。即便已经年过半百,他却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的眸光似剑,虎目中自有一股慑人的气势。他的手指轻轻敲击在桌椅的扶手之上,滴答之声敲击在众人心中,忐忑不安。

“起来吧。”李承宣淡淡开口,声音不大,却让人生不起半丝反抗之意。他的脸色平静,给人一种不苟言笑的感觉。他的目光扫向厅堂中的李平生,紧绷的面部肌肉微微一松,露出一丝不自然的微笑,“平生,你过来。”

“是,父王。”李平生应道,却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躬身走到李承宣身前。

目光在李平生身上扫视,李承宣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愧是朕的好儿子,果然有朕当年的风范,哈哈哈!朕这么多年忙于朝政,倒是有些冷落你了,这么多年,我们父子间倒是没有怎么聊过,不知你心中对朕可曾有过埋怨?”李承宣笑声豪迈,却是话中有话。

李平生眼中的厌恶一闪而逝,多年来李承宣几乎没有正眼看过他,如果这次不是要利用他,估计李承宣并不会出现在这里。只是对于李承宣的亲临他还是有些意外,因为他大可让身边的宦官带着懿旨而来。

李平生面色一惊,慌忙跪地,“儿臣不敢,父王多年来一直为国事操劳,儿臣岂敢因为个人私情耽误国家大事。儿臣只恨绠短汲深,无法为父王分忧。”

“嗯,起来吧,朕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怪自己对你的关心太少,是我对你亏欠太多啊。”李承宣说完微微叹了一口气,抬手向门外宦官示意。

几名下人挑着担子,其中有闪着珠光宝气的各类珠宝首饰,有一条条泛着金光的黄金,也有质地上乘的绫罗绸缎。担子里闪烁的光华顿时让厅内更亮了几分。

“这么多年来,你肯定也受了不少苦,都是朕的过错,这些你且先收下,当做是朕这么多年对你的一点小小的补偿。”李承宣一脸愧疚地说道。

“父王言重了,父王日理万机,为国事操劳这是应该的,反观儿臣虽然身为华沙国的一员,却不能为父王与这国家出一份力,只是日日碌碌无为,受之有愧啊。”李平生低着头,一脸愧色。

“你有这份为国之心朕很欣慰,你是华沙国的一员,华沙国需要你的力量。”李承宣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欣慰地说道。

“谢父王。只要父王需要,儿臣定为我华沙国赴汤蹈火”李平生随即跪地叩谢。

“嗯。”李承宣点头应了一声,随后又淡淡说道:“我父子两人多年未聚,今夜便秉烛夜谈,畅谈心事。”

“多谢父王,儿臣心中早有万千言语,只恨无处诉说,今夜便要与父王抵足谈心。”李平生面露喜色,

“哈哈哈,好,先让我们父子俩好好把酒言欢。”李承宣搂着李平生的肩膀,此刻的他们似乎不是出身皇族,反而像是市井中的普通父子,一副父慈子孝的和睦场景。

。。。

武王府内,诸葛徐姜正和武王李巍武交谈着。

“武王就不怕国主今日之行有变?”诸葛先生笑着问道。

“先生既然笑的出来心中想必便有了答案。”武王镇定自若道。

“哈哈哈,国主若是真的对平王另眼相看,想必也不会时至今日才前往平王府了。不过国主倒是对武王十分器重啊,武王当日只是简单一提,国主便毫不犹豫得采纳了武王的意见,想必日后在这国君之位非武王莫属了啊。”诸葛先生说道。

“父王虽然还未退位,但已经将权利给予我不少,三日后的封袭大典我将代替父王发言,想必此番作为,在场大臣心中自然有数了。”武王嘴角露出一抹微笑,傲然道。

“如此便恭喜武王了,如今我华沙国虽然表面平静,但各处暗流涌动。自从五十年前仙门开启之后,整个大陆风云变幻,暗中似乎有人在推动局势的发展,前路一片朦胧啊。不过若是武王即位,想必定能使我华沙国安定繁荣,在这乱世之中谋得一处安稳的席位啊。”诸葛先生脸上露出笑容,随后又变得忧心起来。

“有先生相助,一切皆有可能,哈哈。”武王笑道。

...

翌日,夕阳的余晖洒在屋顶的琉璃瓦之上,将平王府照耀得熠熠生辉,往日平静地王府仿佛重新焕发了生机,生机勃勃。平王府内,李平生端坐在主座之上,下首则是谢先生等人。

“恭喜殿下,能得陛下欢心,看来殿下不久之后便要时来运转了啊。”谢先生笑着说道。

“先生别在打趣小子了,这一切不都在先生的预料之中吗。”李平生苦笑着说道。

“哈哈哈。”谢先生轻笑几声之后又问道:“可有其他收获?”

“父王亲自邀请我前往两日后的封袭大典,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李平生脸上带着笑意。

“殿下对这封袭大典有何看法?”谢夫子问道。

“封袭大典不过是每年例行政绩考查,对文武百官论功行赏的仪式罢了,随后父王还会与国师一同前往邀月台求雨,期盼我华沙国风调雨顺,社稷平安。”李平生淡淡说道。

“不错,但此次封袭大典却不只如此。”

“夫子此话怎讲?”李平生疑惑问道。

“大陆局势动荡,恰逢此次异国使者前来,相信此次大典非比寻常,规模会是历来最为庞大的。而且大皇子极有可能在大典上被册封为太子,他也会凭此机会崭露头角,赢得众臣支持,为日后继位打下根基。”

“哎。”听到此处,李平生幽幽一叹,想到武王如日中天的态势,再想到自己即将远离这华沙国的中心,心中不由得失落起来。

“公子莫要妄自菲薄,此次也是公子崭露头角的机会。”谢先生微微一笑。

“此话怎讲?”李平生微微一怔。

谢先生露出神秘的微笑,若有若无地看了白小七一眼,随后看着李平生说道:“公子想必这么多年卧薪尝胆,倘若胸中若无点墨,只怕也无法与你那远大的志向匹配吧?”

“先生应该知道,封袭大典分为文试和武试。即便那文试我尚有一争之力,可那武试却是无能为力啊。武试也有文试与武试。文试主要考校兵法之道,而兵家之法向来只掌握在各大将门之中,不轻易外泄,我也是一窍不通。而武试另一部分又分为个人武考与团队武考。我手中无兵,又从未修习排兵布阵之道,根本无从下手。况且我...哎!”李平生说完,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脸上露出苦涩。

“哈哈哈!”谢先生拂须长笑,拍了拍李平生的肩头,把脸贴在他的面前,眼神锐利如刀,声音低沉如蚊呐:“公子这隐疾只怕早已潜伏多年了吧?”

李平生瞳孔骤然一缩,身子猛然站了起来,“先生如何得知?”

谢先生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并没有回答。摊手做一个请的手势,李平生一脸则是疑惑的看着他。

“小七,你来。”谢先生转头看向一旁站立着的白小七。

“好的先生。”白小七应声走到李平生的面前。

“公子。”白小七朝着李平生行了一礼,伸出左掌说道:“还请公子伸手。”

李平生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伸出右手,放在白小七的掌心。白小七则是伸出右手食指与中指,搭在李平生的手腕处。

“哦?小七兄弟还懂得医术?”李平生眼睛一亮。

“公子有所不知,我在上靖城的医馆便是小七所开的,我和苏苏在这方面也是小七所教授?”一旁的凌修远笑着插口说道。

“还有此事?”李平生脸上惊喜之色更浓,暗道不愧是谢先生的弟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