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摄政长公主和瘸腿阴暗谋士(28)
金銮殿
第二日早朝,因为昨晚皇上驾崩,长安所有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来到了金銮殿,等待最后的胜利者。
然而就在这时,众人突然发现宋乔正牵着一个孩子走过来。
那孩子看上去只有五六岁,长得十分可爱,眼神之中有些懵懂和茫然。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孩子竟然是当今圣上最小的三皇子宋天然!
在场的大臣们纷纷露出惊愕之色,他们实在想
“三皇子?还有荣乐公主?”
“这是怎么回事?”
“端王和秦王呢?”
宋乔把宋天然送到了皇位上坐下,她坐到旁边早就准备好的位置上,向旁边的李公公递了一个眼神。
顾朔不愧是早已经历过一次权利更迭的人,对李公公的软肋知道的一清二楚,再许以利益,在皇上生前,也许还要纠结一番,但在皇上死后,便再无顾忌。
李公公走上前,恭敬地将早已准备好的诏书双手捧起,然后慢慢展开。
他清了清嗓子,用尖细而庄重的声音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众位大臣不管心中有各种疑虑,都纷纷跪地,低头聆听着诏书的内容。
“端王宋天络和秦王宋天珉狼子野心,妄图谋反,端王宋天络在争斗中命丧黄泉,幸得荣乐公主深明大义,挺身而出,阻止了秦王宋天珉,朕痛心疾首……”
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李公公宣读诏书。他们的脸上露出惊讶、疑惑或忧虑的神情,但没有人敢发出一丝声响。
“……故传位于三皇子宋天然,封荣乐公主宋乔为摄政长公主,辅佐朝政。钦此!”
读完最后一句话,李公公轻轻合上诏书,将它小心地收起来。
只见朝堂之上,有一位御史突然站了出来,脸上带着愤怒之色,大声说道:“这绝对不可能!陛下怎么可能下达如此荒谬的圣旨?
先帝有两位成年皇子,即使端王不幸去世,还有秦王在呢。怎能将皇位传给一个尚未满六岁的小儿?君弱臣强,难道说荣乐公主她竟然妄图效仿前朝的太平公主,牝鸡司晨,以女子之身干预朝政,扰乱国家纲纪吗?”
他的话语充满了质疑和不满,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着,让在场众人纷纷变色。
宋乔毫不示弱地说道:“端王和秦王谋反,难道这位大人想要一个不忠不孝之徒坐在皇位上吗?这是父皇亲笔写下的圣旨,尔等也敢质疑,莫不是要造反吗?”
刚刚那名说话的御史继续说道:“秦王谋反,可有证据?难道仅凭荣乐公主一人所言?我们要见秦王。”
宋乔也没有阻拦,“传秦王宋天珉。”
宋天珉昨晚经过那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以后,一夜未眠,现在又被叫到金銮殿上来,知道定是有大臣质疑宋乔,说不定还有机会。
宋乔见宋天珉来了,没给他反应的时间,直接问道:“宋天珉,端王昨晚是否谋反?”
“是。”
宋天珉下意识回答道。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宋乔:“昨夜,是否是你亲手杀死了端王?”
宋天珉否认道:“当然不是,宋天络是畏罪自杀。”
他可不想弑兄夺位的恶名背在他身上。
宋乔:“端王造反的时候,秦王是否躲在一旁,等着黄雀在后?”
宋天珉:“当然不是,昨夜端王畏罪自尽后,我的好皇姐却在此时带了一队人马过来,不由分说就带着人将本王的人都抓了起来。”
宋乔:“若是当真如此,父皇又怎么会亲笔写下诏书,传位于三皇子宋天然,令本公主辅政呢?自然是因为秦王宋天珉大逆不道,让父皇心痛不已,宁可选择幼帝,也不愿选择秦王登基。
列位臣工,圣旨在此,还请诸位上前查验。”
一位翰林院的大学士大着胆子拿过李公公手中的圣旨,仔细检查了起来,周围有几个翰林院的大人也围了过来。
你们查得仔细点,才能证明她的清白。
“这确实是皇上的笔迹,你们快看啊。”
“居然真的是陛下的笔迹!”
那当然,他也就这点价值了。
“行文流畅,笔迹清晰,笔力较弱,应该是这些天生病的原因,似乎并没有多少被胁迫的痕迹。”
当皇帝的,心理素质就是不一般。
宋乔这要好好感谢父皇,没有在这一条留下过多的破绽。
“这……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这是真的圣旨?”
“就算陛下传位于三皇子,可那三皇子年幼,如何能处理这天下之事?因此,应当在朝中选择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来辅佐三皇子,如此才是正道。然而如今却让荣乐公主摄政,实在是荒谬至极!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当政的道理?牝鸡司晨,乱象之始啊。”
本来也不想把这朝堂杀得人头滚滚,看来不用点特殊手段还是不行。
有些人就是得来点硬的,来软的他们听不懂。
宋乔站起身,走到刚刚说话的那位大臣身前,拔出旁边禁卫军腰间佩戴的剑,直接刺入那人的心脏,“谁还有异议?”
剑被拔出,那人应声而倒,众位大臣吓了一跳,都没再敢说话。
宋乔环视四周,又问了一遍,“谁还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