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天不绝人
绍余城外,追杀而来的修士已经排列整齐,没有天幕阵图的禁制大阵根本挡不住姜国阵营的进攻。城里群龙无首,所有人乱的像乌合之众。 金剪刀法宝在信菊的操纵下金灿灿的,后面站着的众多修士给人带来的压迫远超过这法宝的威压。
淡蓝色的天幕阵依旧发挥着它保护城池的作用,绍余城内部的一部分人员已经开始慌不择路地向后撤退。
金剪刀一次比一次冲击力更大,大阵上已经龟裂出更多的裂纹。姜国阵营的修士们正准备磨刀霍霍冲进城来。
腾飞、信菊、信梅、栾飞四人立成一排,等待着破城之后的厮杀,现在楚国阵营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出手的人物了。
五次冲刺之后,没有天幕阵图当阵眼的天幕阵轰然碎裂,这座众人花了大心思建造的绍余城不设防地暴露在了姜国修士面前。由于城墙过于高大,凡人士兵和养气期的修士仍旧无法飞越城墙进去,只能选择用传统的攻城方式打门。而高阶的修士则御空直接飞进去与里面的修士厮杀。
现在的绍余城就像是老鹰捕食,楚国修士除了跑,都没有别的选择,抵抗只不过是死的更慢一些而已。
黄小仙凝聚了所有力量,金丹都失去了光泽。飞剑化为一条长长的黄龙,在空中冲击着进犯的姜国修士。黄小仙要把所有仇恨的怒火的发泄出去,那些遇到黄龙的修士全都是一触即死,伤口非常齐整。
栾飞看黄小仙一个人还敢这么肆无忌惮,从空中落下,取出一把黑色陌刀。细长的陌刀从刀身到刀口都没有溢出一丝灵气,看样子栾飞对灵力的收放控制的很好。
黑色陌刀化成了一条黑蛟,腾空而出和黄龙进行着缠斗,它们相互撕咬,掉落的鳞片化为了灵气散在了空中。
栾飞没想到一个金丹初期的小子,灵力竟然这么足,功法和法宝还如此霸道。他放出一条碧眼红纹蛇,偷袭黄小仙。
这碧眼红纹蛇是一种毒蛇,成年蛇咬到修士的话,蛇毒会慢慢消融修士的灵力,直至灵气散尽,变成废人,十分歹毒。
一个措手不及,黄小仙被这毒蛇咬中了胳膊,他丝毫不顾及自己的伤势,取了一把小刀将毒蛇劈成两段。
栾飞知道自己得手了,只要继续消耗,对方肯定会灵力不济,现在只要拖时间就够了。
黄小仙感到那些游走在身体上的蛇毒就像魔鬼在吮吸着自己的灵气,运功的双手感觉越来越沉重了。他一狠心,用小刀在蛇咬过的地方剜去了一块肉。
受到蛇毒的影响小了许多,黄小仙全部的灵气都聚集到黄龙身上,准备来个速战速决。那黄龙双目亮起金光,气势上一下就压倒了黑蛟,在栾飞来不及反应的刹那,就把黑蛟咬成了两段。
本命法宝被破,栾飞自身也受到重创,他没想到金丹初期的小子竟然可以打败自己。
信菊没想到栾飞这么不堪,也参与进来,准备收割了黄小仙的性命。
金剪刀化为索命利器,在信菊的运作下,直插黄小仙的咽喉。黄色巨龙飞回抵挡,被金剪刀打回了剑的原型。信菊将法宝在空中回荡了一圈,再杀回来,这次黄小仙避无可避!
就在其他人不敢睁眼看的时候,一只光手牢牢地抓住金剪刀。空中的苍鹤真人用光手把金剪刀法宝捏成了一团,再也无法用来进攻了。
“苍鹤老贼,你到底是来了!”腾飞负着双手,一点慌乱之色都没有。
“逆徒,我说笔鹤一向老成,怎么这么急不可耐就要动手,原来是你在背后暗中挑唆。练出这样的分身,你也算是我门下最出众的了。”
“不必多言,若是没有准备,怎么能将根深蒂固的苍鹤派连根拔起呢?”
“我今日就让你死个彻彻底底!”苍鹤真人虽然伤势没有完全恢复,但是收拾在场的这些人还是轻而易举的。
楚国修士见援军已到,那些受伤的修士都默默向后撤退。
来自绍郡的四派弟子都在有序撤退,这次损失了所有高层,弟子们都不知怎么是好,准备回门派再寻出路了,甚至有的门派弟子准备浪荡江湖,当个散修了。
黄小仙和雪晴这些人已经灵力枯竭了,这时有了后续援军,他们也不用苦苦支撑了。
……
还在皇城的古月满心欢喜地数着自己收来的物品。
“有了这些,相信绍余城一定能更上一层楼的。”古月心里想着。
“你买了这么多东西,是准备要走了吗?”易大师问道。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易大师,感谢你这么久以来的照顾。我从哪里来,还是要回哪里去,皇城我将来还会再来的。”
“嗯,也好,就是想吃你小子做的饭就难咯!”
“不如这样,我再给您做一桌菜,就当是践行饭了。”古月觉得自己确实应该为易大师做些什么。
这一天,易大师吃的很开心。
“对了,你上次那些蛤蟆尸体我已经做成掩盖气息的法宝送给一位好友了,他是个炼丹师,看到这蛤蟆皮制成的法宝,就猜测可能有妖丹。这妖丹是炼制结丹的丹药的主材,他倒是有心收购,不知道你想不想出手?”
古月沉思了一小会儿,开口道:“那便多谢大师引导了,就今晚吧!明天我就要走了。”
夜里,穿过十几条小巷,易大师带古月来到了苍鹤派的一处小院,外面是一些把守的苍鹤派弟子。
看到易大师带人前来,这些弟子立马分成两列,放他们进去。
“诶呀,老易啊,你终于来了,这就是一直长住在你那里的黄小友吗?”
“正是,进屋说吧!”易大师的回答非常干脆。
到了屋里坐定,古月发现空气中飘满了药香。
“黄小友,这蛤蟆的金丹你可曾带来?”
古月从储物袋中取出一粒,拿给炼丹师。
炼丹师拿起妖丹闻了闻:“不错,正是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