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想来上课
我们都想来上课
炸鸡、饭菜、饮料、啤酒、水果……
贫民窟的居民们排成队伍,热情地将这些食物送上,以此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在夏国人推辞之际,他们更加热情地伸出手,越过安保人员,嘴里不断喊着“杜夏友谊长存”,只希望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能尝一口他们的食物。
穷人的一块面包往往比富人的一块牛排更能打动人心,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块面包对穷人来说是珍贵的东西。将自己珍贵的东西与人分享,这是真正的慷慨与真诚。
面对这份真诚,一位夏国的工程师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他走上前,拨开安保人员阻拦的手,从一位居民手中接过一块炸鸡,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咬了一口。
食物的香气在他的味蕾上绽放开来。他慢慢地咽下后,擡起头来,向众人竖起大拇指,露出灿烂的笑容:“好吃,非常好吃!”
柳莘莘翻译了这句话后,大家都高兴地跳起了杜曼的传统舞蹈。
热情与快乐是具有感染力的。看到杜曼人跳舞,几个来自夏国的人也跟着起舞。
在愉快的氛围中,安装工作结束了。第二天,卡丽和贝瑞被接了过来,希望制衣厂的教学正式开始了。
仓库被划分成了裁剪区、缝纫区、锁边区、手工绣花区、食堂、休息区、办公室和教学区。
用最简单的隔板分隔出区域后,属于贫民窟的缝纫课开课了。
来上课的几乎都是女性,只有一个男性。大家直接坐在铺了毯子的地上,认真地听着卡丽的讲解。
柳莘莘也在一旁听着,很快,她就发现了问题。
受过教育与未受过教育的人在学习能力上确实有显著的差异。
比如一些东西她一听就懂,而那些从未上过学的人听起来却很吃力。
她不由得想起自己初中时的一个物理老师曾说过的话:读书是培养逻辑的过程。
受教育与否确实有很大的差别。
她又思考起夏国改革开放时的情况,突然意识到这里面有许多被自己忽视的地方。
夏国改革开放时,尽管工业不发达,但至少产业链是完整的。而且夏国在改革开放前就很注重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工人。改革开放后,这些条件使得改革水到渠成,因此创造了人类工业史上的奇迹。
但杜曼没有这样的条件。
看着来上课的人们,柳莘莘陷入了沉思。
是不是应该在仓库再办个夜校?当然,教育是费时、费力的事。但如果这个厂子能做起来,让产业工人能识字、能算清楚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懂得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对于未来产业的扩张还是很有帮助的。
她把大梨和小梨叫出来,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只是学一些基础的东西应该很快吧?”小梨说道:“我们可以请一个老师过来,也不用多厉害的那种,就教教认字、最简单的数学。”
“问题是……”大梨摇头道,“他们愿意学吗?”
“应该愿意吧。”柳莘莘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我那个奇葩妈妈拼命努力,就是想让我弟弟上学。这说明他们也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人出人头地。”
“我们可以试试。”大梨觉得有道理,“反正请个老师也不用多少钱。如果不行再说。”
“好!”柳莘莘说道:“晚上的课也可以多招些人,只要我们能做出来,提前多培养一些人也是好的。”
“我们的摊子越来越大了。”小梨笑了起来,“不瞒你们说,我还幻想过这里将来会变干净,建起高楼大厦或者成为一个产业园区呢。”
“我也想过。”大梨摸着后脑勺哈哈笑了起来,“不过嘛,人总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顿了一下又道:“学习的事情先放一边,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教会他们讲卫生这件事。”
他收起笑容,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这是很重要的事。这边的条件本来就差,要是再不讲卫生很容易爆发传染病。而且我们做出去的产品如果携带了一些不好的东西也会影响口碑啊。”
柳莘莘一拍自己的脑门,“您说得对。我的这些同胞在这方面还有得学,我得先纠正他们的那些坏习惯。”
时间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了。随着工人们逐渐上手,视频也是越来越火爆。
这在平t台方看来很不可思议。正常来说,一个视频爆火后,后面追看总是会降低的。但大梨小梨的视频播放量不但不降,反而是一个比一个高。
“咱们同胞对于发家致富的执念真是深入骨髓啊。”夏克尔的ceo杨明放下手中的平板,看了看曲一鸣,沉思片刻后,“新手做的东西次品率肯定很高,是达不到我们的标准的。不过我们可以派一些技术指导过去。”
他手指在桌面轻轻一弹,“卡丽与贝瑞的手艺是不错,但到底还是有些过时了。如果他们想把厂子做起来,哪怕只是承接我国一些杂牌小订单,以当前的技术还是不行的。这样吧,派三个技术顾问过去,你也再过去一趟,帮着把把关。”
他说着又看了一眼平板上柳莘莘的脸,笑了起来,“这个年轻人有野心,跟年轻时的我真像啊。”
“是的,我也觉得柳莘莘非常有进取心。说真的,她要真能把厂开起来,技术上能达到标准的话,她那儿还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话不用说得太明白,在场的都懂。
他们的产品价格是亲民,但那只是对于夏国人来说而已。如果想打开落后地区的市场,还是要在本土开厂,这样才能把价格打下来。不然就靠进口的话,还真的很难打开局面呢。
大梨小梨很快就接到了曲一鸣这边的通知。得知有夏国的技术指导过来,柳莘莘高兴坏了。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工厂里的人,大家也是一阵欢呼。
夏国在他们眼里代表的就是专业、先进。有夏国的人过来指导,他们一定能进步得更快。
十天后,夏国的技术指导到了。一看他们的手艺,便立刻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卡丽与贝瑞都是老手,一听夏国老师的讲解,立刻就明白问题出在哪了。
不愧是大国,哪怕就是做衣服这样简单的事,都比他们厉害多了。
希望制衣厂请了外国大师傅的消息传开了。
贫民窟好多人跑来看热闹,有那上进的、心思灵活的,看着这架势,忙去找柳莘莘,问她自己能不能来听课。
柳莘莘当然欢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