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招工了 -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 - 柳二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又招工了

又招工了

吃过接风宴,第二天休息了半天后,下午孟凡就带着团队对工厂附近开始实地考察了。

“柳莘莘小姐,说真的,跟你对话,我真的有种在跟自己同胞对话的感觉。”孟凡听着柳莘莘的翻译,“好多专用名词你都能翻译过来,你应该看了不少资料吧。”

“是的。”柳莘莘脸都没红下,满嘴跑着火车,“我看了一些相关方面的资料,就是怕自己水平不够,到时不能准确翻译。”

“你太努力了。”孟凡倒也没有怀疑,“而且好聪明。这些专业名词都能背下来。”

“夏国语我觉得入门难,但是入门后,好像不难。”柳莘莘故意挠挠头,做出一副憨憨的样子,“你们国家的语言都很形象,入门后,很容易理解的。”

“这倒是。”孟凡大笑了起来,“看来你的确是学到精髓啦。”称赞过后,他又道:“我们这几天都会在这里考察,然后才能出设计方案,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没有关系的。”柳莘莘道:“阿蓝先生知道夏国人做事严谨,我会跟他说一声的。”

“这就好。”孟凡道:“我们会好好帮你们设计的。不过就我粗略看了下,如果要使用年限稍微长点,最好还是把周边的居民迁走。”

他说着就打开自己的包,从里面抽出一张纸,“我大概画了下,这里是工厂的位置。以工厂为中心,可以分成三个圈。现在这最外围的地方还有人居住,但是如果把他们迁走,我们把筒子楼建在二圈和三圈的中间,那就可以延长使用年限。”

他指了指图纸上的几个点,“虽然筒子楼建设成本不高,但使用时间能长一点,那也是好事。你看,这里是工厂,如果房子建到了这里,一二圈到时再开工厂也不用再拆房子了。当然,如果阿蓝先生野心大一些,可以建到四环边上。”

柳莘莘接过图纸,看了一会儿后,道:“其实对于工厂的想法我还有很多。现在我们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我们也准备扩大。等资金累积起来后,我还打算开一个纺织厂和鞋帽厂。”

“莘莘姑娘的野心很大啊。”孟凡打趣了起来,“那我现在这个方案你可以考虑下。一二三环工厂,四环居住区,这样还能做上绿化呢。”他顿了顿又道:“你现在说的这些项目,除了纺织有些污染,其他几乎没什么污染。纺织上,我们可以提前帮你设计,把染料污染降到最低。这样,你们这块区域起码能使用二十年以上。还有,这廉租房毕竟是出租出去的,对外可以说是员工福利,到时要拆除扩建也不会影响工厂开工,要方便许多的。”

柳莘莘想了想,道:“谢谢您,我会跟阿蓝先生说的。”

“不必着急说。”孟凡道:“等我们方案出来了再说也不迟。”他抿嘴一笑,“毕竟我们方案不会只做一个,到时也是要讨论的。”

柳莘莘笑了起来,“那就辛苦你们了。如果你们想吃什么就跟我说,我让厨房给你们做。”

“吃什么不重要啦。”孟凡道:“我们土木狗都是能吃苦的。”说着就哈哈笑了起来,“莘莘姑娘,能不能带我们在整个夏克拉看看?”

“完全可以,不过我得去跟阿蓝先生借个车。”她也是笑,“我们夏克拉很大的。”

“不用。”孟凡道:“我们做蓬蓬车就好。”

“好,我去帮你们喊车。”

一群夏国人坐着蓬蓬车在贫民窟闲逛,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其实夏国会有专家过来的事他们早就听说了。但是让他们没想看的是,夏国居然会派这么多专家过来。

一时间,所有人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赶街上看热闹。不过他们怕吓到专家,都不敢拥堵上去,只敢远远看着。

孟凡看着这些人,也是有些感动。虽然这里很贫穷,但这些人对知识倒是蛮尊重的。

他们只要一下车,便会有人过来请他们喝饮料。他们很热情,但在热情的同时又很有分寸,不会靠他们很近,应该是怕伤害到他们。

“莘莘姑娘,能不能带我去你们这儿的小卖部?”孟凡道:“我们想给孩子们买点东西。”

“对对。”团队里的其他人也应和着,“之前看视频时就想给这里的老弱妇孺买点东西,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柳莘莘小姐不要客气,我们今天要搬空小卖部!”

“哈哈。”柳莘莘笑了起来,“各位先生,女士,夏克拉小卖部不少的,你们应该搬不空。不过请让我代表夏克拉人谢谢你们的善心,孩子们又有糖吃了,会很高兴的。”

大家也是笑了起来。一个出个一两百块夏国币,但收获的情绪价值远远超过这个数。人嘛,在满足了生存需求后总也有点情绪价值的追求。小小善行可以让自己人格上得到升华,为什么不去做呢?

一百块夏国币几乎就可以清空一个小卖部的孩童零食,等一溜儿走下来,各蓬蓬车上都堆满零食了。

柳莘莘给头人们打电话。很快,各家族的头人就派了年轻有力的青壮过来帮他们发放零食。

糖果、奶粉,将近四千块物资发放出去后,夏克拉人都感动得哭了。

多好的人啊!

这些可都是夏国的大学问家,大知识分子啊!他们来帮着建房子不说,居然还掏钱给他们的老弱妇孺买东西,夏国能成为大国不是没道理的。

一时间“夏国酷啦啦”的声音直冲云霄,几个夏国人也是很感动。

大家都很懂得感恩,这钱花得值!

在夏克拉转悠了几天后,孟凡带着人开始设计方案与图纸了。

五天后,两个方案被做了出来,大家聚到主屋,开始给阿蓝介绍他们的设计方案。

阿蓝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还在本子上记录下。这态度也是让孟凡等人感到了尊重。

这人虽是个大地主,但待人处事倒是蛮好的。

阿蓝也是个干脆的人。细细听完两套方案的介绍后,就果断地选择了第二套方案。

以工厂为中心,分成四环,廉租房就建在第四环上。人员的搬迁他会组织去做,十天内就可以选个好日子开工了。

这果断也是绝了。

不过大家也纳闷。这么多人,他能在十天内迁走?房子是租的,可在任何时候,要让人搬家可都不是容易的事啊。

但令大家吃惊的事发生了。阿蓝亲自去四环线上转悠了一圈,很快居民就行动了起来,搬家了。

免三月房租,这条件很难t让人不答应。甚至他还组织了人过来帮忙搬家,每人还领到了十斤大米。

孟凡等人看着欢天喜地搬家的居民,忽然就有种看拆迁户的既视感。

这个人果然是很有手段的。

居民在一星期内就搬了个干净。而孟凡等人在此期间也联系了杜曼这边,租借了相关设备过来。

“真是坑爹。”孟凡看着报账单,“这租金居然比我们国内都高,早知道还不如从国内拉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