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改变,从心开始(2)
第30章改变,从心开始(2)
当抑郁离你远去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情正在好起来,快乐的感觉又回来了。其实快乐是一种心境,一种精神状态。快乐发自你的内心,你可以随时创造一种“我很快乐”的心境。能够决定你是否快乐的就是你自己的心态,调整好了心态,你选择了快乐,自然也就拥有了快乐!幸福的秘密就是摆脱人生的抑郁,放下对金钱、名利、地位、人情的牵挂,当你放下这些之后,你会发现快乐如此简单。
“愤怒”带着假面
别看梅梅今年才八岁,可大家都说她“人小脾气大”,因为梅梅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她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哪件东西来出出气。她上课迟到受批评,回家后拿妈妈出气,怪妈妈没有早一点儿叫她起床;在学校值日时打扫卫生,地扫得不干净她怪扫帚破了不好扫,因此拿扫帚发脾气;考试成绩不理想,她生老师的气,说老师出题太怪太难太偏,弄得她做不出来;走路摔跤她还生路的气,怪路坑坑洼洼不平坦……总而言之,梅梅就是喜欢发脾气。而且,梅梅发脾气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怪别人不好,怪东西不中用,因而总要骂人、摔东西,把他们当成“出气筒”。比如,考试不理想,梅梅会气得把试卷撕得粉碎,和爸爸妈妈发脾气,梅梅还会摔碗、摔杯子,甚至字写不好她也要摔铅笔、扔本子。为此班上同学给她取了外号——“脾气大王”。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情绪而发脾气我们觉得司空见惯,事实上不仅仅是儿童,成人的生活中也到处可以看见愤怒的影子。夫妻间吵架拌嘴,员工对老板的抱怨指责,孩子顶撞父母或者父母责骂孩子,甚至,下班路上的拥堵也能让我们坐在车里一边狂按喇叭一边破口大骂等等。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发怒是不好的表现,一个有修养的人不能动不动就发怒的,要学会宽容。我们也通过那些直接或者间接的生活经验知道,发火的“破坏力”有多大——失去朋友、得罪亲人或者丢掉饭碗。可问题是,人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每当“怒从心头起”的时候,我们到底要不要把它表达出来?如何表达才能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呢?
1.老板说我的工作能力差,为什么不说别的同事。
2.妈妈为什么不早点儿喊我起床?
3.老板什么都不懂,竟然还来对我的工作说三道四。
4.我和军军都没有及格,为什么老师只批评我?
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美国的盖瑞·查普曼博士提到,愤怒的情绪来自于那些让我们感到不公平的事。周末你从学校回家,本以为回到家可以睡个好觉,一大早就被父母喊起来,而同样的事情却没有发生在弟弟身上。你刚换了个发型,刚进家门就被父母训斥了一通。你表面上没有什么,其实心里已经是大大不爽了。你和女友约会,如果你迟到了,她会对你不依不饶,而你在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望眼欲穿之后,她才踩着高跟鞋款款而来。每次这样的等待让你心里觉得有种不知名的火在燃烧。难得老公休息在家,你出门前交待给他几项“工作”,洗衣篮的衣服放入洗衣机,给家里采购下星期的口粮,带爱犬去晒晒太阳。等你带着一身疲惫进门的时候,却发现一切依旧。于是,你的肝火开始上升。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被别人的过错激怒的。有的时候我们也因别人对自己的指责而感到愤怒,这时,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差的人就会表现得比较冲动,常会因为一些矛盾而大发雷霆。
愤怒是一种有害的情绪状态,常常会带给人意想不到的麻烦,如朋友关系的疏远,同事关系的紧张,而且长期持续的愤怒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黄帝内经》上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当人愤怒时,神经就会变得兴奋从而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易怒的人容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而且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愤怒同样可以使食欲降低,影响消化,经常发怒容易使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过度的愤怒甚至会使人丧失理智引发犯罪或其他后果,因此控制愤怒的情绪十分重要。
愤怒又分两种,一种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对于这种愤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控制愤怒。
第一,明确告诉对方和自己,我生气了。当愤怒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语言和行动往往快于我们的大脑。所以往往我们还没完全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一些过激的话就说出了口,一些过火的行为就做出来了。所以,大声地说:“这件事让我很生气。”当你说出口的一霎那你为自己赢得了处理愤怒的时间。
第二,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克制并不意味着你在积累愤怒,而是尽快让你的大脑冷静下来,以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第三,找出愤怒的根源。到底是什么让你如此愤怒,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第四,别急,我先要进行客观的分析。一些情况下,当我们客观地去对待时,我们应该承认并接受现实。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处理愤怒的最好方法。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方法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摆出来,让事情的双方一起努力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个时候你可以坦白地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出来,当对方能够理解你的不满与愤怒时,事情会更容易解决。
另一种愤怒,积蓄的过程十分缓慢,但是破坏力却远远大于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被耗尽的情感”。生活中有些人看起来温文有礼,一副天塌下来有人顶着的样子,世上似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生气。这些人的“愤怒点”更高,没有长久的积压,你是看不到他们惊人的一面。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被解雇的职员闯进办公室,持刀刺伤炒掉自己的上司;看上去唯唯诺诺的丈夫,杀害妻子之后自杀身亡;品学兼优的留学生,持枪袭击同胞,震惊校园,等等。事后认识他们的人总是会感叹:“他看起来脾气温和,对人都礼貌有加,是个很不错的人,真不敢相信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来。”那是他们没有看到,那些积压在心里的愤怒,是如何在长期压抑中逐渐膨胀,最终变得不可收拾的。这种积压的愤怒来自于平时的沉默和回避,当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从内心爆发。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没事的,我能理解”,“我没有生气,只是有点儿小失落”,等等。其实当他们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在生气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他们更愿意躲开让自己生气的人或者事,刻意地保持距离。如果有人注意到,他们就会用“最近你太忙”或者“今天有点儿累”来搪塞过去。
这种愤怒最初表现出来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消极攻击,例如对别人的不理不睬,或者把脾气发到不相干的人身上等等。愤怒如果爆发出来人的心情反而会很快平复,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做,愤怒就会累积。如果多年来我们一再如此,最终我们的情感就会被耗尽。当我们的愤怒爆发出来的时候,事情往往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如果你发现你最近一段总是在生气或者总是在消极的抵抗某些人或事,那就要赶紧去处理一下自己的愤怒了。不妨把那些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一一地列出来,然后问问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处理?我这样处理是否妥当?当你梳理完这些事情并妥善处理之后,你会发现一个焕然一新的自己。
由于愤怒常常是突发性的情绪反应,在所有的情绪控制中,愤怒的情绪是最难做到的,再冷静的人也会有“勃然大怒”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情境转移法、理智制怒法、评价推迟法、情感宣泄法、目标升华法等来控制它。
所谓情景转移法,就是遇到让自己产生愤怒的事情时,我们要尽量避开,暂时地躲一躲,一面自己我们发怒。比如,出去走走,听听音乐,和要好的朋友聊聊天,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等等。
理智制怒法,就是告诉自己“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对我又有什么好处?”也可以对自己说,“不要生气坚持三分钟再开口”。一旦你成功地坚持了三分钟,你会发现你说的时候大脑更加冷静,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评价推迟法就是把当初让你怒不可遏的事情推迟一天、一周甚至一月之后再去对它下定论。
情感宣泄法就直接得多,例如去打沙袋,去跳健美操等等,通过这些宣泄减少愤怒对自己的伤害。
愤怒是人心中的一种巨大能量。如果处理得当将它升华,它会带给人一种激昂的生命力,将其转化为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这就是目标升华法。
当你愤怒时告诉自己: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苦,也别忘记坚持;再累,也要爱惜自己。生活不是单行线,这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只要努力,美梦一定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