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初战
神武历二月十六,魏聪布置在瓦寨山顶的岗哨传来消息,大酋长那边有两条船过来了。魏聪自从开始在瓦寨布置战场后就截断了锦江航道,禁止所有船只通行了,还托付最后几艘往上游去的船只沿途通知一声,这里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锦江里有船只了。
魏聪下令按照预设方案打。魏聪可不觉得这里这点人手能和大酋长硬扛。按照时间估计,现在锦江沿途已经开始收割秋粮了,只要撑个十天半个月,各寨就能把秋粮收割完毕,只要自己跑路的时候招呼一声,所有人就跑没影了,大酋长凑不到军粮,可能就撤了。基于这个设想,魏聪打算先不要和大酋长结仇,唬一下人,然后和大酋长谈一谈拖拖时间。
明月的父亲李二柱现在担任了魏聪的传令兵,李二柱走出院子,掏出一面红色旗子挥了挥,位于瓦寨两侧的山顶上,有两个地方各伸出一面白色旗子挥舞起来。旗语传信是魏聪的杰作,但是他不精通这个,就算精通这个,也很难短时间教会这群黎人,最后简单规定了一下,地面用不同颜色的旗子代表执行不同的方案,山顶用一面白色旗子代表明白,两面白旗代表有困难无法执行。
大酋长的船距离瓦寨还有2500米的时候,山顶两座三弓弩开始发出箭矢,各射出了5箭,两条船开始转向逃离。这是魏聪测试过的,在山顶上,三弓弩往江面射击,射程可以达到2500米,只是箭矢完全没准头了,虽然魏聪的三弓弩以射不准出名,但是好歹算描边大师,这种2500米的抛射,射到哪只有天知道。大酋长的两条船肯定不是被吓退的,这么稀疏又不带准头的箭矢能吓退人,只能说明船上装得是老鼠。所以他们肯定是先锋侦察兵。本来嘛,按魏聪的计算,大酋长应该还有两天才能抵达这里。
接下来的两天,又有几艘小船过来,魏聪的部队也毫不客气用三弓弩射击,小船遇到攻击就后撤,估计在侦查魏聪的火力,魏聪明知道原因也没辙。
二月十八,大酋长和白自成几乎一前一后抵达了瓦寨。大酋长的船队在瓦寨上游三公里处开始停下集结,白自成则带来了更多情报,魏聪终于知道国师为什么下令让他们挡住大酋长了。北疆之战难度超预期,前皇帝金绪光准备抽调凤凰城的军饷支援北疆。得知了如此真相,魏聪还能说啥,只能改变原定计划尽力抵挡了。
好在白自成如今在西南这边大权在握,能调动的资源惊人,除了作战的士兵无法支援外,物资能支援不少。凤凰城的势力之前藏匿在仁铜城的物资都可以被白自成调动,甚至仁铜城有没有悄悄支援点物资,那也说不准。
白自成从仁铜城出发前就安排了人员运送物资支援魏聪,他知道魏聪对火硝石炭铁的渴望,这些物资都是第一批安排上的。可惜魏聪出于保密,一直没告诉他们火硝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次要成分还有硫磺。不过魏聪也没打算用火药杀敌,当初在凤凰城购买了200斤硫磺,全部配黑火药能配出接近2000斤,自保绰绰有余。如今有铁有石炭,魏聪也很满足了。魏聪简单的把作战事宜交接给白自成后,自己带着槿花寨的人跑去江口城搞生产去了。
魏聪穿越过来一年多,领军作战次数不少,没有杀过一人,他当然知道这是妇人之仁,但是明白归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他终归是做不来的。
魏聪自己的铜铁存货其实还能造二三十台弓弩,之前没造一是没时间,二是觉得没必要。现在任务目标改变,那就有必要了。
魏聪开始吩咐卡布拉去招民夫,这个任务倒是简单,江口城的人撤离城市时都被收缴了粮食,现在吃饭都靠魏聪配给,魏聪当然不会足额给粮,每人一天给7两粮食,想吃饱是不可能的,保证饿不死就行。只要说管饱饭,招人那是轻轻松松。魏聪需要的人手不少,已经陆续招募了不少木匠铁匠力工。魏聪还准备招募几个读书人,可是读书人确实有气节一些,并不为饱饭所诱惑,魏聪也不着急。
有了众多民夫帮助,魏聪在5天时间内就搞出了20台带蒸汽机的三弓弩,生产的弩箭也源源不断供应给了白自成。
白自成这五天几乎没怎么睡觉,大酋长隔一段时间就释放几条小船试探性攻击,白自成可没有魏聪的妇人之仁,进入射程就放箭,已经射杀了不少黎人战士了。和大酋长的仇已经结下了,大酋长压根没谈的意思,白自成也在筹备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