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太监高手李正(一)
俗话说面由心生,等刘达李风逸两人回到山洞时,两人从内心深处已经不悲不喜,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有的只是慈眉善目。
“师父,请收下我们吧。”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善哉善哉!”老和尚的话语如同清泉,缓缓流淌进两人的心田。
在这一刻,仇恨的阴霾被彻底驱散,山洞内只留下佛法的智慧与慈悲,以及两颗重新找到方向的心灵。老和尚用佛法的智慧与慈悲,一点点敲开了两人心中的坚冰。
刘达开始意识到,仇恨并不能让他真正得到解脱,只有放下才能让他重新拥抱生活。而李正则在一次次的反思与忏悔中,逐渐找回了人性的光辉。
“哈哈哈哈我佛慈悲…”随着老和尚的一声长笑,便与世长辞……
“师父!”智真和尚伤心的喊了一声,“阿弥陀佛。”说完,便双手合十念起了《大悲咒》。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利耶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菩提萨菩婆耶
摩诃萨菩婆耶
摩诃迦卢尼迦耶
……
第二日。
“阿弥陀佛!两位师弟,师父在圆寂之前吩咐我将你二人赐予法号。刘施主赐法号智清,李施主赐法号智善。”
“阿弥陀佛!多谢智真师哥。”
不必谢我,此乃师父早就想好了的,全是师父的意思。”智真说道,“师父还交代了一件事需要我们去做。”
“师哥但说无妨!”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三顶聚合,天下太平,后代复国,天下大乱。”
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意思,但刘达李风逸还是说道:“师哥请吩咐。”智清说道。
“佛曰:不可说!”智真说道,“我们商量一下接下来该如何去做吧…”
最终商议后决定:
由于智善身体的特殊性,由他前去皇上身边,以观其变,最主要是避免天下苍生遭殃;
由智清前去边境观察他国敌情,防止敌国祸害百姓;
智真则遵循师父遗言将师父遗体送回五台山,观察江湖人的举动,必要时出手相助。
“两位师哥,保重!”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师哥,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师弟但说无妨。”
“师父他老人家叫什么你名字?”
“……,师父他老人家说过,名字只是辨别人的一个符号,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为黎民百姓做过什么…!”
“从那以后,我们便按照师父的吩咐去往了各自不同的地方,为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努力着……”
“原来如此,你进宫是为了这个目的。”宋徽宗恍然大悟的说道。
“皇上恕罪。”李风逸弯腰说道。
“无妨,你最起码还没有害朕,你为何又改名李正呢?”
“只因我之前作恶多端,自从跟师兄他们分开后,我便决定要跟过去告别。于是取名李正,顾名思义,做正义之事。”
“原来如此!”张雄点头说道。
“你为何又进宫去了?”武松有些疑惑的问道道。
“那是八年前的一个夜晚,大师兄找到了我……”
一间破旧的寺庙内,李正刚刚躺下,便听见庙外有细微的脚步声,“既然来了就现身吧!”李正淡然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