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湖 - 退婚后世子火葬场了 - 悠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游湖

游湖

饭桌上,崇德候放下筷子,面色凝重如寒冬的寒霜,但却仍旧恭敬道:“母亲,儿子觉得这着实不太合规矩。”

他适才方知,大女儿与三女儿竟皆去参加了什么劳什子相亲会。

在他看来,姑娘家外出抛头露面,不仅不符合礼法,更是不成体统的行为。

慕老夫人呵呵笑了声,用那双经历了岁月沉淀的眸子,注视着自己已经年过四旬的儿子,摇头道:“你就是太过迂腐了。”

她抿了口茶,目光透过茶气,继续凝视着儿子,反问道:“别家公子小姐都可参与,怎的我们侯府家的千金就参与不得?”

她心中暗自叹息,儿子的思想实在太过守旧,甚至比她这个半只脚都踏进了棺材的人,还要更为墨守成规。

尤其是对于影响侯府颜面之事,显得格外固执。

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道里,一味地墨守成规已经不再合时宜。

崇德候抿了口茶,虽依旧不赞同母亲的说法,却还是慢慢地压下心头的一团火,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向来不敢对含辛茹苦、一人将他带大的母亲妄言。

慕老夫人见儿子默然不语,眯了眯眼,声音没有丝毫起伏,转而道:“听闻,你这几日都在那芸娘房中歇息?”

她不希望宠妾灭妻那等糊涂事,发生在他们侯府。

崇德候面色微凝,听出母亲言外之意,心中一片烦躁,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如今的许氏已不复昔日的温柔娴淑,反而疯癫不堪,他不可能再与她同室共眠。

慕老夫人微微掀眸,深邃的眼神试图从儿子的神情中窥见一丝端倪:“话说回来,在许氏生病之前,我便叫她给安宁相看京中儿郎,你可知她办得如何了?”

虽说孙女今日去与谢家公子相看,但总归不能确定这婚事必成,毕竟孙女已经退过一次亲了。

女子的婚姻之事,不仅仅意味着她重大的人生转折,更是关乎着母家的荣辱兴衰。

听见母亲提及许氏,崇德候的面容不禁更加阴沉了几分,仿佛被暗云笼罩。

他沉声说道:“母亲,许氏从未与儿子提过此事。”他抚着长须,想起妇人疯癫的模样,忽然若有所思道:“她这几日的病情愈发严重,儿子在想,或许过几日可以请人来府中驱驱邪。”

*

“公子,请随小的来。”

“唉公子,这艘是拾八,拾柒在旁边。”

慕安宁听见岸上的说话声,微微挑动眉梢,回首向岸边望去,却只来得及瞥见一抹绯红衣角。

看来,方才路过的那位公子,应当便是祖母为她选定的未来夫婿。

她很快将目光收回,嘴角翘起不易察觉的弧度。

倘若她那位庶妹能与他相处融洽,再与他看对眼了,那她便省了不少麻烦。

届时祖母问起来,她也不必费心思,寻找其他婉拒这门婚事的借口。

“公子,这艘是拾八。”

又是一道声音传来,但这回,那道脚步声是朝着她的这艘船而来的。

慕安宁抿了抿唇,缓缓站起身,不知为何,心中竟隐隐有些紧张。

虽说她眼下并无议亲的意愿,但...若是能自己寻觅良缘,倒也不是不能考虑。

她缓缓回首,被微风吹拂的发丝轻轻飘动,如同柔软的丝绸般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在与那男子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她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丝失神。

她自诩,自己鲜少对一名男子露出这样失态的神情。

若说那时的顾淮之是第一位,那眼前的这位公子,便是第二位。

少年身着一袭简单的白袍,发束玉冠,面白如玉t,线条柔和,目似繁星,清澈的眸子如春日阳光般直化进人的心底。

他与顾淮之的长相略有相似之处,但给她带来的感觉却又全然相反。

顾淮之傲慢无礼,自视甚高,而这位公子看起来纯良无害,不经世事。

年迈的船夫见两人都已上船,白花花的胡子抖了抖,用力一拍船板,洪亮有力地喊道:“开船咯!”

今日他的心情格外愉悦,不仅差事简单易做,还能目睹年轻人谈情说爱。

木船猛地晃动了起来,涟漪荡漾。

慕安宁的身子一晃,向着左侧倒去,眼看着就要落水,她只能下意识地紧闭上了眼。

然而,就在这危急之际,一双手及时伸出,稳稳地托住了她的手臂。

慕安宁松了口气,缓缓睁开眼来,是那位公子。

他的手掌温热有力,但却微微有些发颤,连带着他的声音也有着些微的颤抖:“姑...姑娘,你没事吧?”

慕安宁稍稍擡眸,从这个距离,她能看见他白皙的面容甚至要比姑娘的还要吹弹可破,又长又密的睫不断颤动着,让人陡然生出一丝保护欲。

慕安宁猛然收回视线,轻轻抽回手,笑道:“无碍,多谢公子。”

少年见她唇角轻翘,声音不自觉地更加颤:“姑...姑娘没事就好。”

说罢,他突地垂下眼帘,试图掩盖住自己的不知所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