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错 - 退婚后世子火葬场了 - 悠浅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阳错

阳错

望着欲言又止的妇人,慕安宁心头不知为何突地一跳。

方大娘又深吸了一口气,眸中似乎还有泪光闪烁:“安宁,其实你是乔...”

“夫人,不好了!”妇人余下的话语,被匆匆跑来,语气急促的小厮打断。

正谈话的两人瞬时止住了话头,皆将目光投向那小厮,全然没留意到身旁的孩童不声不响地将最后一块西瓜悄悄拿走,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

方大娘蹙了蹙眉,却并未斥责下人,反而语气温和道:“莫急,发生何事了?”

“公子,”小厮似乎方才跑得太过于急,喘息一声才继续道:“公子被官府的人带走了。”

说话的小厮是乔青生的贴身随从,此时正不停擦着额间滚落的汗珠,显然累得不轻。

“什么?”方大娘面上的平静顿时被忧虑所替代,站起身来:“青生犯了何事?”

慕安宁心底也是一惊,不自禁随着妇人一同站了起来。

乔青生在她眼里,一直是个谦逊有礼的老实人,怎会被官差抓走?

“抓公子走的人好似说,公子同梁国人勾结...”小厮终于平稳住呼吸,如是禀报道:“小的也说不清,不过夫人放心,被抓走的人不止公子一人。”

乔青生原本命他莫要回府,但他瞧着其他公子的小厮皆回府禀报,便悄悄溜了出来,没听自家公子的。t

梁国人?

慕安宁凝神又看向那小厮。

同梁国人勾结,这可是叛国的罪名。

而方子翁皱着小脸,放下了手中的西瓜,急匆匆擦了擦嘴:“阿娘,安宁姐姐,我们快去救表兄吧!”

方子翁并未将此当回事,毕竟此前在梧桐城,他娘便被官府的人带走过一次,但最后还是平平安安地回了家,并没有话本中描述得那般吓人。

方大娘看了儿子一眼,眸底透出些许无奈,摇了摇头。

他们在上京无权无势,若是乔青生当真犯了什么事,她恐怕也帮不上他。

而慕安宁摸了摸孩童的头,示意他先别说话,毕竟说再多也只是给妇人添乱。

“青生莫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方大娘越想越怕,急得来回踱步,又蹙眉问道:“这该如何是好?”

她未曾处理过这等事,着实不知该怎么办。

小厮茫然摇了摇头,他每日都跟在自家公子身侧,但并未看到过公子得罪什么人。

今日公子与官场上几位友人在酒楼用午膳,但莫名便被一帮衙役带走。

心底正思量的慕安宁,走上前拍了拍妇人的手,温声安抚道:“方大娘先莫急,我可以让人去打听一番。”

梁国人近日在上京出现的次数愈发频繁,事情瞧着没那般简单。

或许,兄长会知道些什么。

方大娘左右思量一番,旋即六神无主地点了点头:“唉,安宁,那便只能劳烦你了。”

崇德侯府在上京,显然比初来乍到的乔府更说得上话。

慕安宁道了声无碍,而妇人又想起一事,赶忙将手上的金镯拿了下来,递给少女,道:“安宁,这镯子你先拿着,我听说在上京办事少不了打点。”

这镯子是乔青生前几日刚为她打造的,说是为了孝敬她,但镯子哪有人重要。

没等少女开口,方大娘又赶忙道:“孩子,你且等等,我让人多拿些银两给你。”

上京可不比梧桐城,想来侄女办事也不容易。

眼见妇人就要将立在门外的小丫鬟叫进来,慕安宁立时摇了摇头,将镯子还给妇人:“方大娘放心,我只是派人去打听,用不上多少银两,这镯子您且好好戴着。”

倘若乔青生当真犯了什么大事,用再多的银两也赎不出来。

除非...是像顾淮之那种皇亲贵胄。

不过她更愿意相信,此事不过是一场误会。

望着侄女淡定自若的神情,方大娘的神情终于松了松,但却全然没了揭露侄女身世的心思。

倘若乔青生当真犯了什么错,而后再牵连到慕安宁,那她可无颜面对她那死去的弟弟与弟妹。

此事还是先放放,待乔青生回来再议。

*

慕安宁才走出乔府大门不久,便见街边一片混乱,人群熙熙攘攘地四处乱窜,同她今早刚出慕府时,全然不同。

抱琴睁大了眼睛,警惕地拉住了自家小姐的手臂,低声问道:“小、小姐,这是发生了何事?”

慕安宁眉头微蹙,轻轻摇了摇头。

瞧着应当是闹贼了,街边那些摊子乱得乱、倒得倒,倒是同那日在茶肆外的场景差不多。

莫非,又是梁国人搞得鬼?

慕安宁观察了片刻,忽然想起一事,便朝着紧攥着她的手臂的抱琴,低声道:“我们先上车。”

除去四处乱窜的人群,并未有什么其他异样之处,也没什么舞刀弄枪之人。

从前她听闻,若是要在街边卖东西,会有城管前去收保护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