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英雄不问归处(大结局) - 水浒种地做豪强 - 叶声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54章英雄不问归处(大结局)

赵构写给孙新的信石沉大海,于是他做出自己的决断。靖康二年四月,赵佶已经病入膏肓,赵构从军前撤回皇宫,在赵佶的寝宫前日夜守护。

然后十分巧合的是,赵构入皇宫的第二天,赵佶就驾崩了。

汴梁上下震惊,所有人都没有心思去担忧老皇帝的丧事,而是更担心自己的安危。

赵佶去世之后赵构和赵桓立刻互相指责。

赵构指责是因为赵桓不孝才气得赵佶身亡,赵桓则言之凿凿的说赵构派人毒死了赵佶。

赵佶的尸体停在寝宫之中无人搭理,汴梁再一次被战云笼罩。

赵佶活着的时候,赵桓和赵构的战争还收着点力度,而赵佶一死两人知道这场战谁赢了谁就是以后大宋的皇帝。

汴梁之中,各种势力也果断开始站队,于是真正的大战一触即发。

汴梁城外有二十万兵马,再加上一百多万百姓,一旦真正打起内战来死伤绝对极为惨重。

大宋也终于到了即将倾颓的时刻,孙新终于决定出手。

靖康二年四月十三,徐州、宿州、应天同时爆发大规模监理会起义,监理会大军从洪泽湖出发,沿运河北上。

途经州县早就已经被监理会渗透的无孔不入,无不望风归降,几乎所有官员都丝滑的选择投降,不做任何抵抗。

护保军从水路逼近开封府。

在开封城西,郑州驻扎的监理会大军开往朱仙镇,岳飞骑兵团做先锋,只经历不到半个时辰的战争就拿下诛朱仙镇,从西面包围开封。

这时赵构和赵桓也才终于反应过来,他们连逃往应天的机会都没有了,但两方的争斗局势却更加激烈,都想要换到一个和孙新谈判的筹码。

与此同时汴梁城中监理会也开始起义,没有人敢动监理会的人,利用此权力监理会将大量百姓保护起来,只让赵桓和赵构手下的士兵互相去打。

谁赢谁输已经不重要,包围汴梁的大军静静等待的同时大量人马南下许昌,趁着开封无暇南顾的时候夺取黄河以南的膏腴之地。

小半年的准备已经埋下了足够的钉子,各地的监理会都揭竿而起,护保军南下的过程无比顺畅。

到这时候赵构和赵桓之间也没有什么好打的了,城门大开,赵桓和赵构分别从城北和城南出城投降。

……

两个月之后,孙新骑漫步在鄂州城外,看着滚滚长江。

赵桓和赵构两人现在都在军营之内,接受了监理会的职务,准备一起南下劝降。

孙新手下的大军马上就要渡江。

其实这不是监理会的第一批渡过长江的队伍,洪泽湖方面的军队早在几天前就已经过长江直奔杭州而去,那里的监理会起义如火如荼,大宋官军已经不再做抵抗,不过新政权建立,各方势力都蜂起,还是必须要有从护保军中派出去的队伍直接控制地方,才能够行使足够的权力。

孙新他们渡江也不过是先去接收荆襄的防务,这么大规模的军队不用来把守中原却是南下,对于此事的宋人来说似乎有些奇怪,而就孙新来说,南下的目的是准备对西南的用兵。

要想一个比较健全的中原版图,云贵地区必须拿下,要不然以后会长久留下祸患。

“庄主,汴梁的情况简报。”

武松骑马来到江边,快步向孙新这儿走过来。

孙新接过那情况简报,看了一眼,然后就皱起眉头。

“分田的情况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武松小声:“当地的监理会许多都是临时成立的,成员良莠不齐,内部矛盾也很严重。”

监理会所统治的领土,在短时间内扩大了这么多,不光是孙新,整个监理会现在都是高强度运转的状态。

在外头看来一片欣欣向荣,但是在内看来,却已经出现不少问题。

孙新看向武松,就见这个长此时掌握着自己手下秘密战线人员的监事满脸忧心。

“你怕什么?”武松回答:“裴宣到华北根据地去查账,遇到土匪受重伤,过程十分蹊跷。有一些登州出来的老人一到了任职的地方就开始娶本地的妻妾,当年咱们登州的一帮老弟兄,现在全都家财万贯……问题太多了。”

孙新笑起来,突然转移话题:“你今年几岁了?”

“三十四。”

“我也快三十了,但咱们还算年轻,不是吗?”

孙新颇为乐观说道:“咱们还年轻,这些问题还有时间去整理。”

武松脸上的担忧神色却丝毫不解。

“如果等到我们死了,这些问题还没有整理完呢?如果我们死了,又出现新的问题了呢?”

孙新点头。

“肯定会这样的。”他突然问武松:“你觉得这样下去结果是什么?”

武松毫不犹豫:“出大事。”

孙新:“大宋那个样子都没出大事,咱们怎么会?”

武松着急道:“庄主,你我活着的时候或许不出事,咱们比大宋可厉害太多了,但总是会出事的。一百年后呢,两百年后呢?”

孙新笑笑没有回答,转头又看向那滚滚江水,他盯着岸边一处水洼看了半天,武松跟着他视线一起看去,就见那地方的江水乱石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闪光。

孙新突然大跨步前去,弯腰就将双手探入江水之中,一番寻摸,从江水之中摸出了一块铜绿斑驳的碎片。

“这是何物?看着像是兵器。”

孙新仔细观瞧,对武松道:“这是戟,卜字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