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家人就是要互相保护啊!
苏景初护送着马车又回到了客栈。
颜卿很惊讶,问他不是要去统计和整理账册吗。
苏景初也不多说,只带她来到了后面的一处院子里,带她穿过一排排带刀佩剑的侍卫,来到里面。
院子里人进进出出,却没什么声音,一箱箱的东西往里抬,正屋和偏房里的人都进进出出的,显得有些杂乱。
苏景初说到“那就劳烦颜小姐,将这些整理入册,然后封存,需得尽快运回京城,数额巨大以免横生枝节”
说完又有些踌躇到“要不你今天晚上先休息,明天在过来!”
颜卿就知道,她和苏景初哪可能是会因为儿女情长就耽误正事的人,本质上他俩都一样,总会习惯性将身边可以用的资源发挥出它最大的用处。
他将她留在身边,想念是肯定有的,自然她还有其他的用处占大半,思念与理智相比只会是略占少许。
她知道事情很多,这应该是要紧先要整理的,于是让他把几个记录的找过来,问了情况以后开始重新分配。
所有进来的东西都已经有了记录,她要求重新篆刻三份,一份留档,一份随着东西一起封存运走,苏景初一份,布政司一份。
又将金,银,玉,古玩等分类重新造册清点。
古籍,字画造册时表明来处,时间,以及何人何时何地是何年代所著。
各个房间分类存放以上述类别分类。
分配好这些,又人苏景初将各个地方官的各式文案,记录,账册全部分地方的拿过来,然后将现在急需想要知道的各类情况以及需要整理记录下来,给她就在这里找间房送过来。
上面的资产清点完毕以后所有造册送过来给她进行汇总核对。
她现在可以抽出时间先将苏景初需要的时间节点的问题尽快的提取出来,就可以随着这些资产一起运回京城。
她猜想皇上和苏景初如此狠手整治朝野内外,不在徐徐图之,要么是有确切消息将要天灾人有,民不聊生,收拢钱财以助百姓安渡灾年。
要么是有外敌环伺,邻皆忌惮,若是如此那以前是内无拂士,而今………
她不敢在往下想,警告自己国家大事不可妄自揣度。
但是不管哪种都将家国动荡,颜卿越往前复盘,越觉压迫,种种迹象都在表明皇上在强制镇压抚平内廷,杀头,抄家,罚没,行重典,施重刑。
可是,颜卿心怀惴惴的想,只有乱世才会行重典啊!
京城那一场血雨腥风可以解释为皇上刚扳倒太后想要震慑朝堂,那江南呢?
或许不只江南呢!苏景初带的是禁卫军,都是精骑。
来到苏州立马就行动,不过一天一夜,已经是拿了大半主要人物。
现在又如此加紧处理财物,先要送走,那是不是说明这里不是第一站,或许是还有下一个地方?再或者还有很多地方?
颜卿努力控制自己的心神,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苏景初点点头,照着颜卿的吩咐做他的那一部分。
安排好之后,二人话没说上两句就各自又忙了。
到了晚上颜卿又有点发热,喝了退烧药之后,休息了没多久,又开始看账本。
从民生,到各地民税,商税,以及有功名的秀才举人的徭役,赋税,纳粮等各种苛捐杂税有了细致的了解。
以前在祖父那里看的是各地汇总,都是经过地方上总结后的大数据。
而现在她才看到这些细致的分类,以及各类税收的标准。
刚开始有些吃力,把这些朝廷对地方的判断标准仔细的记了一遍后。
她和几个书史一起轻易的就将这些地方官的向下纳的税,向上报税上交的数目理的清清楚楚。
包括各类物价,每年的增长和下降经过官署杂记和赋税出入等各类记录做对比,轻易的就看出一些假账,虚报,以及含糊不清的地方。
一个地方整理在一起,又让人将查抄各府的账册再拿过来一起对比。
再将这几个地方的一起对比,经过一夜的时间找出了大部分他们收受贿赂,互相掩护以及大笔钱款出入的地方。
将这些记录整理,派人送去给了苏景初。
接下来三天的时间不停的又有东西进来,她带着人又重复的将这些事情做了一遍遍的。
这几天时间她和苏景初每次见面就是吃饭时匆匆说上两句话,或是他送东西进来时说上几句,都忙的昏昏沉沉。
期间颜知瑄来了一回,是他跟李亦琛要求由他送东西过来的。
他也是被李亦琛一个人当两个人,颜卿会的他都会。
从小他们就是一起跟着祖父启蒙的,他只是不喜欢这些,但是对于怎么看账本这些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小时候经常挨打,妹妹学会了他不会就是原罪,为这个挨打家里根本不会有人心疼,只会说他没用,所以颜卿会的这些他全部都会,但就是不喜欢甚至是排斥。
如今要用的时候他自然是手到擒来,根本不费事。
在李亦琛知道了他的价值后,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抽时间来看看他妹妹。
不管大家谁跟他说颜卿很好很安全他都是会点头表示相信,但就是要亲眼见到他妹妹才继续干活。
李亦琛那边都是武将,文官不多,还不如苏景初这边人手多,全靠颜二一个人来安排做事,亲力亲为的。
没办法只好安排他来送这些钱财过来,并且还有人不停的催着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