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知了!
陈大发说他们一路回去倒是顺利,没什么阻碍。
不过他的心始终是提着的,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按说这些小鬼应该还有后手在,但是这一路都没看见,他心里吊着一口气不敢松下来。
他的这些手下也是一样的,一路上高度警戒着。
一群人直到看见营地的炊烟心里才略微放松一点儿。
后面有人故做轻松的说“等下他们看见咱们打的大野猪还不馋死,非得个个化生成狼崽子,咱们到时候可得快点儿,不然汤都喝不到一口”
大家跟着附和,想缓解一下士气。
将要靠近的时候,陈大发却突然停了下来。
他一停,后面的人立马警惕起来,纷纷抽出刀剑,两边也开始警戒起来,顷刻间就进入了战斗状态。
后面有两个人立马下来,手持刀剑,就地一滚,向两边树后蹲住,然后顺着旁边的杂草树丛,向营地里悄悄的摸了过去。
这时候天也黑了,只看见火光照亮着营地里,一群人三三两两的坐着,似乎是在休息,看起来并无异常。
但是跟着陈大发的这些人都不一样,他们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
他们是李亦琛任江南守备军游击将军的时候从战场上带回来的老兵。
一看营地里火光照亮着却无一点声音传出,也没有见一人走动就知道不对劲。
这些老兵只需看上一眼,就能闻出危险的味儿来。
等了好一会儿,去探路的人也没回来。
这时一阵风朝着他们吹了过来,陈大发鼻子轻动了一下,又看了一眼营地里燃着的火堆。
然后说到“拿布巾沾水,捂住口鼻”
众人立马照做。
然后又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人出来,他又道“你们随我一起,三人一组,相互照应,遇树便敲,见草便踏,小心绊马索,随我绕着营地走上一圈”
然后也没等回答,便打马绕着营地开始清扫。
就这样走了一圈,发现了一些有人隐藏的痕迹。一圈下来,他们都沉默了。
营地出事了,之前还心有侥幸,现在则是确定了。
而现在他们则面临着进或是不进的问题。
陈大发望着营地里的火堆,火光仿佛映照在他脸上,显得他面色明灭不定。
苏景初现在在往天津卫这边一路向北行进。
从南方又改向北方走过,并不是那么好走。
他在南方这边大杀特杀了一片,要赶紧趁着北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虚晃一枪从南转北,将粮仓和各地的守备军迅速的清查一遍。
颜知衡应该也已经到了天津了,他在中途休整的时候不禁开始想,马上要见到这个未来大舅兄了,这个可比二舅兄难拿下啊。
就在这时,晏殊过来了,他递了一个盒子过来。
苏景初挑眉看着他。
“世子爷,颜小姐给你的东西,是宴笙通过暗桩送过来的”
苏景初收回目光,接过盒子,刚想打开,又看向晏殊,晏殊立马会意退了下去。
苏景初这才打开盒子,一入眼就是一个看着就歪歪扭扭的缨络。
他片刻的讶然后,就明白了,不由轻轻抚摸了一下绳节,然后轻轻的将其从盒子拿了出来。
只见这缨络上面缀着一块玉佩,仔细打量了一番,是一个玉蝉。
这玉蝉雕刻的惟妙惟肖的,通身线条流畅,圆圆的眼睛映照着光亮,流光溢彩的仿佛下一刻就能听见它发出“知了知了”的声音一样。
说实话这样的已经算上是一件上好的物件了,这个络子和这玉蝉着实是不配的。
但是苏景初却是对着这络子翻来覆去的摩挲着,眼含笑意的看了又看,好像能通过这络子看到那个小姑娘皱着眉头,努力的学着打绳结的样子。
他又用手抚摸了一下,又向下将玉蝉托在掌心里,突然他愣怔住了。
玉蝉,玉蝉,知了,知了!
他一下子从浅笑变成了眉开眼笑,将玉蝉紧紧的握在了手心。
知了,知了,卿儿是在告诉你已经知了我的入骨相思了是吗?
这时晏殊来叫他该出发了。
苏景初点了点头然后将腰间的玉佩取了下来放到了之前的盒子里,又将玉蝉重新换了上去挂在了腰间,便走了出去。
晏殊过来将盒子收起,一低头就见他家世子爷腰间挂了一个丑了吧唧的配饰,又定睛一瞧,哦!玉佩倒是块好东西,就是那个络子打的也太丑了些吧,那个笨手笨脚的丫头打的,这手是鸡爪子吗!也太难看了吧!
还没等他说什么,苏景初就回头看着他道“愣着干嘛呢?不是要走了吗?”
“爷~你,你这个…”他难得的有点结巴的指着苏景初的腰说道。
苏景初云淡风轻的说“这是你们未来世子妃亲手做的。”
然后啧了一声又说道“我忘记了,你连个心上人都没有,给你说了你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