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李氏王朝
第124章:李氏王朝第124章:李氏王朝
三十岁的李淏前来拜见华夏帝国国王,他对比他小两岁的李定国很尊重。李淏于1626年被封为凤林大君,后被抓到清朝做人质。
昭显世子在清廷为质近十年,历尽艰险,亲眼目睹了明亡清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令他惊讶的是,横空出世的华夏帝国,在很短的时间拿下整个华夏领土!他跟着父王将近五年,积累了处理朝政关系的丰富经验。
“臣参见皇帝陛下!”李淏望着李定国的打扮,心里惊讶却不敢出声。
“免礼!”李定国扶起李氏王朝的接班人,微笑着说道:“过去的礼节已经被废除,你应该接受新时代的东西。”
经过1627年和1636年的两次战争,朝鲜对清朝产生了很深的民族仇恨。当时的李朝上下皆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
1649年己丑五月十三日,仁祖大王去世,李淏即位于昌德宫之仁政门。他有心与清朝开战,怎奈国内的男子都被掳走,他下令全国召集人马扩军备战。
驻汉城的都城御营厅军由7千人增加到2万1千人。禁军由6百名增加到1千名,全部改编为骑兵。御营厅增加了大炮攻坚部队,还计划将守卫汉城的训练都监军增加1万名,御营厅军增加2万名。
李定国听说李氏王朝要出兵,坚决的摇摇头:“记住,清朝坚持不了多久,你只要坚守鸭绿江,别让他从你的地方跑掉就是功劳一件!”
“万一倭国——”李淏很谨慎,他怕小鬼子趁机袭击鲜国。
“他敢!”李定国大声说道:“他敢趁此机会进攻你,我会打到他的国土内,让他永远都别想走出岛国一步!”
“国王陛下,臣的小女今年十四岁,聪慧贤良、能歌善舞。为了华夏帝国和李氏王朝百年结好,请你接纳臣的一片心意!”
李淏这样做,是要用和亲的办法和华夏结好。他已经明白,没有李定国这棵大树,只怕鲜国会被清朝吞掉!
李定国此时犯难了。历史典故他读过很多,知道历代朝廷都有这样的事情。虽然他已经下令国内的体制改革,但牵涉到国与国之间的事情,令他无有了主意。
看到李定国在沉·吟思考,李淏又一次进言说道:“陛下,你如不愿纳她为妃,让她做你的婢女也可。”
“这不行!”李定国不懂古代的礼法,但是,一个国家的公主给他当婢女,简直是对人家的侮辱!
“那——你先见一下她!”李淏露出笑容,令跟随过来的大臣请公主晋见。
“臣妃参见国王陛下!”门口一个靓丽的身影一闪走进来,不等李定国开口,小人已经很有礼节的跪倒在舱室内。
李定国定眼一看,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丫头才十四岁,高挑的个子、明眸皓齿、天生丽质。身穿一身蓝色衣裙,忖托着她那千娇百媚、完美无缺的身姿。
李定国看傻了,他知道鲜国出美女,却没有想到能让他一看就头晕眼花不能自制。难怪有诗句:“不爱江山爱美人!”
李淏看着李定国的失态,微笑说道:“陛下,臣女等着你封宫。”
“上天给你的那份天生丽质,当真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李定国感叹着造物主的恩赐,也感叹他来到这个时代。这样的美女如果不收下,岂不是终生一大憾事?
淑安公主听到李定国如此评价她,莞尔一笑说道:“臣妃跪得腿麻了!”
“哦,哦。”李定国哈哈大笑:“你既然是淑安公主,就叫你淑妃如何?”
“谢陛下封赐!”淑安公主一伸胳膊,等待李定国前来拉她。
“我的列个神,这小妞还真会勾·引人!”李定国忍住心中的狂喜,搀起美貌的淑安公主。
既然接受了这份厚利,李定国必定要表示一下。他令警卫团长送出三千支最好的鸟枪,决定把打击清朝军队时缴获的炮火全部赏赐给李淏。
有了这份保证,李淏满意的就要离去。李定国送到甲板上,交代他一定要防守鸭绿江,小心清朝会在绝望之下进攻鲜国。
美女收下了,还带着四个俏丽的丫头。李定国这是才想起和洪承畴商量一下,这件事怎样处理稳妥。
“哈哈哈哈!”南京政府的办公室,洪承畴拿着电报大笑不止。其他人都停住活计站着,等待总理说出下文。
“李氏王朝和国王陛下和亲了!”洪承畴扬着电报,欢笑不止的说道:“咱们要见见鲜国公主,然后给她确定一个婚礼的日子。”
“好啊!”所有人这多日都被清朝进攻弄得很紧张,听说这样的喜事,没有人不为国王高兴。
李定国等待洪承畴的电报时,前往非洲的刘文秀发来电文:“所有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商船、战舰都已清除,请指示!”
“回师,在天津海面等待命令!”李定国惊喜,他手里筹码又多了一份,大清朝纵然插翅也难逃掉覆灭的命运!
“命令高文贵,带一个军从赤塔朝东进攻,首先打掉清朝鞑子的大本营外兴安岭老巢!”李定国要先拿下黑龙江沿岸,王征南部把守蒙古,会把清国的兵马困死在河北、东北一带!
“报告,郑成功部队被特务营接回来,他们师还有三千多人!”
“快请!”李定国急忙走出舱门,朝甲板上一溜小跑奔去。
“少爷!”郑成功看到李定国,眼睛一热流出了泪水。
“好,能活着回来就好!”李定国激动地把郑成功抱住,心情激动的喊道:“你肯定吃了很多苦头,让战士们休息,更换服装,咱们还有仗打!”
“是!我去安排!”警卫团长离开,李定国和郑成功开始朝舱内走去。
自从山海关突围出来,郑成功就把部队分成三部分在敌后出击。他们主要是毁灭清朝的运输线,间接打击那些防备松懈的城镇。
弹药,成了他们的致命伤。郑成功下令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全凭手中的大刀和破风八刀和清军交战!
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得到了需要的战马,这才朝蒙古边境前进。和王征南部队会师后,郑成功要求补充了食品、弹药和电台,二次杀入长城以北地区!
“东北清军有多少人?”李定国想知道这里的情况,准备着下一个行动方案。
“鞑子留守人员大约有三十万,在我袭击后又从关内调回二十万。”郑成功恨恨的说道:“我的战士被汉八旗和鲜国人埋伏,一下子减员三千多!”
“战士的血不会白流!”李定国冷静的分析着双方的兵力,突然想起来一件事:“你们遇到过外国人没有?”
“有,是白皮肤、蓝眼睛的英国人。”郑成功在美洲经常和这些人打交道,当然知道他们是哪国人。
“把琉球岛的一个师、骑兵一师调过来,咱们和他在东北决战!”李定国想清楚了,他用这五万人去和鞑子五十万开战,虽然兵力不足,但占据着灵活和海军能支援的优势。
12岁的清世祖顺治皇帝,又一次回到北平。6岁登上王位的福临,是在多智多勇又独断专行的叔父多尔衮、与深明大义的寡母孝庄文皇后教导之下成长起来的皇帝。
辅政和硕德豫亲王多铎在三月死后,英亲王阿济格向摄政王多尔衮发起争夺皇叔的挑战。这件事还未结束,英国人开始来挑拨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