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酒宴借粮
第16章酒宴借粮来到府衙内,李惠与公孙昭一番交接,还未完全了解情况,公孙昭就欲告辞离去。
“李大人,目前襄平情况就这样,如果没有他事,在下就告退了。”
李惠义点点头道:“好,有劳公孙大人,若有不明白之处,惠义到时再亲自拜访。”
“好,在下在家随时恭候大人到来。”公孙昭拱手起身,缓缓退出房外离开
见公孙昭离去,李惠义对陈宫说道:“公台,这府库存粮已无多少,而流民经过我等一路收留,已经到达近万余人,这该如何是好?”
陈宫摸摸下巴回答道:“还是先安排流民住处,避免流民产生不安,再者公孙昭所说,并不详细,等会老夫亲自清点一番。”
李惠义道:“好,那就有劳先生,惠义这就去。”
两人一番简单交流,就各自离去,准备先安稳下来。
一番急赶,来到流民处,见队伍早已等待多时,李惠义放声大喊。
“乡亲们,现在给大家安排住处,接下来就要辛苦大家,建好自己房屋。”
“无妨,大人尽管安排。”
“一点都不辛苦,大人辛苦了。”
……
看着这些充满希望的百姓,李惠义缓缓点头,感叹他们有如此勇气,追随一个承诺到来。
感慨万千,可总有人会来打断,不知何时,管亥已偷偷摸摸来到身旁。“大人,现在忙吗,可有需要小人之处?”
李惠收回思绪,回答道:“有,等会你带领一队百姓,从南面出发,看见人口稀少村庄,就安排一些人住下,并通知他们,明日来县城府衙领粮。”
管亥挠挠头说道:“好,小人等着大人安排。”
李惠义点点头,望向人群大喊。“大家现在分成四队,等会有专门人士,带领大家安排住处。”
见百姓缓缓集结,李惠义找到张郃、高顺二人,让他们各领一队百姓,从东、西两面出发,选择人烟稀少处安居下来。
一番简单交代,管亥、高顺、张郃各自带领队伍,向不同方向出发。
而李惠义交代娟妮子二人,回府衙收拾房间,也领着剩下一路百姓出发。
直到深夜,三人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府衙,简单交流几句,就各自前往备好的房间,准备美美睡上一觉。
可真躺着床上,李惠义又一时难眠,满脑都是接下来该如何去走。
“咚咚咚。”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让李惠义下意识爬起。“谁啊?”
“我,陈宫。”
听闻回话,李惠义加快脚步,打开房门。“先生这么晚来,可是有事?”
“嗯。”陈宫进入屋内道:“惠义,府库粮食只有十五万石,也就够流民半月之余,根本等不了来年丰收。”
李惠义道:“先生莫急,惠义来想想。”
缺粮危机,让两人一时皱起苦思。
过了许久,李惠义道:“先生,可否向世家借粮?”
陈宫思索片刻道:“可行,不过怕有些困难,明日老夫先了解一下,探探口风。”
李惠义道:“也好,那此事就麻烦先生。”
暂有解决方法,陈宫也不多留,毕竟已是深夜。“好,那惠义早点休息吧。”
陈宫离去,李惠义一夜辗转难眠,头疼缺东少西的困境。
次日一早,李惠义来到库房,命衙役早早搬出粮食,等待流民前来领粮。
而府衙主薄,则在一旁记录造册,高顺、张郃等人,则发放粮食,管亥也一早到来,被临时安排,统领府兵维持治安。
太阳徐徐升起,前来领粮者,也越聚越多。
而李惠义,也在一旁趁机宣传,号召百姓入伍,准备组建大军。
又是劳累一天,众人托着疲倦身躯,回到住处,简单扒拉几口,就各自回屋休息。
接下休整两天,众人精神、体力恢复巅峰,李惠义决定召集众人,商议一下接下走势。
人已到齐,李惠义也不客套,直奔主题。
“现流民之心基本已稳定下来,可当地百姓并不归心,不知诸位可有秒策?”
虽然是询问众人,可李惠义目光,还是落着陈宫身上。
既然已来到襄平,陈宫也不惜言,当即道出看法。“放宽政策,减少税收,维持治安,百姓自然归心。”
为了让陈宫尽快归心,李惠义选择言听计从。“好,明天就发放公告,百姓税收只收取百分之一。”
百分之一?
汉朝税收可是十三取三,眼下更是取五,有些地方,过半都有可能。
百分之一,闻所未闻。
陈宫皱了皱眉道:“惠义如此之做,府库将无粮可存,恐怕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