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古代农家被榨干的后娘8求收藏作者专……
第152章古代农家被榨干的后娘8求收藏作者专……
不过李斌终于意识到如今的云汐不好惹了,心里再不忿,也没敢来找云汐的麻烦。
云汐请人将木板车改良了一下,下面多了个柜子,放高汤和面条,她和女儿两个人就能轻松推着走,不用儿子帮忙了。
正好面摊过了最开始的新鲜劲,人流有所下降,她们两个人卖也忙得过来。赵芳菲有点担忧,“娘,要科考多年,花费不菲,如今每日能赚一两半的银子,能攒够吗?”
云汐笑道:“莫急,自然有别的法子。”
她让赵成佑给她写了个牌子,汤面十文一碗,半成品五文一碗,做席面二两起价。
“娘,这半成品就是大哥带去镖局的那种?”
“是,”云汐分出一份半成品来,“我们的面好吃但是贵,镇上富裕的人没那么多,很多人惦记这一口,馋了来吃一碗,平时就不会来。
这半成品只有五文,买得起的人就太多了,还会觉得占了便宜。虽说不如面摊煮出来的好吃,那也比别处的好。其他面馆、酒楼也可以来找我们买。”
“做席面又是何意?您要去给人做席面?二两是不是太贵了?”
“二两只是最低价,我卖一天面都有一两半,若被人请去做席面,耽搁了一天还赚不到二两,岂不是亏了?所以只给达官贵人做席面,正好结识一些人,免得将来被人欺负。”
三个孩子都觉得她思虑周全,全力支持。
第二天面摊卖半成品的消息就传开了,云汐提前做好的那些被抢购一空,赵芳菲数完钱,惊喜道:“三两!我们今天赚了三两!卖半成品真的比煮面赚得多,娘你好聪明。”
紧接着有三家店的掌柜上门订购半成品,然后万福楼的人也来了,云汐一概给他们五文一碗,拒不讲价,又赚了五两银子。
他们订得不算多,也没怎么讲价,打的主意就是把这半成品拿回去好好研究,让厨子试着做出来。
云汐看破不说破,他们肯买,她就卖,无论是高汤还是调料,都是她特意调配的,若是这么容易就被镇上的厨子仿制,那御厨还有什么含金量?
这样的收入让三个孩子信心大增,他们也意识到自己还嫩着呢,这样的赚钱方法他们完全想不到,全都谦逊起来,连气质也沉稳了很多。
两兄弟也放下心,踏踏实实去学文习武。他们都记得娘说过的,没有好身体就撑不过科考,没有好学识在战场上白搭。
所以二人经常一起探讨功夫和学问,有不解的问题就向对方请教,日日沉浸在学习当中。
赵芳菲则是日日跟着云汐学厨艺,进步一日千里,至少同样的半成品,她煮出来的面就比别人好吃,已经能撑起面摊了。
这日老员外的八十老母过寿,他特意找云汐试过菜,发现云汐厨艺极好,便热情邀请云汐到员外府掌勺,大宴宾客。
因做的菜多,还给出了十两的高价。
又因云汐做的菜好,老员外请了很多平时不会请的人,其中就有县令大人。
云汐收敛着做,菜色也很令人惊艳,而且她知道很多镇上没有的菜,就更令人新奇惊喜,县令乃京城人士,都夸赞了几句,很是给老员外长脸。
随着一道道菜上桌,赞美声就没断过,老员外红光满面,笑得合不拢嘴。这面摊还是他第一个品尝的呢,没想到请赵师傅做席面又是他抢了先,他真是慧眼识珠!
推杯换盏时,他自然把这件趣事拿出来说,县令笑道:“竟还有此等缘分?何不引来一见?”
老员外派人将云汐请来,云汐刚要行礼,县令摆摆手道:“今日是为老寿星过寿,不必拘礼。”
“是,民妇见过县令大人,见过各位大人。不知菜色可合胃口?”
县令笑道:“赵师傅的厨艺不比京城酒楼的差,开个小小面摊实在是屈才。”
云汐道:“县令大人谬赞,民妇小本买卖,只求谋生,若能供养两个儿子读书习武,庇佑女儿衣食无忧,那就心满意足了。”
“哦?赵师傅的子女如今多大了?都在进学?”
“回县令大人,民妇的女儿将将十九,帮着操持面摊,将来民妇这一手厨艺便是要传给她的。
两个儿子是双胞胎,年方十七,一个喜文,一个喜武,近日有了银钱供他们,便送去了私塾和镖局。都是懂事的孩子,倒是不用民妇操心,民妇只好好做菜便是了。”
这一桌不是为官的就是大富户,一听这话就知道里头有事,否则哪有十九的女儿不在婆家,反倒帮着操持面摊的?又没提女婿,是没有还是不中用?
再者赵师傅有这一手厨艺,为何近日才有银钱供儿子读书习武?
不过云汐最后一句又把话题拉回做菜,便是不想多说。这是老员外母亲的寿宴,不适合说太多私事,更不能喧宾夺主,众人很惊讶云汐竟把分寸拿捏得如此精准,实在不像个寻常妇人。
县令更是觉得云汐气度不凡,大方得体,比他家中的母亲、祖母等贵夫人也不差什么。
这倒让他好奇起来,这位赵师傅身上到底有何故事?不过寿宴上确实不好多问,县令又夸赞了两句菜色便让她回去了。
云汐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县令,这位县令眼神清正,一身正气,接触下来倒是让她印象很好,不似会收受贿赂帮其他人欺压百姓的,那她的生意就有保障了。
不过县令来上任将近三年,口音又是京城的,怕是京中大家族下来镀金的,任满就要升迁了,那她要做的事就要尽快,下一任县令不见得有这么好了。
县令吃完酒回去的时候,就顺口吩咐小厮去打听一下赵氏的事情。
小厮尽心尽力打听三天才带着一脸八卦的神情回禀,原来这就是之前衙门里传过的母女双双和离那桩奇人奇事!
小厮打听得相当全面,不但打听到李斌一家花光了云汐的嫁妆,还打听到冯家人苛待赵芳菲。还有那李秀才不要脸,看见面摊赚钱,就让李斌和李继发上门要好处,结果云汐把他们打了出来,扭头就送俩儿子去读书习武了。
看起来好像赌气,但小厮去私塾和镖局打听过,云汐的两个儿子竟然很有天分,若不是幼时耽误了,想来如今也有一番作为。
还有李秀才科考在即,进京的盘缠却还不够,他自己信心十足,但外人看他可是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举人,自然不愿资助。他正准备许以高利找同窗借钱。
县令没想到云汐的事还牵扯到这么多人和事,尤其牵扯到一位秀才。
他皱眉问,“这个李秀才当真是不孝小人?”
长随撇撇嘴,语带不屑:“他在外名声不错,但从他们村里打探的消息是他一直被家里捧着,住在镇上,没回去喊过赵氏几声娘,也没照顾过弟弟妹妹,就连岳家也没见他有多少礼数,好似他一直自信能够中举做官,所有人捧着他都是应该的,都是求着他将来照拂呢。”
县令冷哼一声,“这样的人,即使为官也会为害一方。”
县令本就是要自掏腰包资助镇上几个学子去科考的,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将李继峰从资助的名单上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