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战鼓催征
晨曦初破,天际泛着淡淡的鱼肚白,县城内已是一片肃杀之气与激昂斗志的交融。陈伟身着银色铠甲,英姿飒爽,立于点将台前,身后是整装待发的千军万马,战旗猎猎作响,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
“将士们!”陈伟的声音穿透晨雾,洪亮而坚定,“今日,我们肩负国家之重托,踏上征途,誓要驱除外敌,保卫家园!我知此行艰难,但我们的心中有爱——那是对家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有信念——那是我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决心!”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随将军,誓死杀敌,保家卫国!”声浪如潮,震天动地,展现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此时,军营外传来一阵轻柔却坚定的脚步声,众人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素衣,面容清秀的女子缓缓步入,正是王五之女,王婉晴。她手中提着一篮刚摘下的野花,眼中含着不舍与坚定,一步步走向陈伟。
“陈将军,婉晴来为你送行。”她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字都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她走到陈伟面前,轻轻将野花篮递上,“愿这些野花能伴你左右,带去一丝家乡的温暖与安宁。”
陈伟接过花篮,眼中闪过一抹温柔,他紧紧握住王婉晴的手,深情地说:“婉晴,等我回来。待到边疆平定,我必以天下为聘,与你共度余生。”
王婉晴泪光闪烁,却努力微笑点头:“我信你,将军。只愿你平安归来,我在家乡等你,等你凯旋的消息。”
就在这时,村中的老少乡亲们也自发地聚集在街道两边外,他们带来了自家的粮食、衣物,甚至还有祈福的符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颤巍巍地走到陈伟面前,将一块绣着“平安”二字的手帕递给他:“儿啊,这是妈妈亲手绣的,带着它,保你平安。”
陈伟一一接过乡亲们的心意,眼眶微湿,他面向众人,深深鞠躬:“多谢乡亲们!陈某定不负众望,以胜利之姿,荣耀归来!”
随着一声令下,战鼓擂响,震耳欲聋,标志着出征的号角正式吹响。陈伟转身,跃上战马,回头望了王婉晴和乡亲们最后一眼,那眼神中既有不舍也有决绝。随即,他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征途,留下一片尘土飞扬和乡亲们依依不舍的目送。
王婉晴站在原地,目送着陈伟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愿君平安,待你归来,共赏花开月圆。”
随着战鼓的轰鸣,军营内外弥漫着一种悲壮而又庄严的氛围。陈伟的身影在晨光中渐渐远去,而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无数个家庭正经历着同样的离别。
在军营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几位乡民紧紧簇拥着他们的孩子,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这些年轻人,有的是陈伟麾下的士兵,有的是其他部队的勇士,他们即将踏上征途,为保卫家园而战。
“儿啊,你一定要小心,娘在家等你回来。”一位中年妇人紧紧抱住即将出征的儿子,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她的儿子,一个面容坚毅的青年,轻轻拍了拍母亲的后背,安慰道:“娘,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等仗打完了,我就回来孝敬您。”
旁边,一位老父亲将一块祖传的玉佩挂在儿子的脖子上,声音哽咽:“这是咱们家的传家宝,你带着它,就像我带着你一样。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因为你是我们全村的骄傲。”
“爹,我知道了。您和娘在家也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儿子说完,深深地向父亲鞠了一躬,然后毅然转身,加入了出征的队伍。
不远处,几个孩童拉着出征士兵的衣角,用稚嫩的声音喊道:“哥哥,你要早点回来,我们还要听你讲打仗的故事呢!”士兵们蹲下身,温柔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眼中满是温柔与不舍:“放心吧,哥哥一定会回来的,到时候给你们带好多好玩的东西。”
在这片充满离愁别绪的土地上,每一对父子的拥抱、每一对母子的泪眼相对、每一个孩童的纯真期盼,都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这些即将远行的勇士们。他们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战,更是为了身后的家人、为了这片养育他们的土地而战。
随着出征的队伍渐行渐远,乡民们的呼喊声、哭泣声渐渐远去,但那份深厚的乡情与家国情怀却永远镌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陈伟和他的士兵们,带着乡亲们的期望与祝福,踏上了征途,誓要驱逐外敌,保卫家园,让和平的阳光再次照耀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