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嫌隙渐深 - 桃花溪 - 棉花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桃花溪 >

第96章嫌隙渐深

第96章嫌隙渐深

我心里浮着丝丝缕缕的云,时而舒展,时而移动。“明旭,何事?”

“听说,缅王投降了。经此一战,南方边境的土司们纷纷重新归顺明廷。市井上的百姓都在叫好呢!还有戏班子编了新戏,叫《独眼龙战南疆》,明儿,我带你去瞧瞧。”他兴致勃勃道。

我思忖道:“朝廷打了大胜仗,确是喜事。大当家快要回来了,咱们樱桃若知道了,定会很开心。”

秦明旭摇头道:“大当家不可能再回神居山的。他现在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肯定会受封将军,万岁在京赐其府邸,成为朝廷的武官新贵。”

他一定会回来的。

他不会留在京城做什么新贵。

临走时,他说过,建什么功,立什么业,我志不在此。但凭一腔热血,御寇护民尔。

仗打胜了,缅贼受降,云南百姓得安,这就够了。

不负他拿命拼杀一场。

他心心念念的武陵花,四季不败,在等着他。

“桑榆,安胎药怎么没喝?”

秦明旭见桌上的药碗纹丝不动,问道。他喊来小厮,吩咐重新熬一碗来。

我想到采乐坊的人命案,低下头,拨弄着炭火,不经意道:“明旭,你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

他疑惑地看了看我:“怎么了?”

“扬州城出了大案子,邹成死了。你知道么?”我用夫妻闲话家常的口吻问道。

邹成葭月最后一天死,秦明旭葭月最后一天晚归。邹成死在采乐坊,秦明旭去四季酒楼送过冬褥,采乐坊就在四季酒楼隔壁。秦明旭那夜身上那种十分诡异的香味……

我不知道他究竟与这件事有无关联。

潜意识里,我希望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的问题。我希望我的联想是错误的。

“嗯,我看见官府贴的告示了。已经结案了。”他在我身边坐下来,神色如常,好像聊及天气、生意之类的话题般自然。

小厮端着重新熬好的安胎药进来,秦明旭亲手喂与我喝。

“桑榆,世事无常得很,令人唏嘘。”

我注视着他的眼睛,那里有坦荡,亦有平静。

我一口一口喝着他送到我唇边的药,笑了笑。

扬州城原本不大,偶有巧合,也不奇怪。

没关联就好。

嗯,没关联就好。

“桑榆,我不瞒你,其实那天,我去过采乐坊——”他放下药碗,郑重道。

我静静等着他说下去。

他道:“我父亲的死,你是知道的,与红姑娘有些瓜葛。我到四季酒楼门口的时候,她瞧见我,说要与我说一些关于我父亲的事。然后……”

冬日的黄昏,来得快而短暂。夕阳似乎陡然断裂了,无声无息地消失,天上只残留着一条血红。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外有声音响起。

“姊姊——”

是冯高的声音。

我扶着腰,欢喜地起身,道:“豆芽回来了。”

冯高一身黑色的家常袍子从门外走进来。很冷的天气,他习惯穿得很少。深沉的黑色衣裳愈发衬得他的薄唇浓烈而潋滟。

我注意到他身后站着一个中年妇人,梳着低鬓,眉目祥和。

冯高伸手扶我坐下:“姊姊的肚子这样大了,小心些。”

我笑:“哪里有这样矜贵。”

“姊姊便是最矜贵的。”他指着身后那个妇人道,“这便是我信上提到的广府稳婆。”

那妇人上前,周到地向我和秦明旭行礼。

秦明旭喊来管家,让把院里空置的厢房收拾出一间来,给稳婆住,一应陈设,按府中待客礼仪来。管家答应着,带着稳婆下去了。我向冯高道:“原以为你不拘让哪个手下把人送过来。谁知,你竟自己来了。”

冯高与我一同围坐在火炉边,道:“一则,举凡与姊姊有关的事,我总不放心让别人做,自己办,安心些;二则,我这回来扬州,也是陛下的意思。”

他顿了顿,道:“郑皇贵妃不日前诞下皇子,陛下大喜,命取太仓银十五万两,用作庆祝。并,加恩外戚。晋郑皇贵妃之父为一等伯,晋郑贵妃之弟为一品左都督,赏绢帛万匹。命我来宣旨。”

“你是东厂督公,宣旨这样的事,宫中那么多内侍,何必一定让你来?”我问道。

“陛下是想彰显他对这个皇子的重视、对郑家的恩宠。让满朝野的人,都知道他的态度。”

冯高似有些沉重,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他将手轻轻搁置在我的肚子上,道:“本预计,今年年底就能回来陪姊姊。现在,宫中有些事很复杂,一时半会儿与姊姊说不清楚……总之,姊姊要知道,我一直在努力早点回来。”

他所说的麻烦,或许与皇子有关,与太后有关,他不便说,我也不便问。

我只是轻声道:“我知道的,豆芽,我知道。”

夜幕来临,冬日的月光,拉长了多情的树影。外间,庭院寂寥,清癯的树梢悬挂着一丝寒冷,凝结着一份宁静。这一夜的炉火、月光都不能预兆,紫禁城中那个刚出生的婴儿,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滔天大波。后世史书上,清清楚楚记载了这一切。由郑皇贵妃所出之皇子带来的国本之争,被称作万历朝最大的浩劫与动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