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换钱 - 古代造船,我是懂帝 - 绿浅半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1章换钱

杜子兴在脑海迅速盘算。

养大他的几个渡子,田伯是对他最好的,当初要不是孙天虎拦着,他差点给田伯做了养子。

“大哥,这话是说,就算田伯回来,也没他位置了?”

“咳,可不是。”

“那……”杜子兴挺直腰背:“我不是还有一个月一贯钱拿,我要拿来孝敬田伯!”

孙天虎瞪大眼睛梗起脖子,惊慌道:“这钱你还真要啊?可是我的血汗钱!”

杜子兴伸手:“那你把我存你那的钱还我。”

孙天虎头一摆:“咋?你还要找李老头子告我?他算老几?我可听说,咱渡口市镇的耆老要撤了,重归钱塘县衙直管呢。”

按说,钱塘县是杭州治所,是个赤县,周边市镇的确要归钱塘县衙治理,前些年因治水问题设了耆老,后来这行政管理权也没重新划分,现在官衙要收回去也正常。

杜子兴看孙天虎老来卖萌,假装凡事不懂,反倒放心下来。

他最喜欢这种一眼看穿欲望之人,总比贺令朝或者刘木匠那样的更容易让人信任。

“罢了,这钱我是不要了,还请大哥帮我做几件事。”

“嘿,你这小驴,还学会拐弯抹角的了!”

钱袋保住,孙天虎登时就开心起来。

杜子兴摸出六个空的小蓝瓶:“明日大哥替我去寻田伯,让田伯在杭州城找不熟悉的解店换钱。”

“嘿,那老家伙比我还抠,着实有些家底,哪里认得解店当铺?!”

杜子兴笑笑,人家田伯的家当可是省吃俭用留下的,哪里像他扫来扫去的。

有过上次的教训,即便知道这东西可换不少的钱,孙天虎还是惮于参与。

“四分之一的钱给田伯,四分之一给你,余下二分之一给我就行。”杜子兴说着,故意顿了顿:“但是,不能让人知道是我的,也不能哄我抵当的钱数。”

孙天虎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四下里看没有旁人,凑近问:“你究竟哪里来的这些?真是龙王。”

杜子兴早就被这些问题问到烦躁,只自己盘算,遇上孙天虎之类,就说龙王送的;

遇上李昌均之流,那就是盖房子挖的;

至于刘木匠他们,反正怎么说都不信,顺口胡诌就成,总之,主打一个没有实话。

孙天虎听过老生常谈,也懒得追问,暗自算计自己能得多少钱。

至于杜子兴要给田禄那份,他也不嫉妒,杜子兴对田禄感情深厚,整个龙山渡都能理解。

“你着急用钱?”孙天虎收好玻璃瓶。

杜子兴摇头:“不急。”

孙天虎起身:“我急。”

说罢,他转身离开:“我明早就去找他,也免得他一个人在那边胡思乱想。”

“请田伯在杭州城再待一阵子!”杜子兴大喊:“在那边养老最好不过了!”

看孙天虎那摇摇摆摆的身影,不似初来乍到时那么讨厌,不过幻化出孙娇娘的笑靥时,杜子兴还是抖了一下。

孙天虎怀揣着宝贝,头也没回,听杜子兴这话咂摸出话外之音“以后还要麻烦田伯换钱”。

第二天一早,杜子兴就去渡口寻船。

往来船只虽然不少,却没有十分何意的,正要离开时,忽然悠悠驶来一五丈五的三篷船,船上无货,想来租用一日半日不碍事。

杜子兴扫过那船,是一艘入水五年,修补过三次的平底内河客船,船况还不错,看龙眼上的青色与红色,可知是条苏船。

与船主交谈过,这原来并非普通客船,而是条戏班船,船主及班主,水手也全都有戏子充当。

班主道,因杭州大户人家请去唱戏,又顺风顺水提早到数日,想着杭州吃住贵许多,便先在龙山渡歇脚、练戏。

很快,杜子兴就将租金谈拢,只用明晚几个时辰,班主得钱三吊,自觉不少,至于押金,杜子兴以那一整套文房四宝抵押,班主是识货之人。

“不过,为何要晚上用,我可否过问?”

“偷东西啊。”杜子兴毫不避讳。

“什么?”班主一下子递回三吊钱,怒目道:“我们虽是戏子,并非什么钱都赚的,戏文中皆有教诲!”

“呵呵,此偷非彼偷。”杜子兴与其耳语一番,班主方展露笑颜:“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这钱不要也罢,沾沾你们喜气,往后我这船划起来啊,日日都平安呐!”

“那怎好,兴师动众的一番。”

一船的各式箱子被抬下去,小学徒举着比自己还高的旗子甚是滑稽,渡子们都来帮忙,自然而然地抬去孙天虎家的邸店。

杜子兴随之进门,孙天虎一早随渡船去了钱塘没在家,杜子兴跟孙天虎娘子交待一番,端端给班主又省下不少钱,只不过孙娇娘瞧他的眼神让他难以消受,快步退出来。

听船主口音似平江府而来,闲聊时得知,他们便是苏州有名的戏班“笠泽园”,特特去苏盈海家里庆贺的。

笠泽,是太湖的别称,杜子兴倒是有所闻,想来敢如此取名,又是苏盈海家请去的,定然不一般。

杜子兴问:“是家里人做寿?”

班主摇头:“端阳助兴嘛,苏家要大摆筵席,多听几日罢了,只怕那日唱地不好,丢他们家脸。”

说罢,他又笑笑:“我们笠泽园岂有丢脸之时?是他们多虑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