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慕容衍,你先把银子还了再说
第二日朝会,满朝文武聚集于朝堂之上。
慕容衍更是一脸自信的神色,这个四路元帅的位置他自认为应该是板上钉钉了。
景庆帝坐在龙椅上,面前放着一百多份奏表,几乎全部都是保奏慕容衍为四路元帅的奏折。
“诸位爱卿,北关战事紧急。群臣上表,朕看这几乎全都是保奏慕容衍为四路元帅的奏章,不知道诸位爱卿还有没有其他推荐的人选?”
慕容衍小声地清了清嗓子,已经打算一会儿跪下来谢恩了。
“启奏圣上,臣有言要奏。”陈言庭一下站了出来,他是兵部的大臣,关于北关用兵他自然是有些话语权的。
慕容衍心里冷哼一声,想必这又是夏枝芷捣的鬼,求皇上没求动,现在又开始求陈言庭,难道她就这么恨自己当上四路元帅这个位置吗?
“圣上,四路元帅一职关系重大。慕容将军虽然年少有为,但恐尚缺经验,以臣为见还是择一名老将前往比较稳妥。”陈言庭的话刚说完,慕容衍就站不住了,生怕陈言庭再举荐出来了其他人。
“陈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行军打仗靠的是智勇双全,谁说年龄大就一定能够打得好仗,若是谁的年龄长就让谁为帅,干脆挑一个一百岁的长者让他上阵为帅算了。”
慕容衍鼻子里又冷哼了一声,“陈大人,咱们现在是为国效力,可不要因为什么个人私情而中伤。我知道,你跟长宁郡主夏枝芷关系极好,她叫你一声世伯,你总不能因为这一层关系就置国家安危而不顾吧。我慕容衍虽然是才疏学浅,但是心怀一颗报国之心,只要朝廷需要我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胡说,这关长宁郡主什么事?我是就事论事!”陈言庭面红耳赤。
“罢了,摆了!”景庆帝摆了摆手,朝堂之上他不想再去断这些儿女情长的事了。
慕容衍神色坚定,立刻跪了下来,就像是要请帅位一般。临上朝的时候许桓交代过他,让他上了朝一定要主动力争这个元帅的位置,只要今天能够争下来,那以后他在朝中说话就有分量了。
“皇上,臣斗胆进言。这四路元帅一职非臣莫属,北关之危也非臣能解。臣做梦都想率军去剿灭叛军为国效力,还望皇上成全臣的一片报国之心。而且臣试问满朝文武,有谁领军与沙陀国的叛军交过手,臣觉得四路元帅一职除了臣无人可当。”
“好、好、好,慕容将军年少可为,讲的好啊,朝廷就是需要你这样的少年将军。此去北关凶险万分,你可做好了准备?”
慕容衍坚定着语气:“回圣上,臣打算以死报皇恩,必解北关之危。”
慕容衍抬起头扫视着满朝的文武,眼神极其轻蔑,确实,整个朝廷领军的大将中只有他和燕王同沙陀国的叛军交过手,慕容衍自然是有这份底气的。
慕容衍正心胸激荡以为志在必得这四路元帅一职,景庆帝也正要开口,朝中户部的杨修文大人和翰林院的周翰朝大人对视了一眼,俩人一前一后的站了出来:“启奏皇上,臣有本要奏。”
“这是户部三十名官员联表反对慕容衍为四路元帅一职的奏折。”
“这是翰林院二十七名官员联表也反对慕容衍为四路元帅一职的奏折。”
慕容衍惊讶不已,俩人的奏表就已经被崔侗给呈了上去,这奏表其实二人早就拟好了,俩人一个掌管户部,一个掌管翰林院,本没打算递上去,可看着这慕容衍在朝堂上的气焰实在是嚣张,而且慕容府欠的银子至今没给,现在他在朝会上却藐视群臣,俩人自然就非常的生气了。
景庆帝看着两份奏表,表情有些复杂,现在朝廷是一半支持慕容衍当四路元帅,一半不支持他当,还真为难起来了。
“杨大人、周大人,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朝廷现在危难万分,你们这个时候上这个奏表,难道是想置朝廷的安危于不顾吗?”慕容衍像是气坏了一般。
杨修文语气不紧不慢:“这四路元帅一职极其重要,不单单是要给文武双全的人,还要给一个人品好心术正的人才行。”
“杨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是说我慕容衍人品差,心术不正吗?”
杨修文冷嘲了一句:“你要是人品好,也不至于欠钱不还了,也不至于跟长宁郡主和离以后,还求着人家写书信来给你求情。”
“书信?什么书信?夏枝芷又做了什么,为了不让自己坐上这个元帅的位置她可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慕容衍咬着牙,内心是憎恨无比。
“杨大人讲的不错,慕容将军,你嘴上吹的亮堂,可做的事却不地道啊。自从娶了许太傅的女儿,你府上的排场就一阵大过一阵,可是这欠的银子什么时候给呢?当朝贵府的老夫人可是承诺只用半个月就还银子,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我可一个大字都还没有见到。今儿个是朝会本不该说这个事的,可是看着你慕容将军在朝堂上视满朝文武如草芥,今儿个这个事还就得说道说道了。”
周翰朝的话让满朝文武都开始盯着慕容衍,连许桓眼神中也有些疑惑之色。
慕容衍立刻就惊慌了起来,脸色也立马红了,嘴上支吾着:“杨大人、周大人,今天是朝会,不谈私事。”
“好,既是朝会那就谈一谈国事。皇上,北关告急,现在朝廷缺这么一个四路元帅一职,老臣觉得我大周一朝这么多武将当中未必只有他慕容衍够四路元帅这个资格。此次前去北关解围,需一名骁勇善战之将,尤其是武艺要高强,只有这样才能率领援兵杀到北关解危,慕容将军武艺虽然厉害,但是未必敢说绝伦无比。”杨修文语气凛然,摆明了一副不想让慕容衍坐这个四路元帅的位置。
朝中立马就开始纷纷议论起来,景庆帝也有些左右为难,原本他是打算让慕容衍为帅去解北关之危,但是心中也有些担忧,毕竟慕容衍年少,而且此去一路也非常的凶险,所以心里也上下摇摆着,如今朝中的百官们这么一议论,景庆帝又有点拿不准主意了。
“丞相,你觉得这四路元帅一位该是谁呢?”景庆帝看向了丞相杨昭。